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节:大战前夕游古寺,狰狞金刚惹 (第2/2页)
于火灾。宣德七年,由住持昙缵建左右翼门和面壁轩,继由住持良阶重建觉皇殿。正统十一年,寺僧弦理建直指堂,堂额为张即之所书。这时,寺内已恢复建有弥勒阁、莲峰阁、千佛殿、延宾水阁、望海阁及白云庵、松源庵等,稍具旧时规模。隆庆三年,灵隐寺全寺均毁于雷火,仅剩直指堂。万历十一年冬开始重修灵隐寺,历五年而成。大殿仿唐而建,用平头柱四十八,石柱十六,改觉皇殿为大雄宝殿。万历十八年,重建理公塔,并在正殿塑五百罗汉涌壁。在弥勒阁旧址建三藏殿,其后为直指堂、方丈室。方丈室左为妙应阁,右为选佛斋,张瀚为之撰记。可以说宝寺历经风雨磨难”。无心方丈说道这里忙咳嗽了一声便不吭声了。这工夫众人走到了大雄宝殿的西侧,原来这里有一座特殊雄伟的大宝殿这便是药师殿。 这时,护寺八大金刚首座本尘一打佛礼忙开口道:“阿弥陀佛,这座宝殿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请看药师殿,它是灵隐寺的第三重大殿,长约20米,宽约12米,供奉的是东方三圣:药师佛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称大医王佛,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左边站立日光菩萨,手托太阳,象征着光明;右边站立月光菩萨,手托月亮,象征着清凉。大殿两边的十二尊塑像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号称药童,又称药叉神将,顶盔贯甲,神态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调遣,他们按十二个时辰排序。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线刻石像。他们一路走,一路观看,从药师殿外边走进去,再从里边顺着五百罗汉石像甬道往另外一个侧门走了去。当大家一一走了出来之后,眼前出现了另外一座小一点的庙堂。无心方丈挥了挥手带领着众人,顺着花草丛中的小石头籽铺设的小道走了过去。 这工夫八大金刚之一的本相和尚,加快了脚步先行走到了众人前边,瓮声瓮气地大声说道:“阿弥陀佛,这里是灵隐铜殿,全部是纯黄铜打造的殿堂,里边五百罗汉堂内新建有灵隐铜殿,其高达12.62米,为中华第一高铜殿,获世界基尼斯最高铜殿纪录。灵隐铜殿由杭州市佛教协会委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主持设计制作,八易其稿,历时400余天,计万余工而制成。灵隐铜殿为单层重檐歇山顶的传统古建筑结构,飞檐雕瓦,翼角飞举,翼展达7.77米,底面5米见方。歇山顶上龙吻对峙,火球腾金,窗花、斗拱、雀替、龙柱、额、枋都精雕细刻,诸形工美,铜殿正方四面雕有四大佛山的自然风貌,或天苍地茫,玉宇澄清;或古刹巍峨,大江环流,展示巧夺天工的锻雕技艺。殿基有铜砖铺地,须弥座铸有佛山经典图画。铜殿运用现代表面处理技艺,金灿尊贵,光芒闪烁。现在前边的是天王殿,还是请方丈自己说吧”。本相和尚一路走,一路介绍,当他说完话之后,众人已经跟着走出了这座灵隐铜殿。前边一大片空地和一小片竹林子。这时本相和尚忙看了一下无心方丈,而后引导大家走进了小竹林子,当众人走出小竹林子前边出现了一座小一点的神殿。无心方丈朝着众人哈哈一乐,忙一挥手带头走了进去。这才发现这里便是天王殿,只见天王殿长约24米,宽约15米,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狰狞,俗称四大金刚。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上书黑字,下书写明万历手书御笔所题。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在无心方丈率领下,一路走一路介绍,众人从西边游走到了东边,当大家走到了一片沙土地之时,突然间一阵狂风大作吹了起来。 顿时,一阵子,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这正是: 飞沙卷起江山事,怒吼尘缘刀兵起。 无道昏君山河破,米脂兴兵闯王旗。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