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1/2页)
,我有一个三国分身 “但看今日情形,可不像是要处罚他的样子啊!” “难道他投靠了董卓?” “不可能吧,颍川荀氏,那可是东汉顶级世家呀,荀彧作为荀家嫡子,岂会从贼?” “不可能,不可能,荀家绝不可能投靠董卓的。” “可若非如此,今日之事,作何解释?” “或许,是荀家为了让荀彧从天牢脱身,才与董卓达成了某种协议。” “各位,不管是荀彧投靠了董卓,还是荀家与董卓达成了某种协议,但只要荀彧站在这里,那就代表着……” “不错,看来董卓并没想对整个朝臣集团动手,他抓捕袁隗,或许只是跟袁隗的个人恩怨!” “嗯,前几日还听说他与蔡邕联姻,准备应蔡邕所请,释放王允。” “看来太师却是有意与朝臣缓和关系,只是突然出现了袁隗的事,才会让这件事变的扑朔迷离,我们可能上当了!” “各位,我觉得此时说这些都还为时过早,具体情况还要看太师对荀彧如何安排。” “额,我们出来请辞,是不是太冒失了。” “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吗?” “这么多人看着呢,出来又回去,这不太好吧。” “现在哪还顾得了这么多?你真想离朝啊!” “呃,说的也是,那你先回去吧。” “少特么废话!要走一块走!” …… 荀彧的出现,无疑让众多大臣震惊。 这些大臣宦海沉浮多年,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很快就联想到很多东西。 于是,无数大臣开始相互对视,眉目传情。 更有不少大臣悄无声息的起身,默默退回原来的行列。 这些退回去的人,本来还是有些犹豫的,毕竟是众目睽睽之下,这会不会太丢脸了。 但他们很快发现,要退回来的人,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多。 于是那些犹豫的也就不再犹豫了,纷纷起身退回去。 很快,大庆殿中便只剩下杨彪和十几个铁杆嫡系继续跪在那了…… 董拙嘴角微微勾起,他自然看到了那些偷偷退回去的官员,但他并不阻止,更不反对,而是乐见其成。 毕竟让荀彧出仕的主要原因,便是为了留住这些普通官员。 相比朝堂上的顶尖大佬,其实这些普通官员,才会真正干事情的人。 打掉一个大佬没问题,再扶持一个新大佬就行了。 但如果普通官员跑光了,那朝廷可就真的瘫痪了。 这些普通官员是自己跳出来的,如果他们继续留在这,董拙便不能不处罚他们,否则不能确立威信。 但若是处罚了,又怕这些官员心生怨怼,全部跑了。 此时他们自己溜回去,却是最好的结果。 董拙只要装作没看见,就能将此事轻轻揭过。 双方皆大欢喜! 董拙心中畅快,不由哈哈笑道:“陛下,这荀彧乃是东汉顶级世家,颍川荀氏的嫡子,才学过人,有王佐之才的称号。 先前他因涉嫌行刺本相而被打入天牢,现查明此乃诬陷,于是恢复了清白身。 本相欲举荐他为侍中,陛下看如何呀?” “既是太师举荐,那自然是极为合适的。朕无意见,毫无意见。”刘协连忙说道。 这般殷勤态度,看的下方朝臣皆是满脸惆怅。 刘协已经彻底被董卓压服心智了,在董卓面前,竟是如此战战兢兢。 此等之人为帝,当真能够再兴汉室吗? 荀彧也是微微皱起眉头,他本以为董卓虽然势大,但刘协毕竟是皇帝,在有朝中大臣支持的情况下,总还是能够稍微抗衡的。 可如今看来,刘协竟是完全没有丝毫还手之力,任由董卓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汉室再兴,难啊!”荀彧心中长叹道。 董拙笑道:“好,既然陛下没有意见,那从今天起,荀彧便是侍中了!” 两名小黄门赶忙为荀彧送上侍中的官服和印信。 “臣谢过陛下!”荀彧接过官服印信,却无视任命他的董卓,对刘协拜道。 董拙也不在意,早知荀彧对汉室忠心,有此表现完全在情理之中。 只要荀彧能够为他梳理好朝政,不给他添乱子,些许小节,董拙完全不放在心上。 而且,不管荀彧心中对他是何观感,但当他接受了官服印信后,便在系统中成为董拙麾下文臣了。 董拙打开荀彧的属性面板—— 【姓名:荀彧 修为:驱物 功法:通政心经 技能:政通人和 忠诚:27】 毫无疑问,荀彧的忠诚度非常低,只有27点,属于随时会背叛的阶段。 但无所谓,来日方长,董拙有信心逐步提升荀彧的忠诚度。 就算实在提升不了,不是还有龙气值吗? 为了这位王佐之才,花费几十万龙气值也是值得的。 荀彧托着官服印信走进朝臣行列,朝臣们很自觉将文臣首位让给他。 董拙看向依然跪在地上的杨彪,呵呵笑道:“杨太尉是想告老还乡?” “是,老臣……臣想乞骸骨,告老还乡……” 杨彪此时面如死灰,放佛在瞬间苍老了几十岁,整个人都已经失去了精气神。 他败了。 败的很惨,一败涂地! 这一点,从荀彧走进大庆殿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了。 他本以为依靠百官请辞,可以让董拙妥协,救出袁隗。 却没想到,董拙如此jianian诈狡猾,竟能让荀彧出仕稳定人心。 他不知道荀彧为何会投靠董贼,想来必然是有他的理由。 但此时这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他已经败了。 自古成王败寇,杨彪无话可说。 他对刘协用力拜了三拜,然后悲呼道:“陛下,老臣从此便不能在伺候您了。以后的日子里,您要照顾好自己,东汉的未来,还要靠您撑起来呀!” “太尉……朕,舍不得你呀!”刘协两眼含泪,他知道如果杨彪走了,只怕他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虽然很多朝臣向着他,但这些朝臣手中没有兵权,如何对抗董卓? 以往朝臣们团结在杨彪和袁隗身边,形成合力,这才令董卓稍稍忌惮。 如今袁隗下狱,杨彪告老还乡,朝臣群龙无首,还有谁能照顾他? 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