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三章 要搞就搞最顶级的 (第1/2页)
,我走上巅峰系统才激活 何华将清单给了林峰,清单上面是经过挑选之后的一共十个名字。 运输直升机已经有了它自己的名字,但这架重型武装直升机呢,还一直没有属于它的名字呢! 于是,一个月前雷火科技工业集团也就这架重型武装直升机发起了征名活动,公告在华夏航空工业报上登出之后,大量的信件寄了过来。 名字一但被采纳,不但有一千块钱的现金奖励,而且将获得莫大的荣耀,这可是世界最顶级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大量的信件宛如雪片一样的邮寄过来,经过认真挑选,这十个名字最终送到了林峰的案头。 拿起这张清单,林峰认真地看了起来,目光很快锁定在其中一个名字上面。 “何总,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我们的运输直升机代号天龙,那我们的这架重型武装直升机代号威龙。” “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你们的意思呢?” 何华马上道,“我们也非常看好这个名字,觉得我们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叫做威龙,确实非常合适。” 林峰拍板道,“那从今天开始,我们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正式叫做威龙,在华夏航空工业报上刊出公告,告知国内航空工业界的所有人士。” “好的,我马上去办理。”何华回答。 他的效率是很高的,第二天的华夏航空工业报上就刊登了这一则公告,从这一刻起,大家都知道这一架重型武装直升机叫做威龙。 国内航空工业界的很多人是也在热议这件事情,不少人为这一架武装直升机有了正式的名字而感到高兴。 因为这一家重型武装直升机是世界武装直升机之中的天花板,大家都知道它性能非常出色,现在连001架原型机都还没有被制造出来,但已经赢得了很多的粉丝。 如凤凰厂,406车间。 这里曾经是林峰工作过的地方,雷火科技工业集团每每有什么动静,总是能引起406车间的员工们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工艺技术员们。 办公室在大桌子上放着今天的华夏航空报,好几位年轻的工艺技术员正在眉飞色舞地讨论着这一架重型武装直升机被命名的事情。 “从今天开始,这架直升机就叫做威龙!” “真心为这架武装直升机感到高兴,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运输直升机叫做天龙,武装直升机叫做威龙,我觉得这两个名字都非常不错。”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彻底地成为了这一架武装直升机的粉丝。”.Κanδhu5.iá “……” 像这样的谈论不仅只发生在406车间,整个凤凰厂,在其他部门或者是其他车间不少人在谈论这件事。 当然,这几天之内,林峰也陆续接到好几个祝贺电话。 大家都向林峰表示祝贺,这一架重型武装直升机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谢康全更是不但打电话过来祝贺一番,而且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他非常喜欢这个名字。 另外,他也进一步的询问了这架武装直升机的第一架原型机的生产制造情况。 林峰非常有把握的告诉他,001架原型机应该在二、三月份就能进入总装。 这可让谢康泉高兴坏了,毫不掩饰的表示了他的高兴之情,并明确的告诉林峰,他马上会向上面汇报这一喜人的进展情况。 他打这个电话过来,除了向林峰表示祝贺之外,也告诉林峰需要的关于那两款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相关技术资料用不了一、两天就能传真过来。 果然,这些资料第二天下午就传真过来了,一共十几页,不但有这两款涡扇发动机的基本参数,也有主要性能介绍,甚至包括它们各自的设计特色,采用的哪些先进的设计技术等等。 这可比林峰在相关资料上查阅到的东西要详细的多。 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拿着在这十几页技术资料,林峰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心中基本有底。 脑海中非常清晰,雷火科技工业集团未来的第一台中、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将会是什么样子,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型。 既然要搞涡扇发动机,那就肯定搞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整体性能必须全面超越f119发动机。 这如果让谢康全等人知道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下一台涡轮风扇发动机会全面超越f119,他们肯定会幸福的发晕。 国内对世界一流水平的,应该说是对世界准一流水平的中、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都不敢奢望。 只要国内哪一家企业能搞出世界准一流水平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大家就会高兴无比,扬眉吐气。 至于超越f119,那是想都不敢想,大家都知道,这应该是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天花板。 它基本代表了当今世界中、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最高水平,更是美国f22隐身战斗机的动力。 林风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并没有和谢康全等人说自己要搞就搞世界最顶级的,而只是说整体性能接近f119涡轮风扇发动机。 说是这么说,但具体cao作起来肯定就不是这样。 自己是有系统的人,如果搞出来的发动机比f119还要差,林峰觉得自己丢不起这个人。 看完这十几页的技术资料之后,林峰拿起一张白纸,然后拿着钢笔在上面写着自己心目中发动机的基本参数。 首先,推力方面肯定要大于f119,起码在150kn以上,推重比超过十,能到十二以上更好。 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等等,都必须超过f119涡扇发动机。 并且必须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也就是说,未来的多款军用飞机都能使用它作为动力。 如现在正在研制的歼十发动机能用得上它,未来的歼20也一样可以采用它作为动力,甚至如果雷火科技工业集团将来设计研发新型的军用飞机也能用这一款发动机作为动力。 不同之处在于,有的飞机用一台这样的发动机作为动力,有的飞机可以用那两台,还有的可以用四台或者六台。 林峰拿着这张白纸,将自己心目中需要的这一款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主要参数全部写了下来。 然后开始联系系统。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依旧只是付出了一次次数,系统完全妥协下来,帮助林峰设计研发了这一款世界顶级的中、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 一下子,在林峰的脑海中一下子就多了这台发动机的整套设计图纸和详细工艺资料。 一会儿之后,林峰就消化并理解了这些设计图纸和工艺技术资料,这就是系统的强大之处。 仿佛这些东西不是被强行输灌进来的,而像是林峰自己设计研发的一样。 让凌风甚至有一点激动的是。并不是这一台。发动机设计的有多么出色,而是这些技术资料中有好几种新材料。 这几种新材料的冶炼工艺非常详细,基本达到了在国内只要找一家有一定实力的冶炼厂都能将这些材料冶炼出来。 在航空工业界有这样一个说法。 一代材料,一代航空发动机。 新型材料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能出现新的,性能更出色的航空发动机。 这几种新材料中就有很多航空工业企业梦寐以求的ai-ti合金。 这种新型金属材料只有漂亮国掌握,但他们掌握的这种新金属材料和系统提供的这种铝钛合金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在系统提供的这种铝钛合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