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二十五章 芈加夫人 (第2/2页)
看看啥情况!” 撂下这两句话,陈翰就迅速飞奔而出,直冲隔壁枣树林墓地而去。 ...... 与此同时,就在距离文峰塔墓地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的枣树林考古发掘现场。 几位头发都半百了,人均都戴着眼镜的老教授,正围着几个编钟和青铜器,拿着放大镜,紧张激动的研究着上面的铭文。 “帅禹之堵、以長辝夏。” “这与传世的豳公盨、秦公簋、叔夷镈的“禹”、“夏”铭文相印证,证明了春秋时期华夏不同文化区域,对禹和夏的认知是万全相同的啊!”https:// “你们看,这个铜缶上,写着“楚王媵随仲芈加缶!” “这句铭文,再次证明了曾国与随国的确是一个国家!” “楚王媵随仲芈加缶,媵就是滕器,也就是嫁妆的意思!” “这件缶是芈加出嫁到随国时,楚王为她铸造的一件陪嫁品!” “芈加又称“随仲”,“仲”表示的是她在家庭的排行,而“随”在称呼里,一般代表父亲或丈夫的国家和氏族。” “芈加来自楚国,那么随自然是夫国,那么曾国当然就是随国!” 一群专家教授们,围绕着这几个青铜器,那叫一个激动和喜悦。 比起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大这边的专家肯定是更多的。 毕竟是教书育人的机构,最不缺的就是教授,而且是所有涉及到考古细分学科的教授都齐全。 有研究铭文的,有研究墓葬的,研究田野考古的,研究华夏文化的,研究夏商周历史的…… 这芈加夫人墓的出土,可算是给这一众专家教授们,找到了个发挥空间了。 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每一个字都能研究半天! “你们快看,这个编钟上,有一句重要铭文!” 一位年纪看起来都有六七十岁的老教授,拿着放大镜贴近了编钟,一字一句的念道: “余文王之孙,穆之元子,出邦于曾!” “这是关于曾国是文王之后的新材料吗?” “可以和曾侯舆墓里“稷之玄孙”、“左右文武”对照?” 大家立马纷纷探头看向了这个编钟上的铭文,洋洋洒洒三四十字,要辨别起来还是蛮伤脑筋的。 不过出声的这位老教授,名字叫做郑献,是【新石器商周考古教研室】的教授,还是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他在两周时期铭文研究方面,是妥妥的大佬。 一位中间教授扶了扶眼睛,皱起眉头:“文王之孙,穆之元子,这是说初代曾侯是文王的后代,穆王的儿子吗?” “可穆王都已经是西周的第五位君王了!” “这和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曾侯舆编钟上的铭文,对不上吧?” “初代南公是奉武王之命,开辟曾国的吧?” 文王之孙,这句好理解,并不一定是指文王孙子,在东西周,“孙”这个词有的时候也单指后代的意思。 比如“公孙”“王孙”,都是值某位国君的后代,并没有特指一定是孙辈。 但是后面这句“穆王元子”,可就将范围确定到穆王儿子这一辈了。 这可就与曾侯舆墓那边的出土铭文对不上了啊! 几位教授都皱起了眉头,沉思了起来。 就在大家思考的时候,文物存放室的门,被人从外面打开。 一位站在门口静静听了一会的年轻人,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 “我知道为什么。” “因为这句铭文里的文王和穆王,指的并不是周王室的王,而是楚文王和楚穆王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满级考古大师更新,一百二十五章芈加夫人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