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蛮凤儿 (第2/2页)
解之谜,代代有人研究,却始终没找到答案”。 甚至去过董淳见的家乡,但并没有听说他有后人回来认祖归宗。 而翻遍整本《荒城记》,也只在此处提到了“股间双蛋”,且一笔带过。 也许是夭折了吧。 “当年老祖宗病入膏肓,可以说是用命换来的这本书,不过脑子有点乱,经常是想起哪一段、就讲哪一段”。 尽管有些地方交待的不太明白,但基本上能够还原出整个事件。 比方说吴三四,大概情况是这样的:在放倒董喜后,这对母女便一起偷袭了吴芝兰,试图抢夺她手里的孩子,打斗中,双方都受了重伤,另一颗蛋也不幸被毁。 最后,老女人当场身亡,吴芝兰侥幸逃下雪山,强撑着回到什闾城,倒在丈夫怀中,悲伤死去。 董师傅一边听、一边默默点头。 一开始,我也纠结于吴三四这么做的目的,她报仇的对象应该是董淳见才对。 如果非要有一个解释,大概是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初董淳见将乌额人无情的弃于荒城,以至于她男人活活饿死,最后被吃掉,那种目睹亲人慢慢死去的痛苦,现在要加倍的还回去。 就在我一通分析的时候,解老四来了,背着竹篓,里面装着只剩一口气的胡小郎。 “姑爷,跟你请个假,回家一趟”。 “怎么啦?”。 “给我嫂子送药去”。 他顿了顿:“……不瞒你说,自从我哥没了以后,我嫂子过的不太顺,脖子上长了大瘤子,一疼起来,整个胸口都难受”。 “哎呀,这玩意儿可凶险,叫挂珠”。 董师傅似乎听说过:“这病就是愁出来的,连着心呢”。 “挂珠”不是普通的瘤子,会随着脉搏跳动,如同外挂的心脏。 “行,红姨点头就行……”。 “不能这么说,现在你是哥几个的老大,就是红姐要用我们,也得给你打个招呼”。 解老四搓着手,冷风钻进门缝,扬起零星的雪花,象是要变天。 “那你去吧,夜里下山小心点”。 他“哎”了声,拉上衣领:“姑爷,这小狼崽子我可就放高护法家里了,要是咱们撤的时候我回不来,你别忘了去看一眼”。 我说胡小郎如果能救活,你大功一件,让小雅姑娘赏你几颗好珠子,一准能把你嫂子的那颗“假珠子”干飞。 解老四咧嘴一笑,冲我使了个眼色,拍拍上衣口袋,暗示他那儿也有,然后,转身出了门。 嘿,我严重怀疑昨天在白罗山谷,他并没有吃下那颗二级真元珠,而是准备留给自己的家人。 所以才会醉那么长时间。 但他手里明明抓着一把圣冰,那东西可比真元珠管用,这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我回过头,看着董师傅:“城里有没有姓阴的?”。 “……以前有,现在不好说,阴家人早败了,要论名声臭,阴守阴子斋,黄彪黄元祖,还有他那个好儿子,毒妇黄不二”。 阴守?。 何许人也?。 “一个姓阴的外城守官,离同益城不算远,百十里地吧,现在归了大市”。 “他干什么啦,这么招人恨?”。 董师傅果断摇头,因为阴家销声匿迹了很久,人们一提起阴子斋,都知道他坏,却又说不出他坏在哪儿。 那就接着聊董喜吧,区区一个吴九七,应该不是他的对手。 “你别小瞧了吴九七,她从小跟着吴三四到处跑,以打猎为生,同族里的男人都比不上她,有人认为,吴芝兰就是她打伤的”。 我懂了,没整过人家呗。 “吴九七也不难为他,有吃有喝的,又怕吴芝兰来报仇,见天背着老祖钻雪窝子,来回换地方……”。 “背着?”。 “因为老祖总是想跑,逮来逮去,吴九七也烦了,干脆给他灌了毒草汁,一站起来就天旋地转,走不了道”。 两个人在雪山上待了好几个月,彼此之间的敌对关系也逐渐软化,一天,董喜突然问她是什么变的,麻雀还是天鹅?。 雀乎,鹄乎?。 吴九七不清楚,但她听母亲说过,吴氏族人的祖先曾翱翔于天际,为鸟中之灵。 “老祖马上告诉她,鸟中之王是凤凰,能给人带来好运,所以不能老躲在雪洞里,要引领吴氏族人往前走,还给她重新起了个名字:吴西凤,小名蛮凤儿”。 这本书最早就叫《蛮凤儿》,听了两个多小时,天都黑了,主角才刚刚登场。 因为记挂主人,董喜再三恳求蛮凤儿进城打探消息,这才得知吴芝兰伤重不治,没过多久,董淳见便带着儿子董岚、以及两个家仆离开,说是回了老家。 “死的死,走的走,什闾城不会又变成一座荒城吧?”。 “吴氏族人的新头领叫吴天化,虽然年纪不大,但从董监官一来就跟着他,学了不少东西,不敢说比吴芝兰那个时候好,起码可以维持现状……”。 为了纪念董淳见和吴芝兰,他亲手塑了一对造像,立在鸟神的旁边。 蛮凤儿一看,更不敢回去了,思来想去,索性找了个大点的雪洞,和董喜正儿八经的过起了日子。 “你们老祖就这么认了?”。 董师傅先是一愣,随即“哈哈”一笑:“大丈夫吗,能屈能伸,若无当年跨下耻,焉有扬名立万时”。 结果这一“屈”就是十几年,转眼间,女儿董妍淑也已长大成人。 “老祖把这个闺女当成了掌中宝,为了驱除她体内的妖性,从出生就不让她近荤腥,专以雪山上的花草药材为食,连用来融水的雪都选中间最干净的”。 因此,董妍淑肤若凝脂、通体奇香,只是身体羸弱,走几步便喘得不成样子。 “她几个脚趾?”。 “脚趾头还是三个,但除此之外,你在她身上找不到一点乌额人的特征,即使放在人堆里,也是中等偏上”。 有点夸大其辞了,董妍淑的尸体我见过,最多打六分,勉强及格。 但在董喜的心目中,女儿不仅美丽,而且乖巧。 由于山上的生活枯燥乏味,董妍淑为了逗父母开心,便冲他们扮鬼脸,一会儿摇头叹气的学母亲,一会儿又嘻嘻哈哈的学父亲,有时候甚至能半边脸笑、半边脸哭,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什么参透世间万事,睁眼苦、闭眼乐?人家是想女儿了,所以临死前才会露出那种诡异的表情。 没那么高深莫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