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世上无一成不变之法!改圣制,法后王!蛟龙入江! (第3/4页)
会给低分?” “反之,若平常使唤学子为己用。” “无半点传道授业之恩、师生之情,也配妄谈师者如父四个字?” 说到这,苏长歌语气陡然变得冰冷。 “若尔等觉得此制不妥。” “现在就可自行离去,太学院不养闲人,容不下各位蠹虫。” 声音落下。 总结起来就几个字。 能干干。 不能干赶紧滚。 诚然,让学子打分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学生针对之类的。 但这种情况学宫会酌情考虑。 而且总体来说,此法还是利大于弊,严格执行的话,可以将一些熬资历的夫子教习给踢出去,省的他们误人子弟。 此刻,听到苏长歌这番话。 夫子教习们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们没想到。 苏长歌竟然连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留给他们,直接独裁! 然而,他们虽然很想负气离去,但太学院乃朝廷育才、选官之地,这份门生故吏的人脉,让他们舍不得就这样离开。 心念至此。 众人看向被人搀扶起来的严院长。 希望他能站出来做主。 但可惜,严院长摔了这一跤,已经从疯癫中恢复过来,并且看清了现实。 明白苏长歌如今已经成气候,仅凭自己一人,道理上争不过,论权势耍无赖掀桌子,也不是他的对手,被完全碾压。 这种情况下。 必须要去寻找外力联合一起对付他。 对此,严院长已经有了人选。 随即他冷冷的看向苏长歌,出言道:“苏长歌,你擅自改动圣制。” “违逆先王之法,枉顾师生之情,必然得不到人心拥护,像你这种少正卯般jianian佞小人,老夫绝不会让你肆意歪曲圣道!” 说完之后。 严院长就在身边人的搀扶下离去。 见状,夫子和教习一脸颓色。 只当院长这是心有不甘,但又拿苏长歌没办法,这才放下狠话。 而外面的学子则是一片欢呼声。 给夫子打分,千古未有。 从今以后不再是夫子挑选他们,他们也可以评定夫子的学问品性。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苏长歌对教务的改制多,但对教学的改制更多,比如强身健体的早cao,理论结合实际去做社会实践报告,还有增设各种经世致用的学科。 总而言之。 全往能臣干吏的方向培养。 诗词文学上的也有,但并不是主要科目,算是陶冶情cao之用。 ...... 严院长离开了太学院后。 没有回府。 而是往太子府上跑。 他此举当然不是挑拨太子和苏长歌关系,而是找衍圣公孔兴儒。 纵观整个儒道学派,天地大儒不出手的情况下,在身份、地位、道理上,如今也只有孔兴儒能压过苏长歌已有。 孔兴儒有文圣法统在。 手握圣言解释权。 苏长歌就算再巧舌如簧,言伪而辩,也比不过正统传承的衍圣公。 很快,严院长来到太子府上。 在下人通禀后。 严院长一路来到太孙赵炆住的小院,孔兴儒正坐在石墩上等他。 “严儒突然到访,可是有事。” 孔兴儒客气的说道。 之前严院长也找过他数次,都是想让他帮着对付苏长歌,但都被他拒绝。 虽然上次一事,他对苏长歌歪曲圣言本意很气,但两人井水不犯河水,而且对方又立大功,他也就没去找麻烦。 而且也找不到麻烦。 文坛找麻烦。 一般都是指责别人言行、品性、文章的不妥之处。 但前两个需要当面找证据。 否则容易反受其咎。 文章最好找,曲解其意就行。 还是实锤。 但偏偏这苏长歌,口口声声说著书心学,可到现在还没著完发书。 正是这样,孔兴儒虽然想对付苏长歌,但一直没合适机会,渐渐的心思也就淡了,反正对方也没宣扬他那歪曲后的圣意。 而此时,听到孔兴儒发问。 严院长叹了口气。 “衍圣公,未曾想吾儒道中竟出了个少正卯,擅改圣制,歪曲先王之义。” 严院长开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闻言,孔兴儒一怔。 文圣诛少正卯的事他当然知道。 而且还知道是礼圣编造的。 因为先祖一直都排斥不教而诛,怎么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对少正卯动手? 但这事孔家一直都没有澄清,并非怕对礼圣有影响,而是这件事对孔家有利,道理说不过的时候谁不想掀桌子? 少正卯就是掀桌子的借口。 不需要理由。 只要我觉得你不对劲,心怀险恶,就可以挥动屠刀解决你。 直接从现实层面抹杀对手。 至于违背先祖之意。 先祖想来也不希望他血脉没落,受人欺辱,肯定会谅解他们的。 而且孔家传承千年,到现在为止也没用过几次君子之诛。 毕竟动不动就掀桌子。 谁还跟你玩? 言归正传。 现在严儒突然跟自己谈少正卯。 一瞬间,孔兴儒脑海中就浮现出一道年轻挺拔,帅气俊俏的身影。 “严儒说的可是苏长歌?” 孔兴儒试探的问道。 “正是此子!” 严院长声音不自觉拔高了几个度。 “咳咳...严儒此言过了。” “吾以为苏状元虽然乖僻狂妄了些,但还不至于说成是少正卯。” 孔兴儒干笑两声,只当是理学心学之间的冲突,不愿掺和到其中,同时给旁边赵炆一个眼神,让他将婢女太监全赶走。 免得严院长再说些不合时宜的话。 赵炆会意。 立即照吩咐将人全赶走,并出言道。 “正值夏日,外面炎热。” “严儒若是不弃,不妨进屋内一边乘凉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