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6章:从今天起,请叫我大史(求订阅) (第1/3页)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正文卷第276章:从今天起,请叫我大史……“爽,真是太爽了。” “万里封侯,人生要是有班超十分之一的功绩,这一辈子也值了。” “我觉得,班超是中华最伟大的外交大师。” 虽然班超不是什么名将。 虽然班超在西域也没有多少兵马。 甚至。 最危险的时候西域都护使,也就是汉朝派往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死了,可班超仍然留在那里。 他就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西域50国之间周旋。 并且,还借西域各国的兵马,再次让西域全部回归了大汉朝。 这份本事,简直是亘古以来绝无仅有的。 “之前我还想买5000块卖掉这张门票,我现在才明白,这张门票何止值5000块啊。” “我也是,听了班超的故事,我感觉内心比之以往都更为坚定。在如此复杂的西域,班超还能坚定自己的信念,换成是现在,哪怕有再大的困难又如何?” “唉,可惜,下一次门票不发给我们了。” 现场一众学子激动不已。 虽然他们知道,就算是他们不来现场,也可以看电视,也可以通过直播收看。 但是。 看直播与现场观看,那完全不是一回事。 特别是刚才陈凡说到陈汤上书汉宣帝时的那一句话,所有人一起高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份激情,这份感动,这份自豪,这份民族认同感……简直直通天际。 当然,可能暂时一下子你发现不了什么。 但是。 在这里面,未来有无数学子,可能就会被这一堂课所感染,进而走出他们无比精彩的人生。 这自然是后话了。 …… 陈凡继续说道:“班超万里封侯之后,西域50国重归大汉。不过,班超并没有就此停止。在他了解到,西域虽然很广,但西域的西边仍有不少国家。于是,他又派使者出使大秦,这个大秦不是秦朝,当时指的是罗马帝国,使者接到班超的命令,一路往西,来到了波斯湾,然后才返回。” “公元100年,班超70岁,从他来西域已经有30年。在这30年的时间里,班超一次也没有回到过家乡。此时年岁已高,班超不免思念自己的家乡,于是上书汉和帝,请求返回故乡。奏章送达后,汉和帝便召班超回朝。第二年,班超回到洛阳,被任命为射声校尉。但可惜,这一年班超便病了。同年9月,班超在洛阳病势,享年71岁。汉和帝深感悲痛,派使者专门吊唁致祭,赏赐极为丰厚。” 至此。 班超的一生就此结束。 只是虽然班超去世了,后世无数人对于班超,都是极尽推崇。 汉章帝评价班超:“超遂逾葱领,迄县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改立其王,而绥其人。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仇。” 南宋学者徐钧表示:“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 这里的【但求生入玉门关】,说的就是老来想回家乡的意思。 明代王夫之评价:班超以简,而制三十六国之命,子勇用之而威亦立。班超之于西域,戏焉耳矣;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取其君,欲杀则杀,欲禽则禽,古今未有奇智神勇而能此者。 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在《后汉演义》评价:西汉有张骞,东汉有班超,皆一时人杰,不可多得。吾谓超之功尤出骞上,骞第以厚赂结外夷,虽足断匈奴右臂,而浪糜金帛,重耗中华,虽曰有功,过亦甚矣。超但挈吏士三十六人,探身虎xue,焚杀虏使,已见胆力;厥后执兜题,定疏勒,指挥任意,制敌如神,而于中夏材力,并不妄费,此非有大过人之才智,宁能及此? 在这里面。 虽然有一些评价有一些夸张,但班超之功,当真让无数后人为之佩服。 …… “还有十分钟的时间,同学们,那我就再简短的讲一位人物。” 看了看时间,大概还有十分钟的时间。 陈凡讲完班超之后,却是再次说道:“这位人物,仍然姓班,她叫做班昭,也就是班固和班超最小的meimei。” 班家一门三杰,不管是班固还是班超,更或是班昭,都是鼎鼎大名。 陈凡只是一说,众人便一下子感兴趣起来。 “我靠,三兄妹都是牛人啊。” “史学家班固,外交家班超,那么最小的meimei班昭又是什么人才?” 陈凡自然知道大家对于班氏一族感兴趣,然后微笑的说道:“相比之班固,班超,meimei班昭所取得的贡献可能会少一些。但哪怕如此,她也是名垂史册。” 说着,陈凡正式开讲班昭:“班昭是班彪最小的女儿,受父亲的影响,班昭自小就博学高才。只是在汉朝那个年代,女子就算是有才也得不到重用。所以班昭十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同郡的曹世叔。只是曹世叔很早就去世了,但班昭并未改嫁,而是一直清守妇规,气节品行让很多人称赞。” “公元92年,班固因为被窦宪牵连,在狱中被人害死。此时,《汉书》虽然完成,但只是初步完成。汉书当中的《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写完。班固去世之后,汉和帝知道班固的meimei班昭也很有才华,只是身为女子得不到重用。于是就下诏请班昭入东观藏书阁,续写《汉书》。” “在班昭来到藏书阁时,朝廷当中有很多文人子弟并不是很看得懂汉书,不少学子就拜在了班昭门下,跟随班昭学习《汉书》。东汉大儒马融,就是班昭的学生。汉和帝对于班昭也很尊重,并让皇后和他的贵人以及其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