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咸鱼摆渡_第十三章 御前带鱼护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御前带鱼护卫 (第1/2页)

    天启帝开口:“你确定你这鱼是从湖中捞出?这鱼有些怪异啊”

    廖启刚要狡辩,天启又说:“说实话,不然治你欺君之罪”

    “额……小人的确是不小心落水,这鱼……这鱼……的确是小人随身之物,望陛下赎罪”廖启头发上还往下流着水,实在不像,不然真想表演个满头大汗。

    天启帝深深看了他一眼,拿过咸鱼,仔细观瞧,还敲了敲,护卫手中的刀。

    发现这鱼的确有些古怪,刀剑难伤,是个宝贝,可自己堂堂一皇帝总拿着条咸鱼也不成样子。

    于是便将咸鱼还给廖启问道:“你怎会无缘无故的落水?可是有人欺你?”

    廖启急忙回答:“并无,小的只是走到太液池时,腿脚一软,一时不察跌入水中”

    天启帝看了眼他,唤到:“来人,先将他带去换身衣服,稍后来见朕。”

    而后天启帝带人离去。

    等廖启来到皇帝批阅奏折的地方时,天启帝放下廖启的资料。开口说道:“想不到你还是戚家军出身,战绩不俗啊,还勇救数名同袍。有点意思!”

    此时的天启刚登基不久,而自己老爹莫名其妙的没了,也让年轻的他心里有些狐疑不定。

    今日见了廖启,用一条咸鱼就打倒自己身边的数名护卫。心下大感好奇,至于什么摸鱼之类的事,他还没那么酷烈。

    后来查阅了廖启的资料,发现竟是萨尔浒战场逃出生天的老卒,又有救下同袍,斩杀敌将的功劳,还有胡义等人赞他勇武的证词。

    觉得还可以再试试他,便说道:“随朕来,让朕看看你的本事表现的好,有赏!”

    随即将廖启带到一演武场,命三十余护卫围攻廖启,廖启自然应命。

    然后演武场里躺倒一片,随后天启皇帝在廖启大呼不可的情况下,上场持木刀与其对战。

    廖启当然是一拳!打空!然后硬演的,被天启皇帝砍了一顿。反正就他现在的身体强韧度,洒洒水啦!

    然后在天启皇帝,郁闷的声音和脸上藏不住的笑意中。被擢升为总旗,并佩咸鱼随侍护卫左右,且需与皇帝日常演练武艺,就是挨揍!

    于是,群臣经常见到,有一大汉将军着甲却腰佩一条咸鱼立于皇帝旁边。

    ……

    直到移宫案的发生,年轻的皇帝有感自己被cao纵了,自己贵为皇帝却连自己的母亲都保护不了,群臣居然敢插手他的家事。

    皇帝已经不在信任东林群臣,开始提防他们起来,皇帝也急需有自己能掌握的力量。

    于是廖启出现在他心中,而另一个就是通过自己的奶妈而得以入眼的宦官魏忠贤!

    于是廖启被调入北镇抚司任百户。

    开始了自己的升官之路。

    而朝堂之上,那就是魏忠贤的手段了。

    天启初年,廖启扫荡河北群盗。扫灭贼窝二十余,击杀抓拿贼寇甚众。擢升锦衣卫千户。

    天启二年,暗查宣府,大同一带盐铁走私之事。扫灭五家通敌走私的商号,归途遇三百余马贼伏杀,廖启携十余同僚迎战。三百马贼尽数伏诛。同僚死伤数人。

    因朝中反对,只御赐飞鱼服,散武勋,庇荫后代。

    咸鱼战神之名,开始响彻北地。

    天启三年,暗查江南蓄奴,黄册一案,清查田亩,重编名册。导致江南“民怨”四起。

    有当地流民起义,廖启率人亲去清剿。遇伏,同僚死伤惨重,廖启被人以火枪击伤。就在人人以为廖启必死的情况下,起义仍旧被廖启镇压。

    廖启回京复命,朝中诸公纷纷要以激起民变治其罪,天启帝不允。

    随后放魏忠贤!一时之间朝堂哀嚎一片。

    而廖启被擢升为北镇镇抚使。

    群臣自顾不暇,无有异议。

    天启四年,廖启封肃宁伯,代天子巡边,于辽东沈阳城外四十里击溃后金骑兵一甲喇,阵斩敌将。后渡海巡视东江镇。

    回京后,天子御赐尚方宝剑,擢升正四品卫指挥佥事。

    天启五年在京中清查东林党,廖启至此也被视为阉党成员。自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四十孙之后。独立一档是为恶蛟。

    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皇帝下罪己诏。

    ……

    天启七年,皇帝诏在辽东巡边的廖启回京,与其私下密谈。

    廖启回到自己在京中的宅邸,这是魏忠贤送的,在京城这个地方也算占地辽阔了。

    推开门,有仆役来迎接廖启,可奇怪的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大大小小的女人,女孩,以及一些十岁以下的小孩子。

    “哎,你们来迎就不必了,把孩们带回后院去,最近风声鹤唳,不易露面,有事找老陈头就是了”

    将大大小小的女人孩子轰去后院,一个独臂老头和一中年壮汉迎着廖启进入大堂。

    老头开口:“大人,陛下可有皇命下达?”

    老头叫陈年,壮汉叫陆丰,皆是当年随廖启征讨四方的幸存老人。

    “呵,没事,陛下自有计较,有事我自会吩咐”廖启淡笑开口。

    “大人,最近京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