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0章 阴山 (第2/2页)
入夜前,他在乌梁素海附近安营下寨,与元军隔着不到五十里远。 而元军就扎营在东面阴山与黄河之间的最狭窄处。 营才扎好,李瑕还在与杨奔议事,有信马飞一般地奔到了大帐前。 “陛下,得到了延安军的消息。” 帐中的君臣二人对视一眼,俱有些喜意。 天时地利人和,这次是真的齐了…… ~~ 长安。 张文静正与高明月对坐在烛火前,把李瑕寄来的信翻来覆去地看,末了,犹不可置信道:“这是真的呢?” “若是顺利,该是可能的吧?你比我更了解北边的地势才是。” “占下了河套,元军从漠北出发南下,中途就不会再有地方补给,西域的元军就不能回来。相当于切断了元军的两条腿。若是再能攻下燕京……” 张文静沉思了一会,再开口却道:“我父亲是会归附的!燕京一拿下,忽必烈无法再威胁保州,父亲没有了后顾之忧,必会归附。那山西、山东、河南、河北诸路世侯马上便会摇摆不定。” 她的眼眸亮晶晶的,已从惊讶变成了期待、惊喜。 “只这一招棋,就免了攻打中原四路。” 高明月含笑点了点头,道:“这也是陛下执意亲征的原由,用他的话来说‘这一战是杠杆,能用最小的兵力撬动天下大势’,还说以往他就没想过能在三十岁之前统一天下,但若有这一条捷径,也许是有希望的。” 张文静眼睛里有笑意,却是故意扁了嘴,莞尔道:“他可没和我说过。” “无非是担心事若不成,让你失望,当时怎么看都是很难成的。” “如今看起来快要成了?” “还是只能说有些把握了。因为要让你给家里写信了方与你说了,若不成你也莫失望才好。” “好,我信陛下早晚要一统河山,早几年晚几年罢了。” 张文静铺开纸墨,想要下笔,一时却又不知如何与那多年未见的父亲寒暄。 “jiejie说我该如何写?” “你看着写吧,过两日再给我不急。韩老那边说近来军情司在河南方向的消息不太顺畅,过两日再递也行。” 高明月站起身,蓦地却是低声又道了一句。 “他五月离京,今已是九月深秋,又分别了小半年。比起这皇图霸业,我更盼着他能平安归来……” ~~ 夜更深,天南地北的风光迥异,但却是笼罩在同样一片夜空之下。 在阴山下、黄河畔的元军大营,随着杀喊声响起,已是一片大乱。 “遇袭了!遇袭了!” “……” “赵王,赵王,走啊!” 混乱之中,还未反应过来的爱不花已被月乃合亲自推上了马背。 “我还没有败!”爱不花大喊道。 “走。”月乃合道:“都是草原上的勇士,散了还能找回部落,再战下去反而伤亡更多……我们护赵王往北走!” “塔察儿呢?” “大王先逃了。” 爱不花转头四看,夜色中看不到塔察儿的大旗,但听动静也知道塔察儿没有向东去守九原城,而是向北逃了。 这让他觉得塔察儿该死。 论血脉,塔察儿才是黄金家族,却远远不如他对大元尽心。 “不要只顾着保护我,月乃合。”爱不花冷静了下来,道:“尽可能地收拢我们的勇士,还是要想办法打败唐军。九原城不能丢,向北是逃,向东才是撤兵。” 凭心而论,他确实文武双全,算是十分出色的人物。 奈何这是乱世,有太多比他更有天赋,有过更多战阵经验的人物了…… “虏将哪里走?!” 突然一声大吼响起,爱不花转头看去,只见东面火光冲天,一队唐军骑兵呼啸而来,一边纵火烧帐篷,一边砍杀部民,如龙入海。 “虏将在那里!” “拿命来吧!” 听声音,那为首的唐军将领极为年轻,待冲到近前,在火光中显出样貌,果然极为年轻。 双方只有一箭之地,爱不花张弓搭箭,向对方射了一箭。 才松弦,马上就不见了人影,仿佛被他一箭落射。 但下一刻,那年轻的唐军将领却又忽然坐回了马上,原来竟是侧身挂在马背上射箭。 “哒。” 弩机扣动,一箭射来,爱不花身前一名侍从应声而倒。 “赵王,走啊!” 众人大惊,连忙拥簇着爱不花逃。 此时逃命要紧,再不管什么九原城了。 前几日没有性命之虞,爱不花觉得杨奔不配与他交锋,今夜只是遇到一个不知名的、初出茅庐的小将,一个照面却是已将他吓得大惊失措。 他不是胆小,而是还担负着汪古部的族人,还有母亲的养育之恩未报,还要娶月烈公主为妻……总之绝不能死在战场上。 “追!” 身后那名小将却不肯放过他,穷追不舍。 又奔了数里,西面又是一阵杀喊声传来。 “杀啊!” “虏将休走,你王爷爷在此……” “走啊!” 爱不花连忙转向东北,沿着阴山山脉狂奔。 他觉得今夜要命丧于阴山了。 然而,忽听得鸣金之声划破了夜空。 前方则响起了战鼓。 “冬!” 那是一声极为洪亮的鼓声,让人的胸腔都与之共振。 “冬!” 才回过魂来的爱不花抬起头看去,发现不知何时已经破晓,天光已微微亮。 而就在远处的阴山上,立着什么东西。 九斿白纛。 巨大的九斿白纛,比以往见过的任何一柄都要大。 似乎这才代表着最正宗的大蒙古国大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