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我为圣人,当背负苍生!如同天上降魔主!伏魔经文! (第1/2页)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看着眼前魔威滔天的波旬。 苏长歌有些忌惮。 从对方这句话的意思中,可以看出对方与昔日涅槃的佛祖存在渊源。 而且佛教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也是此人在暗地里捣鬼,数千年如一日的腐蚀僧人,篡改经义,从内部将佛教瓦解。 不得不说,手段的确很高明。 千里之堤毁于蚁xue。 当一个事物强大到外物无法撼动时,腐化内部往往事半功倍。 就如同历史上大部分强盛的王朝覆灭一样,往往是皇帝昏庸,官员腐败,将领克扣军饷,从而渐渐导致自身的基本盘崩塌。 同理,儒道也是如此。 若一个假仁假义的读书人声名鹊起。 上行下效,人人皆不干实事,只会空谈仁义,以道德来约束绑架他人。 这样的儒生跟伪佛又有什么差别? 但这便是历史的基本规律。 只不过,在苏长歌对浩然正气设下限制后,此类事不说完全杜绝。 可也要好了太多太多。 一念至此。 苏长歌看向面前的波旬。 “你的徒子徒孙纵然混入僧宝,穿上袈裟,曲解佛法。” “可只要人的心中萌发一丝善念,佛便常驻于世,你虽能玷污佛教,但荼毒不了世人,佛不在庙宇,在于人心当中。” 苏长歌缓缓开口。 他其实很想询问忘忧处境如何。 但这个时候只要问了。 对方不管答什么,心境都会受到影响,让对方看出自己的软肋。 与其如此,坚守本心,直言面对强敌,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而且苏长歌也不相信,二品修士的忘忧会如此不堪一击。 心念间。 波旬听到苏长歌的这番话,似是早有预料,脸上的嘲弄之色更甚。 “昔日佛祖也是如你这般说。” “待到佛教被窃居。” “他将率领他的弟子走出寺庙,一世修成无上正法正果,普渡众生。” 说到这,波旬扯了扯嘴角,继续道:“你们神州的圣贤有句道理,本座很喜欢,叫做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己心。” 闻言,苏长歌微微蹙眉。 但并未阻止对方。 他也想听听,一个腐蚀佛法,愚弄百姓的魔头对这句话有何理解。 此时,只见波旬缓缓开口。 “我波旬亦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己心。” “在顺应百姓民心这件事上,即便是佛祖、圣贤也不如我半分。” “你们强调规章制度,让生民修身养性,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可我让百姓随心所欲,顺应百姓的谷欠望行事。” 话音落下。 苏长歌没有急着去驳斥,而是细心去理解波旬这话的含义。 人的谷欠望就如同高山滚石一般。 一旦开始。 就再也停不下来。 佛祖和圣人的想法并不是直接斩断谷欠望,而是将其引向正轨。 波旬则不然。 他是唆使百姓顺应欲望。 举个例子,就跟世人喜欢赌博一样。 圣人的做法是告诉这样不对,你要是想赚钱,应该直接走正道。 而波旬则是顺从心意,你赌是你的自由,其他人管不着,喜欢赌那便赌,没钱就去借,再不行就去偷去抢,一切随心。 两者之间天差地别。 苏长歌正想着。 只见波旬抬手指向西方。 “现世佛。” “你当真以为庙宇中的佛像是我建立,让他们顶礼膜拜的吗?” “你错了!大错特错!” “众生愚昧无知。” “他们畏惧死亡,畏惧一切神秘未知的事物,心灵如无水之萍,无所依靠。” “正是这样,他们需要一个偶像,一个他们自以为能够保护他们安全,替他们解答一切神秘的偶像,即便没有庙宇内的佛像,也会有猪像、狗像、驴像等等。” “畏惧死亡,便有轮回转世一说。” “畏惧上苍,便有因果业力一说。” “畏惧未来,便有供奉佛祖,可入西方极乐世界一说。” “我只不过是满足他们偶像崇拜的谷欠望罢了,若是没有我的佛,他们如何能轻易的实现内心安宁。如何心甘情愿忍受不公?” “如何能坦然接受死亡,如何能自信的迎接未来?!” “我,才是佛!” 波旬的语气陡然庄严起来。 也就在此刻。 他身上的魔威瞬间消散,气息变得严肃端庄,宛如一尊得道佛陀。 而在波旬身后,隐隐浮现一尊顶天立地,浑身散发祥瑞光芒的金佛虚影,金佛结跏趺坐,左手横放双膝上施禅定印,右手下垂于膝前,掌心向内结触地印。 伟岸虚影出现的一刹那。 不管是攻城的蛮夷,还是守城的将士,全都停下了手中动作。 看着眼前的佛像。 心中竟忍不住生出顶礼膜拜的冲动。 “南无阿弥陀佛。” 佛像俯瞰世人,口中唤了声佛号。 霎时间,所有人在同一时刻朝佛像跪拜了下来,面露虔诚之色,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安宁,充斥在他们心中。 而此刻的波旬。 则像是一位行走世间的慈悲佛陀。 眉目含笑的看着苏长歌。 “你看。” “这就是你口中的佛在世人心中。” “他们需要的佛,不是你那堆渡人的经文,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来世寄托。” “我以佛像满足他们的谷欠望,填充他们的内心,即便你涅槃成佛,将我彻底灭除,但也没本事灭掉他们心中的偶像崇拜。” 波旬开口。 想要继续打击苏长歌的内心。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 苏长歌的神情没有掀起半点波澜,眼神格外平静的看着他。 “你说完了吗?” 听到声音,波旬面色有些不佳。 没有出声回应。 而苏长歌也没一直等他,缓缓开口道:“现在该本圣说了。” “佛祖,圣人,并非是与人性为敌。” “人生而有七情六欲。” “此谓之天性。” “但没有约束的天性与放纵何异?” “与禽兽何异?” “故而,人若要率性而为,必须在道义和律法的规矩当中。”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己心。” “此语虽是顺应百姓之心,但并非一味顺从其谷欠望,而是体察民生之艰苦。” “你言世人愚昧无知,内心需要寄托,盲目崇拜偶像,这话本无错,可你却顺势而下,蛊惑世人走上歧途,在我眼中这便是错!” 苏长歌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 七情六欲。 若只是谈形而上的概念,对错其实很难分清,不管怎么谈都是一心之见。 因为概念这种东西本就没有对错。 但他是圣人。 他代表了这天下民心。 他有责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