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这就是真正的东西融合! (第1/2页)
故事在继续。 众人跟随着风味,人间的尽头看到故事从山珍里的青笋一下子讲到了太湖里的鱼。 就像解说词说的:东方对鲜味的追求,不仅局限在山珍,更贯通于海味。 这句解说词出现的一瞬间。 众多观众一下子就看到原本还出现青笋的竹林,一个转场就变成了太湖。 “这个转场厉害啊,简直恰到好处。”有导演感慨异常。 但接下来他就发现。 这个转场还只是小菜一碟。 解说词继续。 刚刚过去的夏季,异常炎热。 一种水中至先牵动着宋兴才的心。 “越是温度高,螃蟹吃的就越多。” 随着他富有江南特色的话语说出,很多来自南方的观众,仿佛在一瞬间回归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乡。 然后很多人就开始回忆起了,他们曾经吃蟹,吃海鲜的场景。 和北方相比。 在海味上南方确实要占优势。 尤其是太湖这边,还是国内顶级大闸蟹的主产区。 大闸蟹是什么东西? 那可是能送礼的硬通货。 不过对很多观众来说,他们只吃过大闸蟹,要说亲眼看到大闸蟹生长,那还真是第一次从风味人间里面了解到。 就这么看着这个小东西在水草里来回拨弄,很多人莫名的觉得大闸蟹有些小可爱。 然后就听解说词科普这东西是底栖动物。 水草既是它的科普也是食物来源。 很多人其实也不太了解这种东西。 听到科普之后,内心深处才慢慢有了了解。 但更厉害的还要属东方和西方之间的贯通。 秋风渐凉。 一直藏在塘底的大闸蟹,纷纷爬上护栏。 生殖回游的本能驱使他们渴望回到出生地。 这段解说词一说,下一秒,观众就看到了在苏城的启东,靠近长江入海口的地方。 这里是长江系中华绒螯蟹的产卵场。 这个地方被解说词提出来之后。 转瞬间人群里就有人小声说:“这个地方我知道,曾经大半个华国的蟹苗都出自于这里。” 就像完成了转世重生,或轮回一样。 有时候螃蟹其实也代表着一种很特殊的人生。 而风味人间所展现出的这种特殊的力量,也确实有让观众感慨的部分。 小小的螃蟹在不断爬动。 这里的大闸蟹仅仅只是大眼幼体,特别的小,只能在网格上爬动。 然而就是这样的品种,才更被顾客喜欢。 因为它们天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就跟那些不愿意放弃想要一步步拼搏的人一样。 在东方有这么一群喜欢拼搏的人。 而在西方同样也有这么一群人。 一架渔船在海面上飘动,四周有海鸥不断飞动。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场景,而随着这个场景的不断转变,整个解说词,也开始发生了巧妙的变化。 上世纪初,顽强的野生蟹苗就开启了一场跨越半个蓝星的奇妙旅行。 每年的9月开始。 西蒙父子三人都会在艾瑟尔湖捕捞大闸蟹。 顺畅的镜头切换下,很多观众几乎特别自然的就从刚才的太湖一下子转移到了艾瑟尔湖。 在此期间,没有人感受到不顺畅的东西。 他们就很自然的承接了整个故事,继续往下看。 看着西蒙父子把大闸蟹扔到早就准备好的容器里。 看到海鸥捕食这海里的鱼。 看着看着。 当兰荷和艾瑟尔湖这几个字出现的时候,众多观众,他一下子恍然大悟。 因为他们这会儿分明也听到解说词说。 艾瑟尔湖是兰荷最大的澹水湖。 兰荷? 这是已经到了西方了吗? “这……这怎么可能啊,我刚才一下子被带入过去了吗?” 一下子从整个故事里脱离出来的乔治,此刻才注意到了纪录片上的字。 上面清清楚楚写的就是艾瑟尔湖。 这个他曾经去了好多次的地方。 “可是怎么可能?我已经在仔细的盯着姓周的转场的错误了,怎么可能还是没有注意到?”他有些不敢相信。 刚才的他明明一门心思的想找到对方故事的转场。 然后以此来抨击对方。 可没想到风味人间的故事这么强大。 让他看着看着,一下子被带入过去,倒是忘了在转场当中找漏洞。 “妈呀,这就是东西方的美食融合吗?也太丝滑了吧,完全看不出有任何转场的趋向啊……” “谁说不是呢?我原本以为舌尖上的华国已经很不错了,不过现在看来,这部纪录片完全不逊色于舌尖上的华国,光是东西方美食的相互融合,就能给这部片子加分不少。” “哪里算是加分,像这种程度的融合,我觉得完全可以指导现如今很多导演在东西方美食融合上的不足。” “说的对,这种程度的拍摄完全可以被学习!” 一帮纪录片导演七嘴八舌的说着。 此刻的他们异常兴奋。 因为原本他们不太认可的这位导演居然攻克了国际纪录片,尤其是美食片当中一个比较困难的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