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臣欲践行大义,朕不许!反苏同盟,苏长歌服软! (第1/2页)
伴随老皇帝的声音落下。 大殿内顿时死寂。 那名御史更是直接呆愣在原地。 他不理解,自己只不过是日常抬杠而已,怎么就突然要砍头了呢? 直到侍卫上前擎住他的两条胳膊,他才回过神来,如果再不挣扎,自己大概可能也许真的要死了,几十年寒窗苦读化为乌有。 “陛下!饶命啊!” “臣此番乃是拳拳忠心之言,为大晋江山社稷着想!” 御史高声呼喊着。 下一刻。 关系亲近的同僚纷纷站出来求情。 “陛下,还望您看在杨御史对大晋忠心耿耿,饶他一命吧。” “杨御史照规矩谏言,不可杀呀。” “忠言逆耳,或许楚国公和苏尚书将来没有忤逆造反的心思,但身为谏臣,自当替陛下考虑,出言警醒,防范于未然。” “臣等恳请陛下从轻发落!” 一道接一道声音响起。 老皇帝却是懒得理会这群官油子。 “拖下去!” “敢有为其求情者,视为同谋,一并斩首示众,绝不姑息!” 冷肃的声音落下。 刚才还求情的众人顿时傻掉。 不只是他们。 就连站在皇帝身边的太子,此刻也有些震惊,父皇这是...疯魔了吧? 一般来说,皇帝即便有心偏袒臣子,也顶多是明里暗里照拂一二,可现在这情况,完全是亲自下场替苏长歌两兄弟树威。 但很快,太子便明白过来。 如今朝局纷乱不休。 甚至已经有人敢勾结外族,出卖大晋,而这伙人很有可能就是老旧派。 在这种情况下,只剩下两条路可选,一是拉拢秦相这派,安抚为主,以此换取稳定,二就是快刀斩乱麻,让少壮派快速掌权。 这两条路都各有优缺点。 前者求稳。 只要秦相等老旧派不搞事,大晋便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战争当中。 可也并不保险,老旧派中可能依旧会有人借机生事。 后者就是皇权亲自下场,打破规矩,直接扶持少壮派上位,不服者全部用武力镇压,但弊端就是,一旦前线崩盘,老旧派必然拼死反扑,大晋岌岌可危。 而显然,父皇宁愿赌一把。 也不相信秦相等人。 不过假如换做是自己来选,恐怕也会做出跟父皇一样的决定来。 毕竟就老旧派的种种表现来看,实在太令人失望,四座边镇,几十万百姓,甚至有可能情报有误也是他们弄出来的。 站在父皇的角度上。 太子十有八九也会这样选。 正想着。 侍卫已经将犯事的御史拖下去。 殿内文武百官静若寒蝉,低眉顺耳,不敢直视已经杀疯了的皇帝。 “还有谁对此事有异议?” 老皇帝此时开口。 声音响起。 秦相一伙人面色阴沉。 他么的! 皇帝此刻摆明了不讲道理,用武力掀桌子,哪里还有人敢站出来反驳?! “既然众爱卿对此事已无异议。” “那朕这便下旨,册封吏部尚书苏子由为中书省右丞,协助朕统御百官!” 见再无人阻挠,老皇帝立即敲定此事,并示意身边太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显然在这件事上他一刻也不愿多等。 “奉天承运....” 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百官齐齐看向苏子由。 有羡慕,有嫉妒,有兴奋,甚至还有恨意,但总体还是嫉妒者居多。 毕竟在他们看来,苏子由虽然有能力,但能刷新大晋的记录,三十几岁就拜相,位极人臣,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个圣人弟弟。https:// 一念至此。 怎么能让人不心生妒意。 而很快。 当圣旨宣读完后。 苏子由在礼数上自然不会有所怠慢,恭敬的朝老皇帝作揖行礼。 “臣苏子由,拜谢陛下拔擢!” “定不辱圣上所托!” 当接过圣旨的那一刻,苏子由激动的握紧圣旨,两手忍不住颤抖。 虽然早在上次,陛下就提过要升他为相,但当圣旨真正下来的那一刻,他心中纵然再努力克制自己,却还是忍不住兴奋。 要知道,这可是丞相啊! 文官的顶点! 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抵达的巅峰! 而就在不远处,苏长歌看着激动不已的兄长,眼中自然是同款喜悦。 兄长的为人,虽然谈不上高风亮节,该收的孝敬是一样没少收,但也的确是位能臣,否则也不可能三十多岁就坐到吏部尚书。 如今兄长当上丞相。 对自己而言。 自然算是一件好事。 毕竟自己虽然顶着圣人的名头。 可因为某些缘故,手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大概算是有话语权的吉祥物。 兄长的上位正好弥补了这一点,日后推行新政,有皇权、读书人和官员三方支持,可能会遭遇阻挠,但一样可以横推过去。 当然,这一切一切的基础。 皆在于打赢这场仗。 只要能获胜,就跟自己前世记忆中那位推行摊丁入亩的肝帝一样。 不管是书香门第,还是高门大族,亦或者当朝权贵,即便嘴上骂咧咧个不停,但在绝对的武力下,身体还是无比诚实。 心念间。 老皇帝册封为苏子由为相。 安排好钱粮统筹之事。 就开始进入这次紧急朝会的下一环节,调遣将士支援前线。 “信国公!” “臣在!” 老信国公站出来。 “此次蛮夷可汗托雷,亲自率领百万大军攻打大晋。” “边关告急,军情刻不容缓,朕知你通晓军略,又掌兵数十年,曾数次率军迎战蛮夷,这两国交战之事,非老将军你不可。” 老皇帝开口。 “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誓死不让蛮夷踏入山海关半步!” 老信国公中气十足的喊道。 旁边的卫国公有些酸。 什么叫非他不可,自己也数次率军抗衡蛮夷好不好? 当然,他也知道陛下对自己另有安排,毕竟西域那边也率军来攻,但这话听的就很不得劲,显得老夫比这狗东西差。 “好!朕授你为征虏大将军” “立即带三千营将士和五十万将士,火速赶往山海关,统筹军务!” 老皇帝下达完口谕。 转而将目光望向台下的卫国公。 “西域诸国与我大晋有上百年未曾交锋,此番与蛮夷联手,来势汹汹。” “如此危急时刻,朕知卫国公乃军中宿帅,数次拒敌军于疆土之外,功绩甚高,此次抵挡外敌,还要辛苦老将军。” 老皇帝的语气轻缓。 他在决定两位国公谁迎战西域和蛮夷的问题上,犹豫了许久。 最终还是决定。 让卫国公去打兵力较少的西域。 这当然不是卫国公弱,而是这位老将军更擅长坚壁清野,打防守战。 但老皇帝从来没把西域视为真正的敌人,蛮夷才是他预想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