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章:邮筒理论 (第1/2页)
慧聪的话音落下,就听听筒那边传来王彪的一声轻叹。 “慧聪,综合所有有效线索,对于聂家辉有钱买那件高档‘婚纱’之事,你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郑虹,这里面没有存在‘悖论’点。对于你怀疑聂家辉会将线索隐藏在他母亲之处,即便是我们警方之前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你的推定不但不存在‘悖论’点,而且成为了最有可能的‘指向性’,即使还是没能从聂家辉母亲身上找到突破口,但她身上的疑点还是会存在着。” 说到这里,就听顿了一下的王彪话锋一转问道:“对了慧聪,对于关联性的推定,针对一些节点,向姜波做一下确认,是不是更好一些?” 听到王彪如此问,只见迟疑了一下的慧聪回道:“王队,其实自从能够找到那件‘婚纱’,警方又从‘婚纱’包装盒中找到聂家辉留下的杀人证据,不管在之前的期间内,姜波如何对待‘婚纱’,她这个一直被蒙在鼓里、对自己被利用了也毫不知情的‘关联者’来说,向她确认任何节点的信息,都已经毫无意义了。” 说到这里,就见慧聪忍俊不禁了一下。 “你、你笑什么啊?”听筒那边的王彪带着不解的语气问道。 听到王彪这么问,只见慧聪不由得再次笑了一下,随后回道:“啊,王队,对于姜波这个悬在‘局外’的‘关联者’的定位,我刚才想到了一个特别恰当的比喻,她本人确实是鲜活的、有感知的一个人,但是放在这件案子中,她、她就相当于是一个‘冷冰冰’的‘邮筒’。” 听慧聪说到这里,就听带着好奇语气的王彪问道:“这个怎么讲?” “啊,王队,您想一下,聂家辉提前选定了像‘邮筒’般的姜波,然后将‘婚纱’寄出去,而姜波这个‘邮筒’就被动接收了,当然‘邮筒’的功能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如果将‘邮筒’这个功能跟有感知的姜波进行类比,那姜波就得具备‘邮筒’的属性,而姜波在这方面的‘属性’,就是她的‘服装设计’专业,另外加上她的性格和女性对待‘婚纱’的态度,从这几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那姜波完全具备了接收‘婚纱’的‘邮筒’条件。从姜波对待‘婚纱’的态度上进行考量,既然这不是她心爱之人寄给她的‘婚纱’,她也不会随便穿在身上,在聂家辉提示不要让她丢弃的情况下,从对于专业的热爱角度来讲,姜波这个‘邮筒’肯定不会将‘婚纱’随便丢弃的,哪怕是没有人来取,这件‘婚纱’也不会丢失。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姜波的父亲属于是‘附属邮筒’,啊,他就像汽车油箱里面的‘副油箱’一样,即便姜波不再去理会那件‘婚纱’,他同样也不会将‘婚纱’随便丢弃,这就形成了‘婚纱’最终也不会被丢弃的‘安全’保障。在过去相对的一段时间后,因为侦破案件的需要,警方就去打开了姜波这个‘邮筒’,随后把‘婚纱’取走了,而姜波这个‘邮筒’在你们的解释下,就真的成为了一个冷冰冰的‘邮筒’。” 说到这里,就见再次笑了一下的慧聪问道:“王队,您觉得我这个比喻怎么样?恰当吗?您说咱们再去跟姜波确认一些节点的话,还有必要吗?” 慧聪的问话声落下,就听听筒中传来了有些闷声闷气的鼓掌声,也许是此时接电话的王彪不太方便的原因。 “慧聪,你这个比喻也太精秒了,这、这完全可以写进‘悖论’推定教案了。”王彪带着极度赞赏的语气回道。 听到王彪这么说,只见恢复到严肃神情的慧聪说道:“我先谢谢王队您的夸奖,虽然我这个比喻不见得就是聂家辉当初的设计,但是我一直认为,只要是我能想到的,应该会有不少人能够想到,这也只是属于‘无实物’推演以及发展预测的训练范畴。从对聂家辉的性格和行为分析来看,他是完全具备这种能力的,其实我刚才突然想到的这个比喻,我的‘导师’就是聂家辉。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刨去聂家辉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不说,不得不说,他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导师’。” 听完慧聪的这番总结和感慨,就听听筒那边传来了王彪的一声长长的深呼吸。 “是啊,你刚才的总结更加精辟,这也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源头和重要性。”说着,就听王彪话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