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章 战场遗址 (第2/2页)
一路沿着肥水撑船南下。 须臾间的功夫。 曹cao及麾下虎贲营先行进抵合肥城下。 而寿春附近的其余主力兵团则还在沿陆路奔来的途中。 闻讯到此则消息,驻守合肥的张辽,乐进、李典等诸将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吩咐兵士身批甲胄,各执着利器于城门两侧间结阵十余里,以做相迎。 肥水岸边。 张辽等诸将尽数披甲而立,腰悬着利剑,目视着前方那由小及大的船只缓慢显现于眼前,静静的等候着。 半响功夫后。 瞧着曹cao本人亲自从一艘偌大的斗舰船舱中拾步走出,张辽诸将一齐迎了上去,拱手齐声行礼着: “末将参拜丞相!” 一记记高喝声响彻开来,声若洪钟。 曹cao见状,心下却是流露出喜色。 眼见诸将军心可用,他愈发觉得此番伐吴必定能有所斩获。 随之,他遂也是挥手示意着:“诸位将军速速免礼。” 一番见礼后,他方才是在众将的簇拥下缓缓下船,然后往城内行去。 行至城门处,一席锦红袍于身的曹cao却忽然是兴意愈浓,脸色间挂着一阵阵的笑意,猛是对身旁众将说道: “文远,听闻去岁孙权举江东之力,合十余万众侵犯合肥。” “却是被你率数百余骑就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是否?” 说到此处时,曹cao的脚步也是瞬间就停滞了下来。 见状,周边诸将亦是附和着停却。 闻言,张辽此刻却是神情之间流露着谦逊之色,并拱手分功道:“丞相言重了,其实此战也非是末将一人之功。” 话落于此,他随之也是挥手指了指一侧的另外二将,面露肯定之色道:“若不是有乐、李二位将军从中协助。” “单凭末将一人之力,也绝技无法抗衡孙氏的进攻。” 说罢,乐进、李典瞧着张辽并未将功全权包揽于身,反是分属给了他们。 二人一时之间眉目间都略微有所愧疚。 总觉得是亏欠着什么。 联想当初,孙权举十余万众前来进犯时。 张辽寻他们二人一齐前来议事,共商御敌之策。 那时节,张辽决意先行挑选精锐步骑杀出城外,予以给吴军一记下马威。 他们二人还是持反对意见,主张固守城池呢。 若不是护军薛悌拿出曹cao临行前所留的锦囊。 恐怕不会有八百人震慑吴军的壮举了。 现在两人回想起来。 吴军十余万众聚集合肥城下,连续强攻十余日,己方都能坚决的防守,未有丝毫的动摇。 这与张辽先行领八百人精锐出城袭扰,打击吴军士气的举动关联极大。 后面吴军退走,又是张辽力排众议命全军杀出,方才有一战而重创敌军的大胜。 回想着此战的经过。 此战以后,数人间不睦的关系亦是有所改善。 李典,乐进都对其心生敬仰! 现在瞧着张辽为他们分功,二人亦是内心间一阵感动。 随即,身性一向较为随和的李典与从旁的乐进对视一眼后,先行站出来拱手吐落着: “丞相,去岁大破吴军,令孙权不敢在心生染指我合肥此地的一战,主功末将以为当得张将军莫属。” 此话方一落罢,不待张辽继续言语,李典与乐进二人分别就将去岁此战的经过如实讲述。 曹cao一听,面容间无不是升起大喜之色。 他遂是沉吟半响,方才沉声说道:“诸位将军此战皆所立战功,若无你等齐心协力,共抗吴军,恐合肥危矣!” “不过,文远将军胆略超群,即便面对江东十余万众,却依然胆气横生,差点率八百余人就活捉了孙权贼子。” “本相决议,张辽听令,擢升汝为征东将军,望尔日后继续奋勇杀敌,为国守卫边地。” “多谢丞相厚恩,末将绝不会辜负您的期许。” 一言吐落。 张辽顿时是面露大喜之色,遂激动的拱手谢恩道。 从旁乐进,李典见状,亦并未有羡慕嫉妒的情绪展开,反是齐声祝贺着。 至于乐、李二人,亦有封赏。 曹cao郑重思索过后,遂也各自增封食邑百余户。 一瞬之间。 城门四周,无不是欢喜连连。 紧随着,曹cao反是兴致越浓,直直说道:“听闻对岸的逍遥津即是去岁众将军大破吴军所在的战场遗址所在?” “不知哪位将军愿与本相一道观摩一番我军健儿大战贼子的遗址乎?” 此言吐落。 从旁的乐进连是拱手进谏着。 “丞相,那逍遥津处在南岸,时常有吴军兵卒出没,未安全起见,末将以为,还是不能冒险为好。” 此言一出,一侧的亲卫将许褚也是同样附和着。 他护佑了曹cao十多载,最为看重的就是其安危。 现今间听闻南岸危险重重,他自是出言予以反对着自家丞相这一临行起意的想法。 只不过。 眼见着诸将有所反对,曹cao那一双朦胧的眼神却似乎是有所透着阴冷的目光,脸色亦有所阴沉。 一侧的张辽察言观色,注意到这一幕,连是拱手道:“汝等就不必担忧了!” “去岁辽率大部于南岸的逍遥津大破吴军。” “就由辽护佑丞相观摩战场遗址吧。” 随着张辽主动站出来,曹cao遂也借机敲定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