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国运金龙现世! (第3/4页)
贼子,居然有脸站出来以大晋江山名义质问自己。 随即,苏长歌厉声开口。 “住嘴!” “尔为大晋百姓,读圣贤书却不明是非,投效蛮夷。” “如今在这摇唇鼓舌,坏我大晋民心,名为晋人,实为晋贼,似你这般毫无忠义仁孝的禽兽,也配在这质问本状元!” 苏长歌出言骂道。 没有去讲道理。 直接戳破洪畴的身份。 在场百姓们听到此话后,目光冰冷愤怒的盯着洪畴。 “你,你胡说!” “休要在这转移话题!” 感受到周围人的目光,洪畴脊背发凉,急忙大声喊道。 闻言,苏长歌只是冷冷一笑。 “蛮夷,禽兽之邦。” “与我大晋臣民世代血仇,将我大晋燕云之地窃为己有。” “而今两国和谈,乃是我大晋皇帝,为天下百姓计,方才搁置仇恨,可尔等居然还恬不知耻,妄想强娶公主和亲!” “你刚才言。” “若是阻止和亲,蛮夷就会挥军南下,与我大晋一战。” 说到这里。 苏长歌看向面前百姓。 “敢问我大晋子民,尔等惧战否?” 声音朗朗。 一瞬间便响彻大江南北,凡大晋疆土内的百姓皆听到此话。 而因为之前苏长歌的立言文章,以及天空中那死去的英魂,百姓们几乎没有半点犹豫,立即出声回应他的问题。 他们的土地被敌人窃据。 他们的祖先,亲人,同胞战死沙场。 此等国仇家恨! 焉能不报? 必须全部向蛮夷讨还回来! “不惧!” 百姓们的声音汇聚成流,整片天地都回荡着他们不甘屈服的呐喊。 刹那间,异象陡生。 原本漂浮在天上的龙鳞祥云动起来了。 而太祖皇帝、历代先王,还有无数英烈都化作光芒组成的璀璨河流。 流入祥云之中,融为一体。 下一刻。 天穹上出现一颗由国运民心凝聚,祥云组成的龙首,垂目俯瞰人间,庞大的体型横贯大晋,皇都百姓只能看到他的头部。 震撼!无比震撼! 百姓们抬头仰望天上这存在于书本当中的国运金龙,心潮澎湃! 老皇帝同样如是。 甚至比见到太祖皇帝还要激动兴奋。 国运金龙,相传只有在一国最为鼎盛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且往后数十年,只要君主不横征暴掠、昏庸无道,损害国运,境内便可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但没想到。 此刻它出现了,就在自己头顶。 而且还是由先君和英魂化成,蕴含他们收复燕云,兴盛社稷的遗愿和意志! 我大晋。 自有先祖英魂庇护! 端详着上空龙首,老皇帝双拳紧握,眼中满是兴奋之色,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数十年的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再加上那已经确定的国策,大晋国祚起码可以再延续成百上千年! 而此时,苏长歌心中也有些震撼,龙这种生物,他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只在书中看到过,没想到今日居然能亲眼目睹。 但他也知道。 国运,既是民心民意。 他不是为君王、为自己而凝聚,而是天底下百姓同心协力才凝聚出来。 不过这也证明了。 自己刚才为国立言确实得到百姓认可。 随后,苏长歌看向面前的洪畴。 “我大晋百姓,华夏苗裔,不怕蛮夷南下,更不怕尸骨如山,血流漂橹!” “和亲之事绝不答应,若蛮夷执意要向我大晋开战,我苏长歌必身先士卒,奔赴战场,我大晋百姓亦将战至最后一人!” “而且,你给我记住。” “蛮夷只要敢踏入大晋一步,伤大晋百姓一人,便是对我大晋宣战!” “吾大晋铁骑,必将十倍、百倍讨还!” 苏长歌开口,声音冷冽,将心中积攒已久的怨气全部吐出。 蛮夷兵锋强盛。 但他们的底子远不如大晋。 大晋有万万人口,蛮夷不过千万,大晋疆土辽阔,各有其用,蛮夷只占据草原。 一旦两国开战,只要大晋君臣百姓坚决反抗到底,蛮夷顶多就是一时强盛,持续不了多久就要败退,被赶回草原。 此刻,身后站着万万百姓。 苏长歌又有何惧! 也就在这时,人群中丞相秦辅和托托木一同走了出来。 “苏状元,你过激了。” 秦辅面色温和,不闹不怒的说道:“草原王庭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和谈。” “和亲也只是想维持两国之间的友谊,即便失败,两国之间感情依在,兄弟之邦,有什么事不能谈,没必要动辄打仗。” “你说是吧,托托木王子。” 秦辅笑着问道。 听到这话。 托托木心中虽然极为愤恨和不甘。 但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和亲是他自己为了想保住权势,顺带坑大晋一波才提出的。 可两国和谈却是重中之重,要是这件事都没做成,回去之后父汗就不是责罚他了,估计直接废了他都不是没可能。 现在苏长歌为国立言。 和亲已成泡沫。 但反正什么都没付出,他除了对苏长歌的怨恨加深以外,没任何实际上的损失。 而此时,见托托木如此轻易点头。 太子眸中闪过惊讶。 突然回想起苏长歌之前说的,蛮夷真的比大晋更重视和谈?! 但这是为什么? 大晋势颓。 蛮夷兵锋强盛。 他们为什么比大晋更想促成和谈? 就在太子疑惑之时。 苏长歌出声。 “兄弟之邦?蛮夷乃我大晋血仇!” “此次和谈中,先是妄图用武力逼迫我大晋忍受岁币和亲之辱。” “之后又以燕云十六州羞辱莪大晋,两事未成,这才提出用一些牛羊战马作为和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