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来,互相伤害,他么的今天谁也别想好过! (第1/2页)
伴随丞相秦辅的声音响起。 苏长歌眼中闪过冷意。 西域这帮伪佛的心思他再清楚不过。 无非是贪图真佛宝物,故意挑起战事,想利用天下大义来逼迫自己。 但话又说回来。 权利和责任从来都是相对应的。 若自己是闲云野鹤,没有半点牵挂,那自然可以独善其身。https:// 但既然手握权利,受天下百姓爱戴信任,那便不能只享受权利带来的好处,而不承担半点责任,那样岂不成了田园圣人。 只不过。 这事他自己决定可以。 但秦辅这老货,凭什么以此逼迫他? 合着一遇到事自己顶。 还得抽空防着他在背后捅刀子不成?真当他是丞相,自己就不敢动他? 心念至此。 苏长歌起身将目光对准秦辅。 “秦相,想要本国公同佛门辩法可以,但还请秦相看在江山社稷,天下万民的份上,当着文武百官,自抽一百个耳光。” 苏长歌开口,语气认真。 这种事有一就有二。 今日秦辅以天下大义要挟他去辩法,明日就会换个说法再来要挟他。 像这样的人,满口仁义道德。 可全是对别人的要求。 对此,苏长歌自是不会惯着他,要我去辩法可以,自己扇自己嘴巴子。 此刻随着声音响起。 在场众人目光顿时汇聚在秦相身上。 “楚国公。” “汝此次乃是为了天下万民辩法,跟老夫是否自扇耳光有何关系?” 秦辅冷冷的看着眼前贼子。 他本以为,苏长歌会像刚才作诗那样,在大义面前被逼的站出来。 但谁能想到,此子毫无君子之德,反倒像個睚眦必报的小人,自己不过提了一嘴,他便公报私仇,借辩法一事让他自抽耳光。 还要抽一百个! 真要做了。 那他这丞相的威严何在? 日后在朝廷当中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到时有何颜面统御百官? 但就在他话说完,苏长歌再次开口。 “秦相,你可要想清楚。” “你此次可是为了天下万民而自抽耳光,只要牺牲一人,就可以换来西域停兵。” “作为大晋丞相。” “难道你连这点牺牲都不肯吗?” 苏长歌义正言辞的说着,抢了秦相和他手下御史之前道德绑架的话语。 坐席上,众人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声来,喜欢道德绑架,把别人架在火上烤是吧,来,互相伤害,他么的今天谁也别想好过! 一念至此,众人纷纷跟着起哄。 “还请丞相为天下万民计!” “如今西域大举来袭,秦相只需自抽一百耳光便能退敌,请丞相为江山计!” “孰重孰轻,秦相你还在犹豫什么?” 霎时间。 义正言辞的声音不绝于耳。 对之前跟孔兴儒一起为严院长说话的秦辅,众人本就心生厌恶。 现在对方还以大义逼迫苏圣。 将心比心。 即便这件事非做不可,但谁愿意被人逼迫?更何况像秦辅这样的人,他有何资格代表天下大义?他为这天下做了什么? 秦辅听到周围的声音。 扫视一眼讥笑自己的众人,而后目光看向苏长歌,整张脸阴沉如水。 此子的行径,完全不像是清流君子。 对方好歹爱惜名声。 可苏长歌却不然,有仇当场就报,心胸何其狭隘,这他么是圣人? 想到这,秦辅用救助的目光看向皇帝和太子,但两人俱是沉默不语,显然站在苏长歌那边,说来说去,又不是他们挨嘴巴子。 “楚国公。” “得饶人处且饶人。” “刚才若有冒犯,还请您高抬贵手,放老夫这一次。” 秦辅强忍心中怒气向苏长歌求饶。 “扇。” 苏长歌语气冷漠。 如今,圣人之名他已经有了,但圣人之威却要找个人开刀。 秦辅这次主动送上门来,无疑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毕竟当朝丞相得罪圣人都得挨顿打,日后那些jianian佞宵小,谁敢跑过来假借仁义之名逼迫自己? 其实做圣人,跟做皇帝,或者说一切上位者都是如此。 太仁慈就会放肆。 太严酷就会积怨。 所以圣人既要立德立信,也要懂得立威,这样方才不会受人欺辱。 而此时,随着苏长歌声音响起。 秦辅额头青筋暴露。 他为官数年,也曾在谷底待过,可登上相位后,还是第一次被人这般羞辱。 然而他还没有理由反抗,不抽就是不顾江山百姓,一个不顾百姓的人,凭什么做丞相?而抽了的话,他将颜面扫地。 但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这两条路。 想到这。 秦辅怨恨无比的瞪了眼苏长歌。 “既然楚国公执意如此。” “为天下百姓,牺牲老夫一人又如何,还望楚国公信守承诺,” 他一阵慷慨激昂的话说完。 啪的一声。 竟真的开始自抽耳光起来,一下、两下、三下,清脆的响声不绝于耳。 这一幕看呆在场众人。 他们没想到。 秦辅居然真放得下颜面。 堂堂丞相,当着皇帝太子、文武百官、天下俊才的面自抽耳光。 此事若传出去,秦辅将颜面扫地,沦为百官笑柄,但同样的,可能也会有人对其感到敬佩,觉得他是为江山才做出如此牺牲。 但不管怎么讲。 作为丞相他已经丢了威信。 之前跟着他的官员。 见他势弱必然会早做打算,选择保持中立或投效苏子由,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至于世人敬佩。 对秦辅而言形同鸡肋,他又不是靠名声吃饭,敬佩不能给他带来半点收益。 而与此同时,苏长歌看着自抽耳光的秦辅,虽然解气,但也起了杀心,决定将来若有机会,还是将这老小子给弄死或者罢官。 毕竟一个身居高位,还能当众自扇耳光的人。 留着就是最大的祸害。 随后,当苏长歌刚坐下去,慕子清便凑上前小声询问。 “楚国公,你刚才为什么不让他以罢官免职,或者自断一臂作为条件?这样不是更加一劳永逸,再无后顾之忧吗?” 声音响起。 苏长歌习惯性低头向逆徒解释。 “过犹不及。” 虽然对方招惹了自己,但要是想以此让对方罢官,或者提出其他苛刻要求。 道理就不再自己这边。 就好像是刑罚,罚的太重或太轻,都容易引来他人非议。 因此凡事都要有个度,一百个耳光既损了秦辅颜面,也没坏了规矩,毕竟受伤的只有秦辅,明眼人一看就是私人恩怨。 但要是罢官免职。 老皇帝和太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