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任务进度  (第2/2页)
妇女的信任。    如今,一场旱情,给予陆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根据陆言的观察,崖州虽然靠海环海,但是粒族居住的地方,却不靠海,靠山水溪流灌既土地。    农田围绕着一条河面大概七八米的小河开垦出来的。    河小,水也少。    在这里,没有完成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也没有引渠灌既。    陆言想给这个村寨,建一架水车,以此获得村民们更深层次的信任。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陆言就开始行动了。    他砍了一根细长的长棍,在上面做好了标记,代表着尺寸。    接着,就拿着长棍,往河边走去。    经过一场大雨之后,本来露出河床来的河,也有了水流。    村寨因为这一场大雨,恢复了活力,村民们又在农田里忙碌起来了。    他们需要把农田里大量蓄积的水给舀出去,免得影响庄稼的生长。    陆言看了他们一眼,然后也开始忙活起来。    用这根长棍,开始丈量河流的深度。    走了好几个地方,河流深深浅浅,流量并不一致。    有时候湍急,有时候平缓,没有一点点大河的风范——不过就这点体量的河水,也太为难它了。    在这里,并不合适建立大型的水车。    但想引河灌既,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巧了,在进行模拟之前,陆言还真就把玩过相应的、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水车。    那就是手摇龙骨水车,在李学那儿看到的玩意儿。    因为是手摇的,所以对水流量没有要求,只需要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就可以把河水抬高至少4-5米,把河水引出来灌既,不知道能省下多少功夫。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陆言花了一天时间,就把沿着河流的田全部走完。    实地考察完毕之后,又花了一天时间,然后找到了一个适合建造手摇龙骨水车的地方。    接着,就是去找村长说起这件事情了。    一听陆言居然要修建水车,村长又是大吃一惊。    不过在吃惊之后,村长心中又有种“合该如此”的感觉。    村长总觉得,这个从中原来的姑娘,是有大才能的。    教得了书,观得了天象,如今还要修建水车,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    “我以前,也听过过路的人,说起中原的事情。听说那里的水利修得很好,有昼夜不息日夜轮转的水车,可以自发灌既。我心中,自然也是十分羡慕的。只不过要修建这种水车,我们一来没有地,二来没有工匠,这……这只怕不行啊。”村长说道。    崖州多丘陵,平地少,地势并不宽阔。    除此之外,修建水车这样浩大的工程,并不是他们一个小小的村寨能负担得起的。    这些,陆言当然也考虑到了。    他既然提出来了,自然不会给村长拒绝的权利。    陆言拿出连夜撸好的设计图,递到村长面前。    “村长你看看,这是我设计好的图纸。这个水车体量小巧,通过人力去摇水,灌既量不容小觑。只要建造一架,那它附近的田地,都不需要再挑水灌既了!”    “……”村长。    村长看不懂图纸。    他看了老久,看得一双眼睛都快瞎了,还是看不出什么来。    说实话,村长不是很相信陆言。    可是冥冥之中,他却还是愿意再试一把。    毕竟这个女夫子,不是个等闲之辈。    女夫子识字,观天象的时候,预测下雨的天数,也十分准确。    虽然村长没声张出去,但是他却没忘记陆言来找过自己。    村长决定给陆言一次机会。    “那好吧。”村长说,“我让人上山给你砍几棵树来。再给你弄点木匠用的工具,你要是还有什么缺的,可以告诉我。”    “暂时就这么多。”陆言说道。    手摇龙骨水车陆言捣鼓过模型,但真要复原出来,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陆言有得忙了。    除了手摇龙骨水车之外,田地旁还得挖渠,这样才能引水。    如果没有渠道,那么就是把水摇上来了,也是没用,只是白白浪费罢了。    这挖渠引流的事情,自然是落到了村民头上了。    村长去动员他们,几乎把嘴巴都要说干了,还是没人愿意动起来。    因为挖渠,会浪费一小部分的田地。    各家为了争那一点点地,都快把田垄给挖断了,哪儿还能腾出点地方来,挖什么渠道呢?    何况,那黄小姑虽然是个女夫子,但说的话听上去就像异想天开,没人信她真能造出一架能用的水车来。    与其去做这些白费功夫的事情,不如多休息休息,多伺候田地里的庄稼呢。    就不瞎折腾了。    村长最终找到了李秀荣一家。    村长说:“秀荣啊,整个村寨就数你和黄小姑关系最好,如今大家伙都不理解她,不相信她,只能让你来做这个表率了。”    李秀荣……    说实话也不太乐意。    但是村长说得也没错,如今她不帮黄小姑,就真没人愿意听黄小姑的了。    “我和我男人试试。反正现在也有时间,小根小苗也能帮的上忙,就挖几条小渠道而已,不费什么功夫。”    村长欣慰点点头。    李秀荣一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挖渠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工作却很细碎,同时规划道路才是最麻烦的。    不过这一点,已经有陆言帮忙安排了,李秀荣他们一家人,只负责干活就行。    大概过了五天,李秀荣一家就挖出了一条挺长的小渠道,从河边一直向腹地蜿蜒。    但这还没到李秀荣家的地,只不过是一条小小的主渠而已,接下上去还得再挖。    其他村民见了,想了想,觉得李秀荣一家都挖了这么多了,他们只需要再挖一部分,就能把水引到自己田里——前提是有水的话。    于是一些心思活络的人,也加入了挖渠的队伍。    在以李秀荣挖出来的那条主要的小渠道附近,陆陆续续都有人家挖了引水的渠道,形成一张简单的灌既网。    大概过了半个月。    渠道挖好了。    同时,陆言的水车,也终于捣鼓出来了。    余下的,就是搭建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