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魔道三始祖  (第2/2页)
    他语气有些落寞,终归还是他能耐太低了些啊。    林雅喜上眉梢,心中也是松了口气,终于将老头子说服了,这下可以大胆修行了。    虽说她原本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修行的。    林雅前往那处偏殿,行仪法,沟通鬼神。    老道士捏着手中书卷,再次翻看几遍后,暗自想道:“看起来确实通透无比,比自己领悟的还要深刻,我能不能重修一遍,或许能找到成就筑基的机缘呢?”    他有些拿捏不定,毕竟这丫头只是修行了不到一年,而自己修行了大半辈子,对养元经的理解却没有她深刻,让他有些拉不下面子。    几番纠结后,他打算尝试一番。    道途在前,如何能因为一点颜面而止步?    “此书就命名为养元秘录,作为阳水道院压箱底的底蕴。”    老道士心中决定下来。    新春佳节,老道士没带林雅去赴国主举办的国宴,两人和往常一样,平平淡淡的度过了。    城外,江湖中人还未找到苍天霸拳传承,未曾离去。    一大伙人热热闹闹的举办了一场大会。    潦倒江湖客趁机吃了顿饱饭,目光艳羡的看着台上搅动风云的诸位大侠少侠们。    渴望得到苍天霸拳的传承,同样在江湖上呼风唤雨。    第二天,做完早课。    老道士拿出一张印着繁杂神箓的纸张。    “这是城隍的神箓,等下我将它印在你手上,你便可以向城隍借取神力绘制一些符箓。”    老道士说着,真气沿着神箓纹络勾勒出一片玄妙印文,烙印在林雅白嫩掌心。    “用时以内气勾勒出来,然后印在符纸上,如此便能生效!”    他细细讲述,最后说道:“你先这样用着,等以后学会了这道神箓再自己勾勒。”    说完,搭起一个桌案,铺上黄布,上方摆上蜡烛,令牌,水果,酒水,香火。    然后一样样和林雅介绍这些东西的用途,以及在这个仪式中的作用,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手把手教导,又打乱,让林雅自己摆整齐。    林雅板着小脸,一丝不苟的学着。    老道士在一旁说着:“祭祀礼仪是人沟通天地仙神鬼的途径,就跟人见面时行礼一样,面对不同的人,要行不同的礼节。    同样,这些仪轨就是对天地仙神鬼的礼节。    俗话说的好,礼多人不怪。    布置仪轨是心要诚,祭祀的对象看你顺眼了才会借取力量给你。    要是你仪轨布置的乱七八糟的,祭祀就跟挑衅差不多,祭祀的对象说不定因此厌恶于你。”    林雅逐渐将仪轨掌握纯熟,看向老道士。    老道士早已见怪不怪,对于这丫头的进步速度再也不感到惊叹。    然后拿起一张符纸摆在桌案上,和林雅讲起绘制符箓的要点。    这符纸多是特制,由精选兽皮浸泡药水,然后一点点鞣制而成。    “符箓由五要点构成,首先是符头,这里书写的是师承源流。”    老道士一只手笔走龙蛇,向林雅传授符箓要点:“比如说祖师是玄天帝君,开头就要写玄天应法诛邪伏魔帝君敕令,若是祖师是紫薇星君,那就写万象通法星辰紫薇星君敕令。”    林雅好奇问道:“那我以后写什么呢?”    老道士瞥了她一眼,悠然道:“你修的是道宗正统,但又没有拜师,当然是写开天造化至圣大罗元极道君敕令了。”    “打着造化元君祖师吗旗号不会出问题吗?”    林雅略显担忧问道。    老道士不在意说:“能出什么问题?凡是以养元经入道,又没有厉害祖师的修士,拜的都是元君她老人家。”    林雅瞠目结舌,这和前世的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一个道理吧?    老道士又道:“第二是主事鬼神,根据你符箓的用途,书写不同的鬼神,借取不同神力。    比如说驱邪符、诛妖符、剑气符等符箓,要写玄天应法诛邪伏魔帝君。    这位大神的神力天生对妖邪鬼怪有震慑力,绘制成符箓威力大上数分。    若是风符、雷符、火符等符箓,就要拜万象通法星辰紫薇星君。    这位星君有万法大宗师之名,无论什么符箓都可以拜这位大神。    招魂、超度等方面的符箓要拜十方无量万灵就哭苦帝君,这位大神身居幽冥重位,幽冥方面的符箓拜他准没错!    这主事鬼神就要拜对神,拜错了神,绘制符箓时就是事半功倍。”    林雅认真听着,心中琢磨着,怪不得老头子拜的是这三尊大神,这三位将老头子常用的符箓能力都囊括其中。    “第三是符腹,这里书写符箓功效,多用太极道篆书写,如火符就写火,水符就写水,诛邪符就写诛邪。”    林雅问道:“可我还没学过诛邪二字啊!”    “以后我再教你!”    “第四是符脚,写的是自身跟脚,如散修就写修士,那家宗门就写宗门弟子,比如我通常就写道宗外门,你的话可以写阳水道院学子。”    “哦!”    “最后是符胆,这是一把锁,锁住符箓,不让别人使用,所以通常书写各自的秘箓!”    老道士放下符笔道:“每一道符箓都会在鬼神那里留下记录,若是有人拿你的符箓干坏事,同样会有罪孽算在你头上,所以绘制的符箓最好只是自己用,不要流传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