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背水须沉舟 (第1/2页)
“不过,先天意蕴的领悟是个不确定因素,可能几个月时间,也可能一辈子都悟不通。” 林雅随后补充道。 叶子衿脸上表情有些崩裂,焦虑的心情有冲淡许多,感觉手好痒,好像朝着眼前小屁孩的脑壳敲下去。 似乎注意到了叶子衿的不对劲,林雅讪讪笑了两声,急忙将第二种方法讲了出来。 “第一种不确定性太大,我还是来说第二种吧。” 林雅道:“第二种方法就是现在先不管内气本质如何,等修行到周天蕴窍、铸就无漏之身时,再一举将内气蜕变。” 叶子衿眼前一亮,这简直就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照顾到了现在,又兼顾到了未来,连声追问道:“那在周天蕴窍时,该如何让内气蜕变?” 老道士竖起耳朵,心中期待着。 林雅沉吟片刻:“周天蕴窍法修至大圆满,会酝酿出一重变化,宛若烘炉般,将周身内气化作氤氲弥漫。 根据我的推测,这种变化可以提高内气纯粹。 若是你能把握这个机会,可以使得全身内气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不说达到我这种程度,最起码也有五六分水准。” 老道士心中惊异,这种描述怎么这么像先天元胎录中记载的真气烘炉。 不可能吧,这可是熬练先天一炁的手段啊! 但考虑到养元经和先天元胎录一脉相承,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老道士心中酸水直往外冒。 对于林雅的话,他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他从未和林雅提起过真气洪炉之事。 林雅也根本不可能从其他渠道,获知先天元胎录这一道宗根本法门的情况。 那就只能是她自己从养元经中参悟出来的。 这是何等天资才情啊。 就算这个人是自己孙女,老道是心中也是羡慕嫉妒。 若是自己当年有这份天资才情的十分之一,现在也不会迟迟不能筑基。 叶子衿回想那股令人惊叹的内气,不禁心生意动。 能有她的五六分水准,也是非同凡响了吧。 就在这时,林雅幼嫩的脸蛋带着严肃,警告道:“不过我先跟你说好了。 就以你那内气质量,蕴窍这一阶段的修行,你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修至大圆满。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要落后别人很多。” 叶子衿语气坚定道:“我不怕!” 修行能掌握自身命运。 正如在她看来无解的难题,只不过是院长的一句话就解决了。 然后,她感激道:“院长,雅儿,多谢你们了。” 报答的话她没说,就凭她现在的能力,想要报答都无从谈起。 老道士含笑点头。 林雅接着道:“你这段时间别忙着修行,多抽出一些时间钻研先天行气图,将自身内气打磨一番!” 第二天,林雅打着哈欠,神色疲倦的走出房间。 叶子衿正在洗漱,将手上的水渍擦干净,随口说道:“雅儿,昨晚没睡好吗?” 林雅伸个懒腰,一脸晦气道:“做了个噩梦,吓死我了。” 昨晚不知为何,突然梦到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 只是她梦中没那么好运,遇到了老道士将她救起。 而是冻死雪地里,化作婴鬼。 在梦里的她没有灵光,天资却同样非凡,只靠夜间吞吐月华、阴煞,就总结出一部粗浅功法。 后来更是被天庭招纳,成为一方山水神祇。 只是刚成为神祇就死了,关键是怎么死的她都不知道,眼前一黑就醒了。 这次做的梦分外古怪。 林雅折下院中一截柳枝,将断口处揉开,蘸了些牙粉清洁口腔,心中分外疑惑。 这次的梦境未免太清晰了些。 其中的细节,她现在还记得不少。 特别是梦中的她所创出的太阴洗魂经。 她醒来后粗略推敲了一番,发现似乎有点道理啊,好像行得通哎。 真是奇怪了,为何一个梦境中居然能出现修行功法? 林雅当真百思不得其解。 老道士依旧在洗练灵珠,吃完饭就去了静室。 林雅估计这段时间他都抽不出声来,教她画符的事情只能往后延期。 她和叶子衿两人又去了藏经阁。 还是二楼,还是原位,翻开符箓初解沉浸入神。 叶子衿无语凝噎,她还想向林雅请教先天行气图的问题呢。 看来,还是下午提前开口吧。 她脸皮薄,干不出为了自己的问题,就是打扰别人的事情。 抽不出一些纸张,将先天行气图的内容书写在上面,一边写着,一边慢慢思索。 通过昨日和林雅内气的对比,她往日里觉得掌握差不多的先天形气图,其实还差的远呢。 玉玲珑出了道院,带着一众侍卫准备回到玉林王城。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去找父王解除和风鹏的婚约,理由都有现成的。 风鹏心悦她人,自己虽然伤心欲绝,但还是为了成全风鹏而选择放手。 毕竟,真爱不是占有,自己要学会大度、宽容。 玉玲珑心中琢磨,准备将前世风鹏为了那些姬妾所说的话全盘接受。 一念放下,顿觉天地宽啊! 光阴似流水,一往无前。 玉玲珑兴冲冲回到玉林王城,想要让玉林国主解除她和风鹏的婚约。 玉林国只是个小国,王宫也不甚华丽。 玉林国主是一个中年大叔模样,岁月的沉淀和长期养成的威势让他显得很有魅力。 此刻他面色严肃,正对一脸不可置信的玉玲珑说道:“玲珑,你和鹏儿的事情我也听说了,只是少年艾慕而已,等他成家了,就该学会会收心了,解除婚约的事不必再提。” 玉玲珑只感觉眼前有些发黑,事情发展完全与她想象的不一样。 她没想到父王居然会是这个态度,难以置信的开口质问道:“父王,风鹏明知与我有婚约在身,却又向他人倾诉爱慕之心,这置女儿于何地?” 玉林国主捻着颌下三寸胡须,面色不置可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