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 泊入比邻星:减速时代 (第2/2页)
而我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强调过,必须要强化军事训练和重视国防武器的制造,很遗憾,我们的武器设计专家,丁松教授已经去世多年,现在我们急需这方面的专家和工人。总之,在比邻星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工作生活,而应对陌生恶劣的生活环境。” 第一个议程结束后,便马上进入了第二个议程。 李维把麦克风递到了张一舟的面前,示意让他先发言。只见张一舟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嗓子,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道: “各位亲爱的火星地下城公民,我是火星建筑工程集团的总工程师张一舟,也是星球发动机的总负责人。我们在全球一共布置了900台星球发动机,其中,800台分布在火星的南北半球,100台分布在火星的赤道上。在这1300多年间,我们依靠在火星开采的火石,还有从土卫六和陨石上提炼的燃料,让这900台星球发动机不间断地做功。一路走来,我们开启了不同的引擎,包括等离子引擎、核动力引擎和曲速引擎,推动着流浪火星,脱离了太阳的引力范围,来到了这个美丽的新星系——比邻星系。要说劳累,要说辛苦,我们人类都没有受过多少,而是这900台‘辛劳’的发动机最为劳累,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些辛勤的星球发动机致敬。我的发言到此结束,下面有请李维教授说说,我们下一步的计划。谢谢。” 只见李维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金丝框眼镜,神情复杂地说道: “各位,也许你们沉睡了一千多年,并不能感觉到这一路走来的艰辛,而我是深深地感受到星际间移民的不容易。你们看,我这张脸,已经饱经沧桑,看上去是人类80多岁的外表。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那是因为,我在流浪火星经过冥王星的轨道就苏醒过来了,那时,我们才出发没有多久。也就是说,我醒来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了,但庆幸的是,我服用了一种叫冻龄素的药剂,所以,我还能苟延残喘地活过了这漫长的1300多年光阴。” 听到李维这么说,大家都好奇地议论起来,丁玉香望着李维衰老的面容,本来快乐的脸蛋却笼上了一团愁云,在她的心里,李维还是过去那个英姿勃发的中年男人的面貌。没想到,他已经老成了这个模样。 李维继续说道:“正如刚才张一舟总工程师说的那样,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流浪火星已经进入了比邻星的奥尔特星云,现在我们正在减速,并寻找流浪火星落脚的最佳点。根据我的估算,比邻星是太阳质量的7分之1,过去太阳到火星的距离大概是2.28亿公里,那么这样算来,流浪火星要和新的恒星比邻星达到引力平衡,并且能够绕其作圆周运动,它们的距离就必须等于或者小于32571428.57公里。但也不能太近,如果到达了洛希极限,那么流浪火星就会被比邻星的引力撕碎。然而,现在我们距离比邻星还有0.1光年的距离,还有些遥远,不过我们可以慢慢进行减速了。星球发动机的喷射做功运动也必须开始减缓,接着依靠惯性运动,最后静止下来,流浪火星开始环绕比邻星运动。” 李维还没有说完,收看会议转播的地下城公民就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被他扎实的专业知识而折服。 坐在会议桌上的郑易凡博导也带头鼓起掌来,他一边鼓掌一边笑道:“不愧是我郑易凡带出来的得意门生,李维,你说的很好,这些年你辛苦了,我为你鼓掌,你们也不要吝啬你们的掌声啦!” 01号会议室内便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三项议程,是关于比邻星星系的开发与发展,这个议程由大米国宇宙社会学女博士,新晋的联合政府副主席——贝拉女士,主持发言。 贝拉是一个年龄只有38岁的中年女博士,她身材高挑瘦削,一头米黄色的大波浪卷发,深邃的五官,长相酷似电影《超时空接触》里的女博士。 她移民火星前,在华夏国留学了两年,所以她的普通话说得比很多中国南方人还溜。只见她接过李维的麦克风,彬彬有礼地说道: “各位公民,你们好,我是联合政府新上任的副主席——贝拉,也是大米国麻绳理工大学宇宙社会学的女博士。很高兴能在这里发表我的见解,我们顺利地移民到了比邻星,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我们首次离开母恒星,来到其他星系,这是我们扩展地球文明的一个重大的契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