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二章 澶渊之盟(四) (第1/2页)
财大气粗的真宗一听双方和谈,自己只要拿出三十万的岁币就能了结宋辽之间的战争,真感觉自己实在是运气不错。真宗心情大好之下,一天之内曹利用连升几级,他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御前侍卫,直接成为天子近臣。经过这件事情后曹利用也打通了自己的官场之路,并在10多年后,以一介布衣的身份终于晋级为枢密使,成了这个国家最高的军事长官。 三十万的岁币让宋真宗有一种省了两百七十万的感觉,他立刻叫来契丹使者在和约上签字,好像自己找到了宝贝一样。赵恒唯恐夜长梦多怕对方清醒后不认账。至此宋真宗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十二月,宋辽两国皇帝在和约盟书上签字画押,两国和谈成功。由于这个和约盟书是在澶州城下签订的,史称“澶州之盟”。古代的澶州,也称为澶渊,因为犯了唐太祖李渊的名讳才改名,所以这个和约盟书,也称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为弟,宋真宗年长为兄。萧太后则变成了宋朝皇帝的叔母。这个辈分不变后世以此“齿论”,论资排辈,不可乱套。 第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以白沟河为界,两国罢兵休战。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另外创筑城池,增加装备。所有军械全都保持一样。 第三,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每年秋天时至雄州交割。 第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双方要做到公平合理,宋人尽量别耍诈,辽人尽量别去抢,大家童叟无欺,买卖不做人情在。 至此当这个“澶渊之盟”开始生效后,从开宝二年(969年),太祖赵匡胤讨伐北汉开始,一直到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赵恒御驾亲征至澶城为止,宋辽这场持续了35年的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从此之后久违的和平,终于降临在了这片土地上。是真真正正的和平。 史料记载,“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再无大战,双方迎来了百年和平。宋辽双方开怀畅饮,举杯同庆。从此之后,你死我活的两国百姓终于可以和睦相处、称兄道弟,大家终于可以放下兵器各回各家了。 战争终于结束了。自此宋辽之间明面上的战争结束了,但双方私底下的间谍战还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二家事实上一有机会就想要了对方命的想法始终存在着。 所以表面平静后,私底下宋辽双方之间的斗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宋辽百年冷和平,隐秘战场争斗始终不停,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包拯、童贯、苏东坡等竟然都参与其中。在北宋时期,北宋和辽朝的对峙可以说是当时历史的一条主线。不过北宋和辽朝之间,虽然在早期也曾爆发过雍熙北伐和萧太后南征等激战,但在公元1005年双方在今天河南濮阳签订澶渊之盟之后,一直到公元1120年宋朝与金朝签订海上之盟约定共同伐辽之间的115年时间里,双方基本上一直处于和平的状态,几乎没有爆发过任何大的战争,也使这段历史成为了世界古代史上都非常罕见的两个相邻政权长期和平的特例。 但是宋辽之间的和平毕竟是双方在经过长期战争,彼此都意识到通过武力无法达成各自目标之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所以在这100多年的和平时期内,虽然双方确实没有正面打仗,而且官方和民间的往来也都很多,但双方却也都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高度警惕,彼此都将对方视为最大威胁。因此其实在这100多年时间里,双方之间的谍报战几乎是一刻也没有停息过。而当时双方的谍报战也是花样百出非常激烈,上演过一出出的精彩章节。 宋辽开展谍报活动的方式。在宋辽对峙期间,无论是宋朝还是辽朝,其实都对谍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比如在澶渊之盟之前,宋朝就在和辽朝交界的几个州设立了专门收集辽朝情报的机宜司,其官员专职负责结交辽朝境内的豪强,以获取各种相关情报。而辽朝当时也设有专门的谍报机构,这个机构权力极大,除了负责向宋朝派遣谍报特工之外,还负责在辽朝境内抓捕宋朝谍报人员,而这个机构甚至在宋朝建立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活动。比如在五代末期,虽然五代的后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朝,后晋皇帝石敬瑭甚至还对辽朝(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但辽朝(契丹)却仍然非常重视对后晋情报的收集。 比如当时就有史料记载,后晋少帝石重贵在位期间,从河北临漳县有一对父女来到了后晋首都浚都,也就是汴梁(今河南开封),而这对父女中的女儿相貌极美,但却是个残疾人,没有腿。当时他父亲用一个车子推着他,在汴梁沿街乞讨,深入大街小巷,每天都能接触到上千人。但不久之后,汴梁官府就破获了一宗辽朝间谍案,结果发现那个沿街乞讨的残疾女孩竟然是这个间谍组织的头目,她和父亲通过乞讨这种方式接触到了大量汴梁各个阶层的人,发展了许多下线也获取了大量情报。 而到宋朝建立之后,辽朝的谍报活动更加深入。比如在澶渊之盟刚刚签订之后不久,宋朝官方也曾经破获了一个辽朝间谍网,抓获了一个名叫马珠勒格的辽朝间谍头目。而在宋朝官府对其审问之后,马珠勒格很快供出了自己大量下线的详细信息,包括这些人的年龄和外貌特征等细节。这一方面说明在这件事上宋朝官府确实取得了重大战果,但也说明当时辽朝在宋朝内部已经建立起了严密且规范的谍报网,所以其头目对于下线的情况才能了如指掌。当然宋朝一方面对辽朝谍报人员进行了严密防范,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途径向辽朝内部派遣或者在当地发展了大量自己的谍报人员。比如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前,在983年,辽朝也曾破获一起重大的宋朝谍报案件,而从抓获的宋朝谍报人员口中,辽朝还得到了宋朝将要通过五台山进军辽朝灵丘(今山西灵丘)的重要情报。最终这些宋朝间谍都被辽朝处死。 在澶渊之盟之后,在公元1049年,宋朝定州路还曾上报宋廷,报告自己的谍报人员严政及其家人被辽朝捕获,认为他们肯定会被处死。在此之后宋朝史籍还出现了一些宋朝谍报人员被辽朝发觉之后逃回宋朝的相关记载。而当时双方开展谍报工作也是花样百出,可以说用尽了一切可以用尽的渠道。比如在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后,彼此之间就有了相当程度的边境人员往来,而这些人就成为了双方争相利用的重要谍报资源。当时宋辽双方都流行佛教,会经常有一些云游四方的僧人穿行于双方边境。当时宋朝境内的五台山已经是佛教征地,所以五台山的各个寺庙也吸引到了不少辽朝控制区的佛教徒前去出家。但很快宋朝就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目的是为辽朝刺探边境情报的,所以很快出台政策,要求包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