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圣仙_139.起源之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9.起源之火 (第2/2页)

三情知事迹败露,仍然心存幻想,希图能逃过律令惩罚。

    “大人,我杖杀的都是违抗命令的家奴,何来草菅人命之说。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判官有意偏袒,问成侯道:“你帮古三杀人,最近是在何时?”

    “半年前。”

    “彼时律令允准自行裁处家奴,即便杖杀,确实也算不上草菅人命。”

    “他们与我有私仇,诬告草菅人命。至于欺压百姓和强抢民女,更是无稽之谈。”古三感受到了判官暗中的支持,态度逐渐变得从容。

    “你强抢小石村民女陈兰,意欲将她许配给五色锦鸡,以消减乔半仙算定的血光之灾。”

    “我且问你,民女陈兰现在何处?”古三的笑容变得肆意。

    欺压百姓的罪名,也被开仓放粮的事迹攻破。

    判官甚有底气地拍下惊堂木,宣判公审结果:“地主古三家世清白,案子皆系大胆狂徒诬告而起。来人,把小石村这几个百姓拿住,重责五十大板。”

    令牌落地,衙役们一拥而上,控制住了群情激动的村民。

    镇民们听完了全程,觉得宣判结果并无不妥。乘兴而来,最终败兴而归。

    他们打心眼里希望地主古三倒台,可现下的大势,他的那些罪状,都因身份尊贵而受律令保护。

    卫义眼中含着恨和泪。

    他是个怀有理想主义的热血青年,信心遭遇打击,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小石村。

    “夜鹞大人,这难道就是公理吗?”卫义的眼神不再明亮,而是充满了迷茫。

    他本以为能让古三获得应有的惩罚,残酷现实像一记重锤,击碎了他的三观。

    生而为人,纵使志比天高,也难逃俗世迷惘。

    若不是已经成亲,卫义更想避世而处,不再困于俗务。

    “这是大夏现行的律令,不足以称为公理。”

    “古三还是地主,依然逍遥快活。哪天风头过了,他还是能像捏死蚂蚁一般,消灭我们这些敢于反抗他的人。”

    “律令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夜鹞的声音依然冰冷,没有丁点温度,“你是难得的热血青年,应保有这份赤子心,继续带领百姓为自己请命。”

    “律令不通,我们的抗争只是徒劳。”

    “我会禀报牧先生,请他解决此事。”

    牧云在士族中名声极差,在民间却是为民请命的圣人。

    听到他的名字,就像注入一剂强心针。

    卫义长叹一声:“这是件应徐图的大计,是我们cao之过急了。”

    “大夏国需要你这样的猛士,不必后悔。尽管朝前方行进,终有一天会遇见光明。”说罢,夜鹞的身影消失不见。

    公审结束的当晚,古三暴毙于家中。

    乔半仙预言的血光之灾,以及未能成行的冲喜,为整件事增添了许多诡异氛围。

    仵作们验过尸身,结果是被雷霆劈中,死于意外天灾。

    古三的儿子古宁办完葬礼,继承了家业。经乔半仙提醒,减免石镇百姓的地租和赋税。

    燃起的斗争之火,在怀柔之下逐渐平息。

    经历过与命运作对,终究在记忆中埋下了种子。他日得遇良机,仍可熊熊复燃。

    ……

    龙华公主屏退左右,单独接见夜鹞。

    “这里没有旁人,你还要戴着这张面具吗?”

    夜鹞摘下面具,笑道:“果然瞒不过你。”说话者,赫然正是牧云。

    他遵从“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准则,经过汉王之乱后,名头在大夏国太过响亮。为声明所累,许多事不能做。

    不得已创造出了性格迥异的夜鹞,以行不便之事。

    九天玄雷阵铲除恶霸地主古三,折损十年寿元,依然无愧于心。

    龙华公主听完牧云讲述的来龙去脉,说道:“底层百姓的苦楚来自于尊卑有序,只要阶级制度尚存,他们的生活和幸福就如泡影。看起来美好,但终究太过脆弱。”

    牧云暗自佩服龙华公主的慧心。

    “你认为应当如何做?”

    “自古顺天行易,逆天行难。”龙华公主道,“正如你所经历之事,只要百姓们没到非反抗不可的地步,上位者略施恩惠,他们就会选择退却。这就是天命。别说咱们,就是得道的仙人也没办法干涉。”

    “入世太深,反倒困住了我。”

    “既然你是为求生而行善,何不斩妖诛魔,护佑百姓?既不为俗尘难脱的噩梦困扰,也可成全修行功德。”

    龙华公主一语点醒梦中人。

    人世是含混不清的糊涂账,嫉恶如仇的牧云,显然难于应对俗世变迁。多做几次行侠之举,恐怕就会迎来油尽灯枯的下场。

    斩妖诛魔显然会更费力,但终究行的是质朴正道,不致行差踏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