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大学_二五二、形势严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五二、形势严峻 (第2/2页)

警戒线的管理,严防外人进入。同时注意不准任何人在石窟附近搭建房屋、帐篷等建筑,发现要及时阻止并向我报告。”

    “是!”

    徐生洲又道:“另外要管好校门,对于访客要做好登记,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钱明有些为难:“暑期本来访客就多,如今因为新发现石窟,访客更是暴增,人手只怕有些不足。”

    徐生洲道:“那就再招10名左右的保安,最好是新进退伍的年青士兵,便于管理,而且来之能战。你们还要会同财务、后勤、信息中心,尽快拿出学院门禁和网上预约一揽子方案,提交办公会研究。不管上面同意不同意,我们要把工作做在前头。”

    “是!”

    徐生洲接着对黄柯、严长寿说道:“黄校长、严主席,我打算趁着学校‘专升本’和发现石窟的契机,成立历史系和考古研究所。初步打算是这样的,黄校长负责筹建历史系,考虑到就业问题,每届招生人数不会太多,预计就是二十人左右,师资也要少而精。”

    黄柯作为历史文献学方向的长江学者,早就想在学校成立历史系,闻言大喜:“好、好!”

    徐生洲又道:“严主席负责筹建考古研究所,目的是要参与到当前的石窟清理发掘中来,不能在我们地盘上发现好东西,咱们自己却置身事外,所以最好是魏晋南北朝考古和石窟寺考古方向的,且最好是引进就能投入工作的中青年专业人才,比如从各省考古研究院、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大学考古学系挖人。”

    严长寿道:“行,我想想办法。”

    徐生洲看向人事处长何兴华:“何处长,你们人事处也要动起来。除了配合黄校长、严主席筹建历史系和考古研究所外,还要想法子挖几名纺织物染色方向的青年学者,尽快组建染色技术研究所。”

    “染色、技术、研究所?”

    何兴华很努力地把几个看似不相干的词语连接在一起。

    徐生洲解释道:“学校捐赠基金在运营过程中,投资入股了宸闽纺织有限公司。该公司购买了霓虹平安京工艺纤维大学一种名为‘胂纶’的全新纺织面料,具有健康舒适、轻盈透气、吸湿快干、便于洗涤等诸多优点,唯一的缺憾就是染色比较麻烦,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染色技术。求人不如求己,所以我想成立一个染色技术研究所。”

    陈康彦欲言又止。

    徐生洲道:“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为了胂纶染色,成立一个染色技术研究所,就像为了碟醋包了顿饺子,是不是小题大做?能不能委托给其他科研机构开发?最直接的原因是胂纶市场前景广阔,染色作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到自己手里。委托给别人,则时间长短、技术优劣、价格高低等,都无法掌控。”

    陈康彦道:“我们自己开发的话,从引进人才,到组建研究所,再到相互磨合、开展研究,只怕没有一年半载,也很难出成果吧?”

    徐生洲摆出智珠在握的神情:“放心吧,前期我会请欧、米各位业内大佬给出指导性意见的。另外,我们有了下游的纺织公司,再组建染色技术研究所,可以长期协作、互惠互利。甚至今后我们还可以成立相关的本科专业,彻底打通上下游,实现校企合作、专业共建。”

    陈康彦见徐生洲态度坚决,显然已经下定决心,便没有再多说。

    徐生洲最后又对何兴华说道:“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新单位的筹建,需要优质师资外,学校还是要引进长江学者、杰青、优青为代表的优秀人才,这是长期的、一直要做的工作。凡是有意愿来校的,待遇,可以从优;钱,也不是问题。”

    “是,我们会努力的。”

    何兴华暗暗准备好锄头,看先挖谁家的墙角。

    一直以来,神州科技职业学院都是开短会。开会只说干货,不讲套话;直接发钱,不画大饼。见各项工作已经布置到位,徐生洲便直接宣布散会,然后夹着笔记本慢悠悠走回办公室。

    没成想陈康彦也跟着他进了校长办公室,径直问道:“校长,针对省文化部门和金陵市政府想把石窟打造成旅游景区的规划,你打算怎么做?”

    怎么做?

    我能怎么做?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啊!

    毕竟徐生洲怎么都想不到,系统大爷给的奖励居然会变成这样一个烫手山芋。

    忽然间,他的脑袋里灵光一闪,急忙问道:“陈校长,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课题名单,应该快要公布了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