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赵统的忧虑 (第1/2页)
初一想到此事。 赵统面上神情就顿时振奋了起来。 他丝毫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须知。 原史之上,就是孟达先率部沿秭归郡北上攻略东三郡,后面汉中方面战事基本大局已定时,刘备方才命副军中郎将刘封遣军沿汉水一路南下。 予以相助攻击三郡。 之后登坛称汉中王后。 便以刘封为副军将军,总署三郡军政要务。 并令孟达为辅,从旁协助。 可不知就是怎么的,刘封与孟达二人不合。 在一系列的矛盾以及排挤之下。 孟达最终逃至了曹魏境内。 那时已经废汉称帝的魏文帝曹丕为了将投降的孟达做以表率。 便以隆重之礼接待了孟达的归降。 对其大见礼厚。 由于孟达熟悉上庸方面的路途。 也就有了孟达带曹魏各部大军兵临上庸首府城下,刘封败走的一幕。 此刻,赵统脑海里不断回想起原史上所记载的等等事迹,面色刷的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他不知道。 现在有了自己的推动下,是否还会犹如史实那般照常运转。 但他也不敢赌。 若是接下来继续由二人执掌东三郡的军政要务。 那隐患就已经埋下了! 况且,究竟是刘封逼反的孟达,亦或是此人本身就心存反意,这还说不清呢。 纵观孟达数次复叛的所作所为,赵统可不敢相信此人的人品究竟会有多美好呢。 联想着这些。 赵统开始苦苦思索着解决之策。 他一时竟是有些不知如何令此事得以避免。 但这也是么办法的事情。 他现在年纪尚轻,即便现在已经独当一面,可在老一辈的文武之众面前,他也不过是一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罢了! 压根没有丝毫的话语权。 这也就导致,现在对于刘备如何安排任命,他可谓是一点也插不上话。 沉吟了好一阵。 他方才是渐渐理清头绪,有了决断。 随即迅速回返大营之中。 开始舞文弄墨于纸张上快速奋笔疾书而起。 半响后。 一纸书信便写好。 待笔墨吹干过后。 赵统方才双手拾起来查阅一遍,以检查一番。 确认无误过后,才封存至信笺里。 差遣亲卫迅速务必送往成都,并交给军师将军诸葛亮。 送往此信后。 赵统也只是面上所透着的数分忧虑稍微缓解了数分而已。 但也没有太足的信心。 信中内容自然就是将此番上庸当地豪族相互狼狈为jianian,勾结曹军入境,意图配合曹军各部大军杀入东三郡的总总消息。 但却被自己所提前识破,并挥师杀败了曹军。 现在曹军已经仓促退回南阳郡屯驻。 信间先是做了一番军报的前因后果等汇报。 中间部分则是请示关于这些豪族以及其亲眷成员该如何请示。 直到最后。 赵统方才在书信里郑重提醒着:“军师,自统奉命攻略东三郡以来,统观三郡间的地势于我军将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若三郡安,则能够通过汉水水域连通汉中郡与荆襄之地,作为战略通道。” “若三郡失,则我荆襄之地亦只能通过江陵直行沿途过秭归,以及一向地势险要,且山势众多,道路崎岖难行的鱼复所在。” “如此,荆襄与成都方面联络便极其不便。” “在之后,也并不利于两地随时予以沟通。” “况且,三郡若在,日后还能在关将军配合出秦川的我军主力大军北伐襄樊时,遣一部偏师做出一副大举进攻南阳郡,意图攻重镇宛城,甚至是东都洛阳的企图。” “以此来形成威慑,令曹军间的兵力予以分散。” “且即便是稳妥而行,也能携部相助关将军部攻伐襄樊。” “此等战略重地,万望军师与主公务必对此地的防守之人切莫不可忽视!” “统斗胆觉得,孟太守此人欲望稍盛,或许是并不合适驻于此地。” “而先前的蒯太守,或许能稳固三郡间的局势。” “军师相见他后,若觉得其可当大任的话,可慎重考虑之!” “小将统拜上。” 一番番的言语如实记在了书信之间。 赵统也不知晓自己这番话究竟能否阻止刘封,孟达二人一起共事。 他虽然很想直言不要令刘封前来都督东三郡间的一应事务。 但郑重思虑一番。 却还是决定劝诫调离孟达。 概因刘封现在身份特殊。 乃是刘备所认的假子。 在这个时代,假子不同于义子。 义子只是单纯的领养关系。 似百年过后的继承权,若有嫡系亲子的话,那这是没有继承权的。 可这假子身份却不一样。 刘封本就是当年由于刘备年纪过大,膝下又无子嗣,方才会领为假子,以待百年之后以为继承基业的。 就这等特殊身份在。 现在的赵统人微言轻,单凭这一席话又如何就能决定刘封不都督东三郡间的事务呢? 别说他了,即便是诸葛亮,恐怕也无法阻碍刘备的决议。 故而。 赵统此刻方才觉得调离孟达,或许才是目前最为合适的处置措施。 但他也不知刘封与其他人合作,是否会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索性也在信间继续向军师诸葛亮推举了蒯祺。 首先,此人先前便是房陵太守。 对于东三郡当地的各项事务甚至是风土人情都已经了如指掌,无比熟悉。 重新上任。 便不用在花费时间去熟悉考察。 而是可以直接对症下药,颁布各项有利政策。 但赵统也考虑到了先前自己刚携部杀至城下时。 蒯祺曾是执意不降。 他也特意提醒了诸葛亮亲自考察其是否可用。 赵统相信。 以诸葛亮的能力,只要能够重新启用他自己的这位大姐夫,那忠诚度方面大概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至于任人唯亲! 这倒是不存在,大可放心。 赵统熟知历史,知晓即便是原史上执掌了蜀汉军政大权,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也只是在一步步的带领这个国家步步发展壮大。 为这个政权殚精竭虑着。 却也并未去谋取任何的私利。 直至去世时,家中也不过是唯有八百桑田罢了。 待书信送离过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