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剑踏河山_第十章 王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王姬 (第1/1页)

    乘着飞舟越过那云水涧的重重玉璋,三人一路向着西南行去。

    一路上,纵是官道也仍是未见几人。眼下,众人的下一站,便是那古灵精怪的可人儿的故园,广安城。

    广安城地处整个大陆北方,但与周边四城相近,若要去那京州,行大道,便是比小路要快上不少。而且,据韩识君所言,广安城算得上是十二城中消息最为繁多的地方,只因其城主广安侯受王命所致,建立了一座信天楼,作为专为王室所管辖的情报机构。

    再回首来,正当三人下得那飞舟之时,那女子便受得那欧阳叶家主的亲自迎接。

    山门前,女子手牵赤血,一身戎装的她虽未得门口几名小辈子弟的正眼相待,但看到那通体雪白,身伴浮火的马驹,以及家主亲自相迎,踏空而来,不免得有些疑惑。

    戎装女子本就少见,更何况受此待遇?

    “不知王姬前来,草民接驾来迟,还望恕罪。”欧阳叶身后数名老者,一同朝着女子行礼,说罢,那身旁一名年轻弟子,将一手掌大的玉牌双手呈上,归还给女子。

    女子接过玉牌放入怀中,“欧阳家主,本宫受王命所托,来此寻一人,不知先前是否有旁人来贵族拜访。”

    欧阳叶犹豫片刻,既是王命,天下臣民岂有不遵之理?虽说江湖之远,却也居于天下。

    纵是修为颇高,但只要是正道人士,就不敢多过问询,“先前是有几个小辈来访,都是些草民的侄儿,王姬有何示意?”

    女子名作姬琼,正是当今王上第二女,想着店家先前向其描述的,她便问到,“其中是否有一位绾髻束发,背负两尺粗麻,双瞳若水的男子?”

    听得如此描述,便是说云苏无异了,只是这剑神传人,入得这江湖世间多少日月?会得王室相知?

    “是有一人,不过一刻前,便乘我云水涧的飞舟,朝那西方去了,王姬如若急于寻他,草民便遣飞舟送您一程。”

    “不用了,我这赤血不喜高处,朝西而去,可是去那广安城中?”姬琼问到,随即跃于赤血马背之上。

    “王姬所料不错。”见得那姬琼对着赤血驹驾喝一声,速速远去,不免得有些疑惑,随即转身踏空而起,缓缓朝着山腰处的一处洞中行去,只见那洞口上两个大字格外醒目,剑池。

    虽说那赤血不喜高处,但对于普通的马匹而言,灵智不高,也就分辨不出什么高低了,更何况飞舟倒是算得上庞大,别有一番壮观。

    三人御马驱驰已然有了两个时辰了,忽而偶遇一路商队,前后总共十辆马车。除车夫及一干闲杂人等,外围处,周遭数十人,皆身负刀剑于身,在双方时相遇时,始终警惕着云苏几人。

    十辆马车,皆押着大小宝箱于内,但令云苏在意的是,除中间那一辆马车之外,其余车轮下碾过之处皆是留下了轮印。

    天色渐渐黯淡了下来,好巧不巧,一片村舍泛着微微灯火,出现在几人的面前。

    “此时来访,多有叨扰,我等路过此地,能否留宿一晚?”三人来到一院落门前,俞天尹敲打着院门。

    “俞公子,你老是这么文绉绉的,让别人怎么回答你呀。还是我来吧。”韩识君用他那惹人怜惜的是嗓音叫喊到,“有人吗,小女子路过这里,天快黑了,能不能借宿一晚上?”

    不一会儿,那屋内有一老妇人,小心翼翼的推开那稍有破旧的门,手提这一破烛台,有些踉跄的走来。

    “你好大娘,天色晚了,不知能否让小女子和两位哥哥在此暂住一晚。”

    那老夫人打开院落外的大门,看到几人眉清目秀,气宇非凡,且给人一种善意随和的感觉,也使得老夫人放下了那戒备之心。

    “两位公子,姑娘,老身也是一个人居住。家里还是有可供几位休息的地方,快快请进。”那老夫人也是十分的好客,领着三人朝着屋内走去。

    “老人家,这院子也算不小了,平日里就您一个人打理吗?”云苏问到。

    “这位公子算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我老伴儿去世的早,家里就我和我那独子相依为命,前些月他也参军去了,只留下我这老妇人。”待到几人就坐,老妇人又问到,“几位想必还没吃饭吧,让我去给几位弄碗面吃。”

    “不用了大娘,我们就只是借宿,用不着这么。。。。。”

    “也好,那就有劳大娘了。”云苏起身对着老妇人笑着说到。

    待到老妇人稍应几声不必客气,转身朝着灶房去后,那韩识君没好气的道:“你就这么饿吗,还要去麻烦别人大娘。”

    “呵呵呵,韩姑娘不知,云苏兄并非是饿了。我想,这大娘独处久了,难得有客人来访,予人做做吃食,显出一番手艺,自己也是开心吧,借此机会,我们还可以接济接济这位大娘。云苏兄便是这般想法。”

    “知我者莫过于天尹兄弟,不过,我也许久未尝尝村舍人家的面食了。自下山以来,吃得都没有曾经山里的味道。”云苏微微一笑。

    “哼!这么说,你还是个大馋鬼。”

    许久不曾有过客人的大娘,今夜倒是显得格外的热情,几人秉烛夜谈,谈及到广安城时老妇人便向三人说到,“老身已经五十多岁了,也无力远行了,但我那正值青春的儿子却刚满十八岁,便是在广安城中做一小卒。他去时走得匆忙,我现在也没什么求得了,只想几位如果能够遇得到我那小子,帮我传传话让他每年回来看看我就行。”

    韩识君站起身,搀扶着有些激动的老大娘缓缓坐下,“大娘,您放心,如果有幸遇见了,我们一定会转告的。”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袋碎银,“这个您收下,也算是我们感谢您今晚的收留了。”

    老大娘连忙摆摆手,“我老了,要着这银子也没什么用处,几位还是拿走吧。”

    几番推搡,大娘最终还是收下了。得知其独子的名字,几人渐渐也就入睡了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