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调遣二十万大军,查抄豪绅,捉拿百官!朝野震动! (第1/2页)
整个郡府火光冲天。 街头巷尾,百姓们乱做一团。 有人葬身火海,有人在路边啼哭,还有人缠斗在一起。 灾后辛辛苦苦才建立的秩序。 这一刻,瞬间崩塌。 看到眼前乱象,苏长歌眼神冰冷,心中掀起滔天怒火。 他知道,灾民们不可能无缘无故大打出手,肯定是有人在背后煽动百姓暴乱,纵火焚毁房屋,而这,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清玄。” 苏长歌喉咙里发出声音。 语气很平静,平静到有些不正常。 鱼幼薇一脸担心的望着他,知道他这是在极力克制心中怒火。 而清玄闻言。 自然明白先生为什么喊自己。 下一刻。 乌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吼!” 伴随一声高亢的龙吟响起。 瓢泼大雨精准落在着火的房屋上,火势以rou眼可见的速度衰退。 地上,刚才还在打生打死的灾民,在龙吟响起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抬起头,满脸震撼的望着头顶的黑龙。 很快,大火被雨水浇灭。 在众人的注视下。 苏长歌从清玄身上下来,看着眼前焦黑一片的废墟,沉默了良久。 随后转过身,望向面前这数万灾民。 “发生了什么?” 苏长歌缓缓开口。 他知道,这其中大部分灾民是无辜的。 错的是那群被煽动的暴徒,是那群躲在幕后,搅弄风雨的官绅、商贾,吴王。 而随着声音响起。 灾民当中,有些人眼神慌乱,急忙扔掉手中刀剑,想要混进人群。 但就在此时,体格壮硕的墨家弟子站了出来,眼疾手快的擒住那些纵火抢掠的暴徒,百姓见状,也纷纷动手制服暴徒。 “楚国公!就是他们!” “就是这群人,趁着夜色故意纵火劫掠,抢夺的粮食财物!” “忘恩负义,尔等连畜生都不如!” “楚国公多好的官啊!你们竟也昧着良心诋毁,还是不是人!” 看着这群被墨者摁倒在地的暴徒,百姓们怒不可遏,出声痛斥,恨不得上前用力踹这群人两脚,以泄心头之愤。 也就在这时。 满头华发的孟胜从人群中走出。 “楚国公。” 孟胜恭敬的呼喊一声,肃声道:“这群暴徒当中,很多人都是伪装成灾民。” “老朽怀疑,整件事有人在幕后故意煽动,就是为了...为了针对灾民,还有您,想借这事损害您的官声,搞垮你。” 孟胜本来想说只针对苏长歌。 但转念又觉得不妥。 百姓愚昧诚朴。 万一有心怀叵测者将此事全部归咎到苏长歌头上,可能会对他造成不利。 “多谢前辈提醒。” 听到这番分析,苏长歌点了点头。 孟胜说的他其实都知道。 正常来说,灾民中有一个两个懒汉对自己生出不满,那很正常。 可是上百号人,还是有预谋的趁夜纵火劫掠,这要说没人幕后cao纵,任谁也不会相信,总不能巧合到同一天放火吧? 然而,他们对付自己可以。 但灾民是无辜的。 无论是之前的地震,还是蓄谋已久的洪灾,以及现在的纵火劫掠。 江南官绅商贾、吴王,还有陶先生,这群人不仅视人命如蝼蚁,手段更是下作卑劣,毫无底线,竟派人对灾民下手! 想到这。 苏长歌眸子愈发冰冷。 铲除这群祸害,他一刻也等不了。 至于证据? 景阳湖堤坝、江南地震,今晚的火灾,加起来死伤数万条性命。 朝廷对这群人还是太客气了,有一就有二,这次因为没有足够证据而放过他们,他们下次只会变本加厉,更加没有底线。 百姓不该承受第三次受伤的风险。 自己也不想看到。 必须将他们先全部抓住,然后再定罪处置,免得百姓再受到荼毒。 不过在此之前。 自己还有一件事要做。 “将这些暴徒押到牢狱严加审问。” 随即,苏长歌对灾民发号施令,肃声喊道:“即刻起,若发现伤者、孩童、老人,立即送到府衙,并清点上报自家损失。” 刚才的火灾和乱战当中。 有不少百姓受伤。 这个时候,必须先安顿好他们,抓紧时间抢救伤者,然后再做其他。 而此刻,伴随苏长歌的声音响起。 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 刚才混乱中不少人都跟自己的家人走散,现在局面稳住,自然要去寻找。 “楚国公,您不亲自去审问吗?” 而听到安排,孟胜脸上有些疑惑。 按理来说,整件事中最应该愤怒的是苏长歌才对。 好不容易将灾民们带上正轨,结果被人一把火将全部努力都给烧掉,不管是谁,此刻都应该对那些暴徒和幕后之人恨之入骨。 可苏长歌的表现却太冷静了。 冷静的不同寻常。 显然,孟胜不知道的是。 有一种人,越是愤怒到极致,就越是寡言不语。 看上去像是无动于衷,但实际上动起手来却是最狠的,最不留余地的。 “没必要,审问不出什么东西。” 闻言,苏长歌淡淡开口。 对方既然敢做,就说明不怕朝廷追查。 而且即便他们行动存在纰漏和破绽,也不知要花多久时间才能找到。 可他一刻也不想等。 他不想像今天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 随即,苏长歌没有再理会孟胜,走进府衙内,提笔蘸墨。 一口气接连写下数封调兵谕令,命令江南六郡新上任的郡尉,立即将当地涉及哄抬粮价的商贾豪绅,及其家属全抓起来。 同时还写了封密函寄给陆尚书。 通知他让厂卫动手。 至于百官弹劾,陛下降罪,那都已经无所谓,他现在只想铲除那群祸害。 而很快,突然接到苏长歌的谕令。 各郡郡尉虽然觉得奇怪,但对方是江南宣抚使,兼江南布政使,掌管军政大权。 的确有权调动军队。 随即,他们一边将此事加急上奏,一边派兵镇压抓捕郡内的商贾豪绅,遇到阻拦者,按照信中所言直接格杀无论。 一时之间。 整个江南几十家豪绅被端掉。 全押送到庐江郡来。 那些与之勾结的官员也没有好到哪去。 陆从俭接到密函后,看到灾民被恶意纵火抢掠,也是滔天怒意。 虽然苏长歌没拿出证据,但他选择相信,于是发了封急报给陛下和太子后,他直接让厂卫对之前调查已久的官员下手。 而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惊动了无数人。 这一夜,整个江南乱成了一锅粥。 ....... 皇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