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七章 上官仪 (第1/2页)
,贞观逍遥王 “今日之事谢过陈侯了。”出了人堆,百姓也渐渐散去,王惜云红着脸朝陈宇一福道。 “诶,无妨,王小娘不多时便要嫁入我陈家,往后便是一家人了。”陈宇不在意的摆摆手道。 李丽质微笑着站在陈宇身边笑道, “原来这便是王公的孙女,生的好生俊俏,夫君可是没少说起王小娘。” 王惜云心里一慌,这便是陈家的大妇长乐公主李丽质了吧,高阳公主她是见过的,这会儿正气嘟嘟的站在一旁,冷眼看着她呢,眼前这个清丽绝俗的女子,比自己还小了些,但是举手投足间都贵气十足,王惜云忙不迭的福下身子道, “奴家见过长公主殿下。” 李丽质素来温婉,笑吟吟的虚扶一下道, “王小娘何必多礼,往后便是一家人了,本宫与十七妹虽为公主,然嫁与夫君后,自当相夫教子才是,王小娘无需如此紧张,只盼小娘来日为夫君多添子嗣,绵延陈家香火才是。” 王惜云一喜,没想到大唐的长公主倒好说话的很,忙点点头,恭敬的说道, “奴家谨记公主教诲,这就告辞了。”说罢王惜云朝着李漱又是一福,李漱气鼓鼓的不吭声,王惜云逃也似的带着家丁先走一步。 “十七妹可着实小心眼了些,往后都是一家人了,怎的还这般孩子气。”李丽质笑着替李漱拢了拢发丝。 “哼,长姐不知,这小娘当日在洛阳可凶悍的紧呢,差点儿就要与夫君动起手来。”李漱可没忘了洛阳城外的事情。 陈宇忙笑呵呵的上前插科打诨了几句,李漱小孩子心性,很快就缠着陈宇要买面人,转眼也就把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长孙冲也没把这事儿放心上,正轻声细语的陪着陈妍在说笑呢,倒是苏忆晚,笑眯眯的,王惜云嫁到陈家怕是地位还不如她,虽然二人同为妾室,但是论长相,论才华,甚至是与陈宇的感情,她王惜云哪一点都比不上她。 陈宇正陪着几个俏丽的老婆逛街,眼见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陈宇便笑着说, “逛的也有些累了,不妨找个酒楼吃些饭食,饭后再逛吧?” 长孙冲点点头道, “甚好,便如子寰所言,咱们这就去冲远公的酒楼用饭吧?” 孔颖达家的酒楼那是几个纨绔去惯了的地方,陈宇也很熟悉,当即表示同意,几人来到酒楼前,刚要进门,便看见一个举子打扮的青年书生被人赶了出来, “走走走,这酒楼岂是你卖文鬻字之地。” 这书生一脸黯然,喃喃道, “这孔家的酒楼,怎的如此势利,唉,便连孔圣人之后尚且如此,这长安城,某又该去哪里?” 陈宇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学子,约摸二十五六的年纪,穿着打扮其实还不错,身上的衣服料子也是高档货,但是神色间却有些窘迫。 “这位兄台,可是遇上了难事?”陈宇走上前笑呵呵的一拱手。 书生看着穿着显贵 的陈宇,以及身后的一干人,忙一躬身道, “郎君见笑了,某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因不幸被贼人偷去了盘缠,这才无奈,想来孔家的酒楼靠卖字,换些钱粮,惭愧惭愧。” 陈宇点点头,一般来说,举子都是被推荐上来的,家里不会太贫困,寒门学子里,刘仁轨算是个典型了,其余的陈宇根本没机会见到。 “不知这位兄台高姓大名啊?”陈宇随口问道。 “呵呵,不才复姓上官,单名一个仪子,表字游韶。这位郎君又如何称呼?”书生也恭敬的拱拱手道。 陈宇一惊,卧槽?上官仪?这货不是高宗李治年间的宰相吗?更是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的爷爷! 上官仪正是贞观年间的进士,自幼随父亲上官弘迁居江都。大业十四年,上官弘在江都之变中遇害。上官仪因藏匿得以幸免,为求避祸,自行披剃为僧。他研习佛典,精通《三论》,而且涉猎经史,善做文章。 贞观年间,上官仪得到扬州大都督杨恭仁的器重,并入京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被授为弘文馆直学士,累迁至秘书郎。当时,唐太宗常命上官仪起草诏谕,还让他参与宫中宴集,侍宴赋诗。 陈宇当即也是笑呵呵的一拱手, “某姓陈,陈宇,陈子寰。” 上官仪一听,忙喜上眉梢的朝着陈宇一躬身道, “原来是名满天下的陈侯,恕某有眼无珠了。” 陈宇摆摆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