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求订阅)  (第2/2页)
上豪杰。    ……    “场面好大。”    “没想到,战国时期竟然有侯嬴与朱亥这样的壮士。”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面对着这一些侠客英雄,谁又会学老年儒生,哪怕就是头发白了,还在窗前写书呢。”    为了表现出《侠客行》这首诗的背景。    央视特别制作了一期十分钟的战国历史记录片。    虽说是记录片。    但这十分钟的记录片,却是将战国氛围描绘的非常逼真。    与之同时。    在这一个故事当中。    侯嬴以及朱亥,亦是千古留名。    所以。    在这一些历史故事,以及当时看到的景像,以及李白年少之时的学剑……    李白写下了这一首《侠客行》。    “荡气回肠,真的是荡气回肠。”    “李白的长诗,怎叫一个爽字了得。”    “看来李白虽然游历全国各地,但他仍然有着极强的抱负。”    “嗯,这一篇侠客行,就将李白的抱负完美的表现了出来。但可惜,有的时候,现实就是如此的无奈。”    盯着舞台上的李白。    众人已经完全被李白俘虏。    但哪怕如此。    当再一次欣赏到李白的诗句之时,他们也不得不发出阵阵感叹。    当然。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    “不过,那个太史公是谁?”    “不知道,看起来好像是陈凡老师很敬重的一位史官。”    ……    太史公是谁?    大家自然不知道。    不过这会儿,陈凡也没有时间去解释太史公了。    看了看时间。    陈凡突然发现,今天的节目,好像超时了。    “陈凡老师,不用管超时,我已经向台里申请了,这期节目您想超多久就超多久。”    耳麦边响起许量的话。    陈凡点点头。    当然。    至于许量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这可不是央视节目可以随便超时。    这也得看是什么节目。    而今天的唐诗何止三百首。    他的收视不只再一次创造了记录。    更为关键的是。    他们真正的见证了李白这位谪仙人。    是的。    现在很多人真的相信。    李白就是谪仙人。    如果不是。    他怎么能够写出这么牛逼的诗句。    看看其他一些诗人。    好吧。    不需要看了。    因为。    其他诗人根本就与李白没有任何可比性。    最多,只能拿杜甫与李白pk一下。    但这个pk,也只能从现实意义这一块pk。    如果从诗的境界,从诗的表现手法,从诗的想象力,从诗的开拓性……杜甫也是稍稍不如的。    不说其他。    光是李白诗里面那些句子。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别说是写了。    你就是想破脑袋,你也想不到这一些诗句。    更何况,李白之才,又何止是这一些。    “今天的节目有些超时,不过,关于李白,仍没有讲完。”    虽然在此之前,陈凡对李白已经做好了上中下三期的准备。    可现在来看。    三期时间也还是不够。    不过这毕竟是最后一期了,陈凡也不可能一直拖着。    陈凡继续说道:“在游玩全国各地之后,李白回了一趟自己的东鲁老家。只是虽然回了老家一趟,但李白的心思却一直是在远方。在东鲁老家暂住了一段时间,李白与他东鲁的朋友告别。而在告别朋友之时,李白梦到了天姥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舞台上面。    李白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爬上了天姥山。    那里熊在怒吼,龙在长鸣。    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突然。    舞台上出现了一只白鹿。    李白微笑的抚摸着白鹿的额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这句诗应该是形容人生最为快意的时候吧。    翻译过来的话,那就是,说走就走的一场旅行。    为什么能说走就走,那就是我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而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心态。    所以李白最后便念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想想李白一生。    现在已经50岁左右了。    年轻时候一直想做官,但却一直没做成。    直到40多岁的时候,才在他人推荐之下进入到了皇宫。    原本李白以为,自己的梦想达到。    可入得宫内他才发现。    唐玄宗虽然对于自己礼仪有加,但也只不过是将他当成是一位词臣,甚至只是一位陪他玩乐的对像。    虽然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李白其实还是有机会的。    如果他弯腰低头去迎合那些权贵,比如像“高力士”……这些人。    但李白又怎么会呢?    而为什么不会?    那就是,我不开心,老子不愿意。    ……    “各位,我突然想到,如果我们不曾知道李白,我们这个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闭上眼睛,此时,所有观众脑海里已全是李白的身影。    “其实不会有什么变化。”    很快便有网友说道:“还不是和原来一样,如果没有李白,那我就将陈易玄当成是诗仙。”    “没错。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唐诗就不需要背这么多了。”    “如果没有李白的话,我可能就不会说长风破浪会有时。”    “如果没有李白,我又如何说得出天生我材必有用。”    “如果没有李白,我哪里知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没有李白,我仰天大笑出门去……恐怕也会被别人骂成是神经。”    “如果没有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