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一点点 (第1/2页)
秦羽走到李星元侧面看去,只见李星元对照着书,一个个蝇头小楷从他手中的毛笔的笔尖流出。 秦羽一时间看得入神就那么站着那里,直到李清义走过来道:“元元,有客人来了。” 正在尝试着一边写字,一边练习内息的李星元回过神来,看着屋里多出的人起身施礼,不过他现在穿得太过臃肿,弯腰的时候显得很是滑稽。 不过这也没办法,李星元的奶奶林氏认为他冷,给他找来这么多衣服穿上,他也无法拒绝。 相互认识了之后,秦羽问李星元道:“不知李小友所书写的是何字体?我竟从来没有见过。” 秦羽身后的少年丁文听到自己先生称呼李星元这么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小友,心中十分不满。 丁文看着臃肿的李星元,心中想着自己平时念书那么认真也不见先生夸赞几句,何必对这么一个小孩子这么客气呢? 李星元谦虚道:“我也就是随便写写,登不得大雅之堂。” 秦羽诧异地看了李星元一眼,听李星元的意思这是他自创的?他才多大年纪啊!不过李星元似不愿多说,他也不好再在书法上面纠缠,于是岔开话题问道:“我刚才听外面的人说,那桔槔是在小友的指点下修建的,不知小友从那得知的这个方法,尤其是将桔槔和滑轮结合起来的方法我可没在静安县其他地方见到过。” 李星元道:“关于桔槔和滑轮的使用在很多典籍之中都有记载,至于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是我觉得当时那样比较方便而已。” 秦羽没有想到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感叹道:“小友真是天资聪慧,不知现在研读那本典籍?” 李星元道:“最近在看《南华经》。” 秦羽微微皱眉道:“你这么小年纪何必去看这些玄之又玄道东西?不如看看《墨子》学学修身,治世之道。” 秦羽话音一落李清义和宋文英同时轻咳了一声,李清义专治道家典籍,自家典籍被人这么说自然不高兴。至于宋文英心里想的是修身,治世哪家的典籍比得上他们儒家呢? 李星元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思想飞得再高远也会被现实拉回地面,如果生存都无法保证,那么一切的智慧,文明,思想都无法延伸了。” 秦羽微微颔首觉得李星元孺子可教也。 谁知李星元接下来却是话锋一转道:“不过人就是因为思想不同而分出彼此,如果思想都变得混沌不清了,那么又如何肯定我是我呢?而且有时候现实是由思想决定的,正是因为如此各家圣贤传下的典籍里面大多都有关于现实与思想的讨论。” 李星元这一番话可挠到三位秀才的痒处了,纷纷以自家典籍为基础引经据典展开讨论。李星元虽然典籍和注解积累比不上三个秀才,但是他的记忆之中有着许多关于诸子百家学说的讲解,此时不时提出一些引得三名秀才大受启发,谈性大增。 尤其是李星元随性说到的一些马列主义更是引得墨家的秦羽激动不已,这让站在他身后的丁文很不是滋味。明明是比自己小的孩子,居然可以和自己的先生平等交谈,自己还插不上话。 而且在丁文看来三位秀才和李星元谈论道东西没有半点用处,现在科举看重的是诗文,文人们聚在一起应该讨论如何作诗,如何揣摩主考官文风,这才是正途。 不过这些心思丁文可不敢在秦羽表露出来,只是心中对于李星元这个只会夸夸其谈到小孩子很不爽了,想着找机会用诗文教训他一番。这也算是做好事,让他知道什么才是正途,这样想来丁文觉得自己真是善良。 时间慢慢过去,三个秀才高谈阔论,说到激动处几乎变成了争吵,不过李星元总能在恰当的时候点出新的思路,让三个秀才脑中闪过新的想法,将讨论重新拉回正路。 如此茶水都续到没味,李星元看见母亲在外面张望了几次,便在一次讨论间隙道:“爹爹,我饿了。” 三名秀才这才惊觉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快到了中午时分了。 李清义兴致高涨地道:“今天相谈受益匪浅,两位便在寒舍用饭,下午我们继续。” 本来只是带路和想跟着看热闹的宋文英这才想起学堂的学生,连忙告罪离去。 秦羽也是推辞要离去,不过在这之前他提出单独和李星元说几句话。 等到其他人都出去了,秦羽眼神灼灼地看着李星元低声道:“小友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实属我平生罕见。我代表墨家邀请小友加入我墨家学派,我会力荐小友进入我墨家的尚贤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