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章 转机至【5k大章】 (第2/3页)
基层大都会委任乡间有名望的豪族治理。 赵统此番采取拉一批打一批的方针,既能最大限度的打击豪绅嚣张的气焰,又能抄没家产扩充军资,还能解放佃农,收回良田。 这可谓是一举数得的利处。 同时对有好名声的豪绅拉拢,也不会彻底将乡邻豪族全得罪了,也让日后有回旋的空间。 基层的秩序不会因此而崩溃! 又因为无意中所调查到的部分劣绅暗中勾结胡人证据,也让汉军更加名正言顺的清洗豪绅,收获民心。 这事之后,边郡民众无不欢呼雀跃。 当汉军各部骁骑杀到哪,那里就会发生暴乱。 民众们团结一致或是乱起杀进官府,捕获官吏,或是打开城门迎汉军铁骑入城。 更甚者,攻击豪绅们所建立的邬堡。 在暴民的叛乱下,并北的时局已然是彻底倒向了汉军。 朔方,云中,五原三郡成为了汉军实际上的囊中之物。 而三郡的暴动,自然也是影响到了邻郡的雁门郡。 只是由于平日里牵招治理有方,多得百姓爱戴。 虽然内部有些人心惶惶,但尚且还不至于引起叛乱。 不过,当赵统那挺拔的身影立于云中郡的郡城上俯视塞外时,不由得是豪气大增,侧首笑着道: “目前并州边地数郡已尽在我军的掌控之中,雁门一地孤悬北地不足为虑,依本将看是时候令梁习举州归附了。” “谡以为时机已至。” “一旦并州收复,定然能让曹氏上下轰动不已,关中守军也会士气大降,人心惶惶!” 一侧的马谡听罢,也笑着拱手回应着。 两人达成共识,秘密信笺再度送达州府晋阳城。 梁习收到后,也无丝毫的迟疑。 他立即便准备行动。 自从成为卧底后,这数载来他便暗中培植亲信,树立党羽。 如今的并州上下,可谓是已经成了他的一言堂。 凡是反对他的,几乎都被清洗换掉。 他又因治理州郡有功而颇受天子曹丕器重,借机请求将家眷从京都洛阳接到了晋阳城。 此番得到指示,他自然不会有所犹豫。 先是暗中集结部众举事,然后在赵统合精骑大部全力奔袭至雁门关下时,梁习率部前往雁门增援。 援军到达,牵招不疑有他,放其入关。 当天夜里,梁习所部便乘夜举火,一边围困了军府控制了牵招,一面差人打开了关门放汉军入关。 牵招被俘,底下兵士犹如无头苍蝇般,又焉能抵挡铁蹄踏地的汉军骁骑? 再加上之前数个边郡都受赵统的攻心之策所影响,雁门士民自然有心向往之! 只是他们不愿造反牵招这位能吏,如今牵招被控制,自然就无人反对了。 只不过半夜,雁门关便尘埃落定。 赵统率部控制了整个关内,稳定大局。 次日,军府大堂中。 赵统作为主将居于上首落座,两侧诸将林立以及刚归附的梁习,正中间则是满面狼藉,披头散发被束缚的战俘牵招。 “牵招,汝愿降否?” 沉默良久,赵统目光直视着下方,凌厉的语气说道。 “哼~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谁料牵招闻讯,冷哼一声道。 说罢,他还侧目望向梁习的身影,高喝道:“我生为魏臣,死为魏鬼,不似尔等谗谄阿谀之贼,可速斩我!” 言语吐落,牵招将头一偏,面露决然之色。 赵统见他赴死之心已定,便挥手道,“既如此,本将便成全汝的忠义之心。” 眼见大手一挥,左右甲士就要拉下去斩首。 关键时刻,参军马谡迅速站出来阻止。 随后才缓缓走到赵统身旁,附耳轻声道,“将军,牵招文武全才,乃难得的人才,杀之可惜!” “据情报称,自其上任雁门以来,对内教民战陈,修筑防御,还巧妙利用了塞外鲜卑族的分化,说服中部首领步度根与泄归泥合力攻伐东部首领的轲比能。” “让鲜卑族群相互残杀,无力来犯北疆,保卫了边地周全。” “如此人才若不能用,日后边地不宁也!” 一语落的,马谡向其言明了刀下留人的缘由。 赵统听罢,面露难色道,“只是这人铁了心要为曹氏殉葬,如之奈何?” “将军不必担忧,据说牵招早年与陛下关系相交莫逆,依谡之见不如将其押往街亭大营呈见,让陛下亲自劝降。” 马谡稍作沉吟,拱手提议道。 “幼常所言极是,就依此计而行!” 听闻了这番言语,赵统也点点头回应道。 随即,牵招便被全副武装的甲士从上郡撑着船阀渡过黄河押往后方。 随着并州全境不战而定,当这道消息传至京都洛阳之时,不仅仅是魏国文武群臣,就连正欲西行进驻长安督战鼓舞西线将士士气的天子曹丕都顿时惊住了。 “什么?并州全境失陷?” “刺史梁习举州归附,雁门太守牵招誓死不降被押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