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房陵定 (第2/2页)
不归降的话,或许会从而引起荆州军的讨伐。” “据闻现在曹丞相正引大众亲征汉中,刘备军极有可能于东三郡制造事端。” 蒯祺大概将事情来龙去脉讲述了一番。 此言一落。 郡内从事不由先行拱手相问着:“启禀郡守,不知您准备作何应对?” 此话一出。 诸人的目光便尽数聚集于蒯祺身间。 都在静静期待着他这位房陵主事人的决议。 究竟是战是降! “以本官之见,欲立即召集城间青壮,以配合郡兵一齐防范要害之地,抵御刘备军进军房陵。” “却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一言而落。 府内顿时间分为了两派。 随之争锋不断! “郡守此言,下官附议!” “我部现为汉庭守护一方,房陵之地亦是大汉王朝的领地,而刘备不过一割据一方的霸主尔!” “我等岂能降于此贼?” “此言差异!” “郡守此言,恕下官极难苟同。” “曹cao,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尔!” “据闻,在其西征汉中以前,曹cao曾逼天子于深宫,将母仪天下的皇后伏氏给予以逼死,并逼迫天子封立自己为公。” “从而破了我大汉一直秉传着的祖训。” “此人素有王莽篡国之心,绝非救济大汉的忠臣,绝非能与左将军相提并论尔!” “我部若是坚守抵御刘备军,那将会是助纣为虐也!” 一番争执,亦是各有道理。 郡内从事为首的则坚决附议在蒯祺一面,坚决效力那名义上的汉庭,实际上的曹cao势力。 而以都尉为首的一众武官,却都毫不犹豫的支持归顺刘皇叔。 两派争执不下。 蒯祺最后也没给出一个答复,便宣布散会。 会议过后。 后院间。 蒯祺也召见了自己蒯氏的旁系子弟蒯鹏。 “你觉得,我方是降于刘玄德好,还是应当归附曹丞相乎?” 一记话落。 蒯鹏面色白暂,尚且不过二旬出头的年纪,可双目之间却是炯炯有神,宛若透露着一股自信之色。 思吟片刻,他不由洒然一笑,轻轻说道:“表兄,其实您心里已有答案,又何必非得问于弟呢?” “哈哈……” “为兄确有数分之见,不过阿鹏你自幼聪慧,想来此事能够比为兄看得更透彻呢?” “呵呵!” 闻言,蒯鹏轻笑一番,回应着:“愚弟知兄长之意。” “兄长内心渴望的是效力于汉庭,虽然现曹丞相似是霸占朝纲,但也不愿屈服于割据一方的刘玄德之下。” “但兄长之妻乃是现刘玄德帐下的军师将军诸葛孔明的姊姊。” “故而,兄长内心才会如此艰难的难以做出抉择尔!” 蒯鹏一席言语,直至蒯祺的心思。 心事被点破,他也不由面露大笑,遂夸赞着:“阿鹏不愧是我蒯氏杰出的青年才俊也!” “那不知阿鹏对于归附何方,可有何看法?” “嗯,若客观而言,愚弟希望兄长继续执兵坚守房陵,然后立即差人前往上庸、西城说服二地长官相助。” “再向驻军襄樊的曹仁将军告知荆州军将攻袭东三郡的情况。” “令其率部而来,主持大局。” “如此,若荆州军只是一偏师征讨,或并非是曹军之敌手。” 话落于此,蒯鹏言语顿了顿,随即才更深层次的分析道:“毕竟,即便表兄选择举郡归顺,或许看在诸葛孔明面上,刘玄德也不会太过为难兄长。” “可兄长却别忘记了,早年刘景升病故以后,叔父可是坚决与蔡氏等荆襄大族一齐逼刘琮投降曹丞相。” “就凭此点,那刘玄德就将不会重用我蒯氏中人。” “若兄长还想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建树,那理应要继续效力于汉庭。” 二人都是蒯氏门下。 故而,话语之间,蒯鹏也并未有何掩饰,都是直接了当的吐露着心声。 一番番的言语落罢。 对于究竟作何选择,蒯祺心下也渐渐有了决断。 而就在房陵人心思异时。 就在房陵之外的山间道路上。 赵统麾下各部将士正分批次的往房陵首府集结着,秘密而行。 这日夜晚将近。 大军依旧是匍匐在山间过夜。 夜色之中。 两位已经从都伯晋升为屯将的小军官亦是相互探讨着。 “老李啊,你家娃儿出生了吧,是男是女呀,似乎还未听你说起过呢。” 老周先行出言相问着。 闻言,被唤做老李的屯将听于此,面上也不自觉间浮现出数分笑意,轻声回应着:“是一对龙凤胎呢。” “好啊,好小子,你倒是有福气!” “这段在江陵休整的时日里,可真是忙活坏了!” “哈哈。我看你小子是乐在其中吧?” “谁说不是呢。” “不过现在正值战乱,随时都有战事爆发,上阵打仗也没办法不是。” 此二人亦是相互攀谈着。 “没错,上次桂阳一战,在赵将军的居中指挥下,我军不过万余人就将数万吴狗主力压制在桂阳郡内不得动弹!” “战后,我们也凭借功劳一跃升为屯将。” “跟随赵将军打仗倒是好啊!” “此次若能成功拿下房陵,或许又是大功一件吧?” 听闻着老李的屯将发自内心的说着。 从旁的老周亦是感同身受。 “的确,能跟随着赵将军,确为幸事!” “他虽然年纪轻,可却是有勇有谋,胆略过人。” “真乃我等武人的模范也!” “那可不,毕竟是赵子龙将军长子,有乃父之风。” 突袭房陵的这日日夜夜间。 各部将士自然也是夜晚会聚在一起讨论良久。 对于此一战。 大多数士卒心里都没有底,不知是否能够成功将房陵郡成功夺取。 毕竟,麾下各部几乎都是荆州籍士卒。 诸兵士对于东三郡险要的地势自然十分了解。 故而,心里有余悸! 只不过。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心怀必胜的信念。 只因主将是赵统。 是每一战来,必然会带着他们走向最后胜利的将军。 来自于士卒们的敬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