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八千里路  (第2/2页)
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义山师兄……”    “狗贼,你闭嘴,不准喊我师兄!”何长安刚一开口,李义山脸色就拉胯下来,撇了撇嘴。    第一次在未央县见面,他李义山还是高人,何长安才是一名小小快手班头;后来,马代那蠢货代师收徒,何长安的辈分直接高过李义山;    再后来,吕先生悄咪咪来到长安城,成了何长安的启蒙老师,虽说没有形成师徒名分,但毕竟称老头子为老师……    于是,李义山现在最歪腻的,就是听何长安喊他一声‘义山师兄’。    “义山、先生,这样总行了吧?”何长安笑了笑,问道。    李义山气哼哼的,扭头不答。    “我这几日也在捉摸,吕先生所说的多看、多听、多做,到底什么意思,”何长安沉吟几声,分析道:    “我觉得,就我个人而言,做的远远不够好。”    “人间祸事,残垣断壁,妖鬼横行,这些不用看,我们都心里清楚,”何长安继续分析,“那么,吕先生让我们看什么、听什么、做什么?    显然,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一些事物、和细节。”    于是,接下来,何长安开始给书院读书人‘传道受业解惑’了。    两世为人,他最大的长处,便是对行伍之事极为熟悉;    甚至可以说,经过特种兵、杀手、保镖、捕快、斩妖使等‘行业磨练’后,如何当一个好的兵卒,才是何长安的底牌。    修行方面、他就是一个雏儿。    行军打仗,打的是什么?在何长安印象中,无疑便是资源。    在这个大唐,应该也差不多,不过是针对性不同,自然便须深入思量,到底需要那些资源。    在斩妖司‘白嫖’这段时间里,何长安除了潜心修行,对大唐国力、战争、农耕等方面,也有所涉猎。    对读书人,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很简单,那就是分科。    “书院读书人,所学太过繁杂,只要是圣人之言,便须熟读、背会,太浪费时间了。”    何长安‘谆谆善诱’,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开始‘诱导’李义山、马代和沈岩。    “可以将书院所有的读书人分门别类,譬如,沈岩最擅长兵械制造,不妨在诵读圣人之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特长,带领一部分有灵性的学子,研究弓弩、重甲、攻城器械;    再譬如马代先生,最擅长斗法,不妨设立讲武堂,专修武学修行之事……”    一番话,听得三位读书人抓耳挠腮,急不可耐。    这种学院构建方式,当年柳河东其实已经考虑过,不过因为他在一场大战后,身负重伤,实在是有心无力。    再加上、赵正、杜十三、温太原三位院长,其实很是保守……    “何长安的想法,甚合我意,”沈岩沉吟着,说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可设立一座大器堂。”    马代先生两眼放光,笑道:“亚圣曰、吾善养无浩然之正气,我可设立一座正气堂!”    何长安欣慰的笑了。    书院读书人,挺上道嘛……    “那我呢?我整个什么堂?”李义山听的热血上头,眉头紧锁,也在苦思冥想。    “就你?”    马代、沈岩三人异口同声说道:“设立一座透鬼堂呗。”    李义山气的不行,张口就一句‘我透你两个老白脸’,惹得二人哈哈大笑,就连何长安都忍俊不禁。    “义山先生、还请不要妄自菲薄,”何长安轻咳一声,温言说道:“你最擅易经之学,精通阴阳五行八卦,多涉猎奇门遁甲之术;    填的一手好词,写过数篇好诗,人品俊雅,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可算是我大唐男儿中最为俊秀之人也!    义山先生,为何不设立一座白嫖堂?”    听着何长安一番并不如何浮夸的溢美之词,李义山捻须含笑,腰杆子似乎都挺直了些许……    不过,听到最后一个词,老头儿懵了。    “白、白嫖堂?什么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