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天尊地卑,男尊女卑!你也配做文圣子孙! (第1/2页)
“夫...楚国公。” 看到眼前之人,慕子清下意识就想喊出来,但被她及时止住。 而苏长歌听到她这么称呼自己。 心中不由感到怪异。 但大庭广众下也不能戳破她,只能等回去再好好收拾这不孝徒。 随即,苏长歌注意力转向严院长。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老腐儒。” “圣贤本意,就是毁在你这等虚伪卑劣的腐儒身上。” 苏长歌开口,语气冷肃。 他站出来,不单单只是为慕子清出头,还有全天下的女子。 圣人者,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即便改变不了男尊女卑的事实,但女子亦是百姓一员。 苏长歌自忖做不到像圣人那样视苍生为刍狗,不分远近亲疏,皆一视同仁,但在态度上,无论男女、老幼都不该被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的是行为善恶。 而不是人本身。 此时,随着苏长歌声音响起。 严院长眼中闪过喜色。 他巴不得苏长歌站出来跟自己争辩。 在男女一事上,他不管是道义,还是道理,都占据绝对的制高点。 “圣贤本意?” “女子无德便是才,此话出自百年前的大儒之口。”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自古以来,聪明女子失节者多,乃为矜饰骛名,反倒不如目不识丁的村姬田妪,守拙安分之为愈,尚不致贻笑于大方也” 严院长义正言辞的说着。 但就在他说话间。 苏长歌脸上露出几分不屑之色。 “老腐儒,你口中所言大儒,与你不过是一丘之貉罢了。” “女子失节与聪慧何关?此乃德行之失,莫非女子读过书,明悟圣贤之道后,就一定会失节?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试言,自古以来贪赃枉法、鱼rou百姓之官,皆读过圣贤书,考过科举。” “那难道因此天下百官就不读书了?” 说到这,苏长歌冷笑道:“百年前那位腐儒,牵强附会、以偏概全之谈。” “如茅厕之粪,臭不可闻,可到了你这,却奉为芍药,自以为芬香,用来欺压世间女子,这莫不就是物以类聚,臭味相投?” 声音响起。 宴会场上瞬间陷入死寂。 众人没想到。 苏长歌不仅批驳严院长,而且干脆连百年前那位大儒也一起批驳。 但不知为何,听起来好爽。 尤其是在座的女子。 看着眼前那道傲然挺立的身影,眼神中不自觉带上敬意。 千百年以来,苏长歌是第一个在大庭广众下,站出来替她们辩解的儒生,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座大山从她们身上搬掉。 一时之间。 不少官宦之女芳心暗动。 而严院长这边。 听到苏长歌一口一个腐儒,将污秽之物视为芍药,整张脸瞬间气成猪肝色。 要不是陛下在旁边,他甚至恨不得上前与苏长歌以命相搏。 只是,苏长歌却不想就此放过他。 既然提到了女子。 索性借此机会,正圣人之意,替世间女子将另一座大山给搬掉。 “文圣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此言之意,不在于女子、小人,而在养之一字上。” “其中所指的女子,非是所有女人,而是家中姬妾,小人亦非品行卑劣之徒,而是家中仆役,妾视仆尤近,故女子在小人前。” “因其指仆妾,故称养。” “文圣此言,乃是齐家之论,君子御家中仆妾,因不近不远,执中而行。” 苏长歌声音朗朗。 他行此事,不是想要男女平等。 因为那根本不现实。 原因很简单。 养。 男人之所以地位比女人高,就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女人几乎全靠男人养。 即便是出卖身体,买家也是男性。 同时,田地需要耕种,而女人的体力明显偏弱,在这种情况下,男人地位自然而然要比女子高,这点谁来了都没有。 苏长歌对此也不反驳。 但将女子和卑贱无耻的小人挂钩。 轻贱女子。 这就未免太不讲道理。 苏长歌所行之事,皆是为了造福百姓,而女子占了天下百姓将近半数、 焉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作视若无睹。 然而,他的声音才刚落下。 孔兴儒坐不住了。 苏长歌竟然妄图篡改文圣之意。 若是让他一个人就坐成了。 那日后还真就没孔家什么事,圣人之意全由他的心意来定。 “胡言乱语!胡说八道!” “苏长歌,你这分明是妄拟天心为己心,故意歪曲圣人之言。” 随即,孔兴儒开口。 走到苏长歌面前怒声呵斥。 “易经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太始,坤作成物。” “由此可见,男贵女贱早有定论。” “先祖承袭古之圣贤。” “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来阐述易经,告诫后人。” “此乃圣言,岂容你随意歪曲!” 锵锵有力的声音响起。 一时之间。 在场众人心头猛地一震。 包括老皇帝在内,均是惊讶的看着苏长歌和孔兴儒两人。 没想到,一个当世之圣,一个大成至圣先师后代,两个人居然直接在宴会上明火执仗的对峙起来,半点面子都不留。 然而,相比之下。 孔兴儒似乎要更占道理一些。 男尊女卑,男贵女贱,这在易经当中说的再清楚不过。 其次,孔兴儒承袭衍圣公。 莫说是当今之世。 就算是亚圣、礼圣、董圣、朱圣,在文圣之言上,他们也得依从孔家意思。 毕竟对方是文圣后人,而且千古以来流传在世上的文圣经典,其注释皆是以孔家为主,昔日不管是亚圣、礼圣,还是董朱二圣。 他们在成圣前,都到鲁地文庙内请教过孔家弟子。 当然,若苏长歌真的成为圣人。 一字一句代表天意。 那说不定还可以跟孔家争夺文圣之言的解释权,但是现在还有些稚嫩。 此时,台下的人议论纷纷。 “叔父,你觉得苏圣能辩赢吗?” 孟静出声询问叔父孟德。 “很难。” 孟德无奈的摇了摇头。 作为亚圣世家,一直坚持以民为本,他自然希望苏长歌能辩赢。 只不过,对方乃是至圣先师的后人。 而且还搬出易经之言。 苏长歌虽然是当世之圣,但只是尊称,不是真的圣人,无法动用天地伟力。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其舌绽莲花,口若悬河,对方皆可假圣人之意,一言以蔽之,到那时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各执己见。 毕竟男女这问题说不太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