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玄天尊之我竟是魔尊转世_第4章 诡异掌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诡异掌门 (第1/1页)

    何小七远离父母亲人日久,独自来此练功学艺,见惯人情冷暖,如今见刘智行为自己精心炼制灵药,心中怎能不为感激。心下一暖,扑通跪在地上,抱住他手臂,道:“师叔,您对小七如此,你让小七怎生报答?”

    刘智行自幼在这青峰山长大,五十年来,无家室亦无子女,这何小七双眼澄澈,聪明可爱,他亦甚是疼爱,见他如此知恩感怀,不由大为动容。

    刘智行扶起他站起,道:“小七,明日师叔将你们送至谷内,便即回返,此后你们便要刻苦练功,师叔有几句话嘱咐。”

    何小七坐在他身旁凳上,点点头看向他。

    刘智行轻叹一声,道:“你年纪虽小,灵性却高,若论天分,留在这青峰山,委实屈才。待得机遇,定要寻访名师,拜其门下,方有所成。”

    何小七闻言,心下犹疑,暗想:“我在山下不过是个酒楼里的小跑堂,若非为了meimei治病,到此山上学艺,亦是无奈。怎地刘师叔说我有什么天分,这我倒未曾想过。”但见刘智行神色肃然,便即正色倾听。

    刘智行又道:“日后之事,各有机缘,此时说与你,你亦难明了。只是当下且有一事,定要听我所言。明日你们入谷之后,若是遇到险事,你定要将这瓶药液涂抹面上颈后胸前,便可安然无事。”

    何小七看着手中小包裹,重重点了点头。

    刘智行见他明了,道;“你且回去,早点休息,明日咱们便要启程。陆枫性情仁厚,你跟在他身边便好。”

    何小七应了,转身走出门外。

    翌日天方破晓,众人便起身,用过早饭,跟随两名黄衣弟子,离开岫云台,向澄阳谷行去。

    远处林木参天,晨起白雾氤氲,笼罩之处,便是澄阳谷。通往山谷的山道甚是狭窄,这六十余人,只得列成一队,沿着山道,向群山深处缓行。

    王平晏向来豪迈,功夫又在这一众弟子之中,拔得头筹,故此甚有号召之力。他带着姚清屏同几个武功高强的弟子,在队列最前。

    这些少男少女皆想,此次入谷,便可修得青峰门的大承神功,故此个个神清气爽,精神百倍,脚下步伐亦是比平日里快上几分。

    何小七年岁最小,位列众人之后,见这空谷幽幽,山林高耸,各色山花绽放,虽是好奇,却也不敢东瞧西望,恐被师兄们落下。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这队弟子已行至深山谷底一处平坦之地,众人眼前蓦然之间,竟现出一片高大林木,挡住去路,一座高大石碑,矗立当下,上刻三个大字,澄阳谷。

    正是到了澄阳谷口。只见面前那林木不仅高耸如云,枝干上竟生满针叶,仿若钢刺,众弟子停下脚步,纷纷低声谈论,不知如何通过。

    一名引领弟子走到石碑前,抬手在那“澄”字上,轻叩几下,口中低声念诵什么,只听轰隆隆之声响起,仿若暴雨之前,滚滚雷声。

    众人抬眼看去,那针叶巨木,随着轰隆之声,竟缓缓移动,移动之势,序列有秩,仿若军纪严明的将士,循着阵法,行军布阵。

    过不多时,众人脚下现出一条林荫小路。何小七何时见得如此景象,不由得睁圆了双目。

    一行人沿着林荫小路前行,何小七忽觉阵阵寒意扑面而来,两旁参天林木,仿若幽冥神兵,一片肃杀之气。林间越行越暗,寒气刺骨,全无方才一片青山如画,空谷风光。

    何小七不由得收敛衣襟,双臂环抱,牙齿不住上下打架。抬头看去,见走在前面的师兄们,亦是缩头攥袖,身上瑟瑟发抖。何小七心中奇怪,又不敢多问,只得随着队伍,继续前行。

    又行出五里,队列已行至山谷最低凹处,眼前现出一座圆形高台,皆是青色大石堆砌而成,高台四周数十面猩红大旗,迎风而展,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四周群山耸立,高林森森。

    众人出发之前,何小七已将刘师叔交待自己之事告知陆枫,陆枫只说知晓了,倒也并未多问。

    此时何小七悄悄从衣襟中,取出瓷瓶,自己喝了一口,又给陆枫喝了一口。

    众弟子站在高台之下,仰首望去,只见高台上,摆着一只巨大铜鼎。

    铜鼎旁一张桌案,案上正中,摆着一只牛头、一只猪头当中竟是一只鹿头。

    一旁另有香烛、酒坛、大碗。

    铜鼎旁站着一排青袍道人,肃然而立。

    青袍道人之前,站立一人,当中一人身着灰色道袍,头带玄冠,大袖随风鼓荡,飘然若仙。

    高台左方站着两排黄衣弟子,右方坐着两排黄衣弟子,有的面前摆着古琴,有的怀抱各样乐器,鼓、瑟、笛、埙、箫,这竟是一只乐队。

    台下弟子低声私语:“果然仙山气派,掌门若仙人一般。”

    另有人说道:“这入谷的仪式,果然隆重,只是为何有这些鼎烛祭品,莫非掌门要先行祭天么?”

    一旁稍年长的弟子道:“我等修行仙法,自是须得祭天,我等莫要言语。”

    只听台下一名黄衣弟子高声道:“岫云台弟子六十四人,入谷修炼,拜见掌门。”

    说完两排黄衣弟子,向高台正中灰袍道人躬身而拜。

    六十四名弟子皆知,这便是他们渴心驰神往已久的掌门古镇山,整理衣襟,跟随参拜。

    三拜之后,角鼓之声大起,咚咚隆隆,直冲云端。

    接着琴瑟萧笛齐奏,乐声铮铮,鼓声阵阵,伴着弦乐激昂,听得众弟子俱是心潮激荡,仿若立时便要去挥剑执戟,替天行道。

    台下众人又见古镇山,一派道骨仙风,莫不仰视赞叹,心中更增肃然。

    一名青袍道人手持长形托盘,行至古镇山身前。托盘盛着三支粗长玄香。

    古镇山右掌在玄香上一挥,三只玄香登时点燃,一时间清香缭绕。

    古镇山双掌交叠,拱手深揖,高声道:“乱世纷争,黎民苦难,为报苍生,光大青峰。得此献祭,道法无边。弟子古镇山为重振青峰,得神灵护佑,清香三炷,以谢天地神明。”

    说完又是三拜。

    待古镇山拜完,将三支玄香恭敬插入铜鼎,凝神闭目,口中振振有词,不知在默念什么心决。

    忽地古镇山圆睁双目,展臂向前,袍袖一挥,只见高台之上,登时飘起白色烟雾,瞬息之间,迷茫整个广场,笼罩众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