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四十五章 抵达现场 (第1/2页)
广州虽然与中原的城市相比,历史底蕴是差了一些。 但是因为华夏人良好的纪录历史习惯,所以广州也是有不少或官方,或民间收集整理的史书。 在传世的广州历史文献中,南宋方信孺著《南海百咏》、明张谢著《南海杂咏》、清樊封著《南海百咏续编》三部著作,最为出名。 当陈翰接到通知,社科院考古所要开赴广州,配合当地南越王大墓发掘后,他立马就找出了这三本书来看。 既然要在广州考古,那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广州这座城市。 也是在《南海百咏》中,陈翰看到了那段关于孙权挖掘南越王墓的记载。 其实南越王墓,在广州这块地方,一直是一个传奇。 开国国君赵佗为了开创南越国伟业奋斗70余年,威震南国,享年百岁有余。 在他漫长的生命中,也不断地在为自己的死后陵寝做准备。 毕竟人家是跟过秦始皇的,对秦始皇陵一点都不陌生。 他在世的最后几十年里,一直在周密安排死后之事。 为防死后坟墓遭盗,派重臣于都城番禺城外广阔的山岭之中开凿疑冢几十座。 而等到他去世后,继位的赵胡也为他举行了一场,隐秘而声势浩大的国葬。 但是到底他葬在哪里了,墓葬在那,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千古谜题。 因为赵胡在送葬的时候,安排了4支送葬队伍高举幡旗,护送着一模一样的四方灵柩,从番禺城四门出发,到达不同的安葬地点。 再加上赵佗自己生前就已经开凿了几十处疑冢,更是让人难以找到他真正墓葬位置。 后来曹cao所谓的七十二疑冢,那都是和赵佗学的。 当然,也因为赵佗如此行事,再加上他在位时间那么久,肯定收集了非常多珍贵的财宝陪葬。 所以在随后2000多年的时间里,南越王墓一直是民间盗墓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别说民间盗墓贼了,就连正规军,都曾经对赵佗墓动过念头。 孙权当年拿下岭南后,因为要抵抗曹魏,军费一直吃紧,再加上传说曹cao也在中原大肆官方盗墓。 于是孙权也心动了,盯上了南越王赵佗之墓。 为了谋求传说中的巨额殉葬财宝,他曾命令大将军吕瑜率军5000人,在岭南地区遍地搜寻,目标直指南越王墓。 只是,五千大军翻山越岭找了半年,也没找到赵佗墓,倒是找到了一些普通南越贵族的墓。 最终挖地三尺,也只找到了南越第三代君主赵婴齐的墓葬。 而且赵婴齐的墓也没有出土什么惊世之宝。 至少对于要养二十万军队的孙权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之后他也熄了继续寻找赵佗墓的心思。 不过之后历朝历代,依旧有很多盗墓贼在寻找赵佗墓。 甚至一度都有人怀疑,赵佗是不是并没有在番禺下葬,而是秘密埋葬到了当时南越国境内偏僻的地方。 不过在1916年,岭南农民在广州城外的龟岗施工建房时,于无意之间发现了一座南越古冢。 古冢内有不少珍贵宝物,葬品丰富,但是棺椁内却是空的。 这倒是有点符合赵佗弄的“疑冢”,倒是让考古学家们对赵佗墓就在广州,多了几分信心。 真正的南越王族墓葬,应该就隐藏在广州广阔的山岭之中,只是还没发现而已。 现在,这不就发现了一座。 陈翰在脑海中仔细梳理了一番自己查找的资料后,长舒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就算这次发现的不是赵佗墓,但是已经可以确定,南越王墓并非无中生有,且确在岭南无疑。 这就是个好消息。 ...... 2019年10月7号的下午。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社科院考古所的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