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第1/2页)
司马懿的一席肺腑之言也是瞬间给曹丕提了个醒。 “仲达所言甚是!” “若你此刻不提出,我险些误了大事呀。” 一瞬间的功夫,曹丕顿时面色严肃起来。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自家父亲出征在外,特意命他监国,代理国事。 若是在这段时间内。 东南方面孙氏率部来袭。 而导致重镇合肥失守的话。 曹丕心底清楚,后果肯定是极其严重的! 或许会让父亲曹cao觉得,自己并未有为君之道。 从而疏远他,令择他人为世子培养之! 一联想于此。 曹丕心中就感到了nongnong的威胁。 别看他现在代管国事,威风一时无俩。 可他的地位看似稳固,实则依旧是危机重重。 曹丕心下很清楚。 自家父亲对自己的弟弟曹植极其喜爱。 故而也一直世子之位上徘徊不定。 “这次监国绝对不能出现差池。” “不然定会引起父亲反感!” 一念于此的功夫,曹丕深思了许多,想到了种种后果。 怀揣着这些胡思乱想的想法,曹丕不似方才那般轻松,严肃的相问道:“仲达,若孙氏当真起兵来犯,我军该如何处之?” 一语而落。 司马懿也似乎是早有所料,闻听后也并未思索,拱手直言道:“启禀公子,懿建议当下应立即差人前往合肥令张、乐,李三位将军。” “让他们从即刻起,时时刻刻差遣斥候聚集于江边,以随时探听江东方面的虚实,保持着戒严状态,谨防城池。” “然后,在发布指令,命扬州刺史温恢、兖州刺史裴潜各自于州郡内募兵,以便随时应对合肥方面不利的战事。” “如此,则合肥无虞矣!” 一记记话音落罢。 司马懿徐徐道出了防范江东方面的计划。 “善!” 闻言,曹丕稍作思索,便决议了下来。 随即扭头偏向一侧的董昭,沉声道:“公仁,仲达所言,接下来全权由你负责与三位将军以及裴刺史,温刺史联系。” “谨遵公子之令。” 董昭拱手朗声接令着。 而随着司马懿的一项项谋划下来。 曹丕重新将目光指向了东三郡。 上庸方面。 就在驻军震慑当地宵小的时日里。 孟达与房陵太守蒯祺已经相继抵足。 蒯祺抵达过后,便着手对上庸当地的民政开始有条不紊的管理起来。 而原本眼见城池易主,尚且有些慌乱的士民瞧见蒯祺的到来主政,也在短时间内便彻底安定下来! 眼见着蒯祺的治政能力。 赵统只有两个字——佩服! 着实的敬佩。 他感觉自己除了统御将士以外,对于治理民生方面太过差劲了。 即便是马谡,亦是如此。 虽然他才智过人,平素里也跟随在诸葛亮身旁。 但马谡也只是研读了军略方面的兵书。 对于政事方面,着实是并不太涉猎。 所谓“术业有专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不过,有蒯祺的主政。 赵统倒也不用担忧郡内生乱了。 将民政放一边。 他与马谡商议着其余的事情。 “这么多日来,樊城方面、许都方面,对于我军攻略了东三郡都没有丝毫的行动,似乎压根就不想搭理一般。” “幼常觉得,此事可有蹊跷否?” 一席话落。 马谡稍作沉吟,便直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东三郡接连汉中,沿汉水西进可直抵郡内。” “曹营之中不乏智谋之士,显然也能够看到东三郡的战略意义,可他们却未有丝毫的动向。” “那就只能说明一种情况。” “他们正在谋划阴谋。” “哦?幼常也这样认为?” “那么照此看来,极有可能会与当地豪族所相关了。” “嗯,毕竟我们方才以雷霆手段血洗诸豪族间的武装势力,令当地豪族势力大损,这些人显然极其痛恨我军。” “那么,当曹营暗中差人面见他们,绝大概率会秘密一起筹划里应外合,助曹军拿下三郡。” “而直到现在曹军都还未有所动作,那极有可能双方还在接触之中。” 随着马谡的一番分析之下。 赵统心下渐渐也明朗了起来。 “既然两方还未达成共识。” “那接下来我们便上演一出好戏,促使诸豪族们起事。” 此言方落。 马谡抬首,便瞧见赵统的神情上遍布杀机。 显然,他对当地豪族已经起了必杀的心思。 马谡清楚。 从之前逼迫诸豪族率先动武开始。 当地豪族们就已经没有了活路。 此刻,自然是希望他们再度勾结曹军。 不然,恐怕还没有血洗诸家族的借口呢。 但对于此事而言。 马谡也并未劝诫。 他也明白,留着这伙盘踞三郡长达数十载的诸家族在,终究是不安定因素。 一举除之,方才是一劳永逸之法! 赵统一向是果决之人。 既然已经决定,那就会立即实施。 接下来,赵统宣布各部徐徐向汉水岸边齐聚集结,准备登上已经基本打造好的船筏逆流西进。 往汉中郡开拔! 而他本人也大张旗鼓的与蒯祺、孟达辞别。 而在诸部离开城池过后。 赵统此时也收到了来自于汉中方面斥候的汇报。 言汉中全境已经受己方所掌控。 郡守张鲁已经开城献降。 一收到斥候的汇报过后。 刚登上船只的赵统剑眉一凝,俊秀的面庞间顿时间就浮现出一丝笑意,笑看着从旁的马谡说着: “幼常,看来上天还真是眷顾我等啊!” “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呢。” 听闻着汉中已经收复过后。 马谡也瞬间秒懂了赵统之意。 “既如此,那将军就可以好好跟当地这帮豪族们会一会了。” 马谡一言,赵统笑着点头附和。 他最初最担忧的莫过于汉中战事吃紧。 怕自己会在此地耽搁太多时日过后。 令汉中方面局势恶化! 毕竟,赵统是知晓的,原史上的汉中大战虽然曹cao最终也大败了。 可那也只是险胜罢了! 依旧是两败俱伤。 双方都损失惨重,损兵折将。 特别是千里运粮,翻阅大巴山脉,几乎是耗空了巴蜀之地的底蕴。 致使数载之间,只能休养生息,无法在对外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