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陆功曹神乎其神,荀文若牛掰轰轰  (第2/2页)
“正是…”郭贡回答着,别说…这两个字脱口,还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那…郭刺史可一定要加快行程啊!”荀彧云淡风轻的提醒道。    “这是为何?”郭贡连忙问…    荀彧的语气一下子变得严肃了起来。“我方才在城楼上与陆功曹攀谈,他提到…袁术与刘表交战之所是在南阳郡,而南阳郡隶属于豫州,若然他们趁着郭刺史来兖州‘平叛’之际挥兵北上…那郭刺史的豫州可就危险了呀!”    “兖州之所以能抵御住吕布的奇袭,那是仰赖陆功曹的智略…可郭刺史这儿…怕是没有这般杰出的谋主了吧?”    嘶…    言及此处,郭贡倒吸一口凉气。    糟糕…    他猛地反应过来,他只想着来兖州浑水摸鱼,可万万没有顾虑到自己的豫州周围也是强敌环伺…    刘表还好,可那袁术…绝不是省油的灯啊!    偷袭豫州,这种事儿,他真的做得出来。    心念于此,郭贡朝荀彧拱手道:“多谢荀司马…多谢陆功曹的提点,军务繁忙,我这儿就不留荀司马了!来人…送荀司马回城!”    “喏…”    几名甲士答应一声,赶忙恭敬的将荀彧送出大帐。    而此刻的郭贡脸色铁青,他连珠炮一般的吩咐:“即刻返回豫州,要快…要快…要快…”    一连三个“要快”,足以表达此刻他的心情。    说起来,郭贡来兖州的时候心情颇为愉悦,以为要大捞一笔,谁能想到,走的时候这般十万火急!    …    城楼上,足足一个多时辰,此间的气氛变得越发的冷峻。    原本大家伙儿还在等待,紧张的等待。    不知是谁疾呼一声。“出来了,荀司马出来了…”    众人急忙扒到城墙上,果然,荀彧从大帐中走了出来…依旧是气定神闲,连带着还有几名甲士恭敬的跟在他的身后,将他护送到城楼下时,才迅速的撤回。    夏侯惇猛地揉了揉自己的双眼,荀彧没事儿,他竟还活着?虽然有些吃惊,但打从心底里,他是高兴的。    而几乎就在荀彧入城的档口,又有一名守军高呼一声。“你们看…豫州兵撤退了,他们…他们拔营撤退了!”    因为太过惊讶,喊到最后他的语调已经有些嘶哑。    这一刻,所有人顾不上去看荀彧,纷纷转头望向豫州兵的营寨,果然…敌军正在迅速的撤离,还是极其狼狈的那种。    他们甚至丢下了许多不易携带的辎重,轻装简行,快步离鄄城而去。    在所有人看来,整个画面无比玄奇,无比匪夷所思…    有那么一瞬间,夏侯惇、曹纯、夏侯懋都感觉自己是在做梦,真的…十万大军真的退了,眼睁睁的在自己的面前,在八千守军的注视下退了。    诚如陆羽方才提到的那般,真…真就是荀彧一人退了十万大军!    牛逼呀…单单“牛逼”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荀彧了…简直是小母牛骑海燕——牛逼上天了。    欢呼,待得敌军退的远了,整个城楼上霎时间欢呼雀跃起来…    “退了,真的退了…”    “敌军退了…退了!”    “守住了,咱们守住了…”    唯独陆羽,呼…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此间凶险哪。    不过,总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郭贡的撤离标志着整个兖州的局势稳定住了。    不过是丢了一个濮阳城,这完全是在能控制的范围内!    …    踏踏…    回到城内的荀彧,脚步变得厚重许多,速度却是变缓了许多。    他没有登上城楼与众人汇合,而是独自一人赶往衙署,待步入书房后,“啪”的一声,他整个身子瘫软了似的坐在竹椅上。    方才在十万军中有多么的气定神闲,如今的他就有多么的虚脱…    荀彧不是神,他也有恐惧,有惊怖,外表的气场不过是遮掩内心中的惶恐与不安罢了…    面对这么多人,这么多双如狼似虎的眼睛,莫说是文臣,就算是一身是胆的武将也该害怕了吧?    呼…长长的呼出口气,荀彧需要一些时间来缓一下。    在他看来,方才几个时辰的交谈,并不轻松啊…每一句话,均在心头思虑再三,所消耗的精力,外人如何能体会呢?    呼…又一次呼出口气,荀彧试着扶着竹椅坐起身子,如今的局势给不了他太多的时间。    荀彧当即提笔,开始撰写文书,他要把如今的局势如实的报送给徐州前线的曹cao。    荀彧知道,比起他自己,徐州的曹cao更迫切的想要知道此间的局势。    说起来…此前,已经有两封书信发往徐州,第一封陈明兖州局势间不容发,让曹cao随时准备撤回;    第二封是讲明陈留郡危机已解,局势大致稳定,可稍缓驰援,静观其变;    现在…是第三封,荀彧要告诉曹cao,整个兖州不过只丢了濮阳一城,大局稳定…    且吕布大军亦被重创,短时间内威胁不到兖州,让曹公相机而定!    荀彧知道,“相机而定”…这四个字对前线的曹cao来说格外重要。    当然,除了这些,荀彧还将陆羽如何救夏侯惇?如何保全青州兵?如何助他退郭贡?陆羽手下的程昱如何立下的汗马功劳,尽数娓娓写出…    这些是陆羽与龙骁营应得的,这也有利于曹cao对局势的判断。    “荀司马可还无恙?”    落笔时,荀彧听到书房外的一个声音,这是曹安民的嗓音。    “无恙…”荀彧的嗓音有些沙哑,他招呼曹安民进来,旋即将写好的竹简递给了他。“安民,这个交给你,你亲自往徐州跑一趟,七百里加急第一时间交给你叔父!”    讲到这儿,荀彧不忘再三提醒。“此事事关重大且十万火急,你务必亲手交到他的手上,万不能有失!”    “喏!”曹安民接过竹简,小心翼翼的收好,快步撤出书房…    望着曹安民的离去,荀彧突然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回想一下整个兖州乱局,这中间的凶险程度远远胜过此前危机的十倍、百倍…    若非陆羽,若非龙骁骑,若非曹纯、若非典韦…若然他们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一丁点儿纰漏,局势极有可能瞬间倾覆,兖州易主并不是危言耸听…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的连锁反应…    荀彧不敢想…    若真有那时,曹cao不得不放弃徐州大好的局势,即刻回援…而那时与吕布的博弈亦会凶险十倍、百倍!说是危急存亡也不为过呀!    呵呵…荀彧勉强笑出声来。    得亏陆羽在,得亏隐麟帮助的是曹cao,荀彧感觉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不少。    话说回来,隐麟都表现到如此地步了,曹cao也该能看出些许端倪了吧?    当然了,依着曹cao的聪慧,哪怕是看破也不能说破吧?    心念于此,荀彧一缕胡须,整个心情爽然了不少,在兖州,这日子过的属实刺激极了。    …    “哒哒哒。”    疾驰的快马从官道上一闪而过,所有人关注的兖州情报正送往徐州。    当然,递送情报的不止是曹安民一个…    陶谦安插在兖州的信使,他们马似乎更快一分。    而此刻的陶谦与刘备尚未料到…彭城、下邳城,乃至于徐州,即将——大祸临头!    …    …    多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