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九二、去官本位化 (第1/2页)
啊,西巴! 就知道你丫会乱搞事! 徐生洲忍不住在肚里骂了黑系统几句,然后问陈康彦、黄柯等人:“如果咱们学校在未来几年内申请硕士学位授权点,你们觉得哪几个学科比较有希望?” 陈康彦掰着指头数道:“现在审核增列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像以前那样精确到二级学科,都是直接授权整个一级学科。就咱们学校的情况来看,最有希望的肯定是数学!不说咱们有老牌杰青肖和平老师、新生力量简文桐老师,也不说新近获得的2项国自然项目,就凭校长你是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人,上面好意思不批么?” 徐生洲笑道:“要按照陈校长的标准,咱们学校的生物学有1位杰青、1位优青、1座省级重点实验室,今年又拿了4项国自然,还发过Nature、Science,不是更有希望?” 陶文霞都看不下去了:“徐校长、陈校长,央妈记者还在车上,互相表扬的话咱们还是回去关上门再说吧!” 徐生洲哈哈大笑:“陶馆长你这就不懂了吧?越是自我吹嘘的话,越要当着央妈的面说,这样才最有宣传效果!” 顾泠泠哼哼几声:“可某人教我要有白云大妈的觉悟。” 陶文霞有些犯迷糊:“啥意思?” 顾泠泠直接照抄徐生洲的答案:“就是‘小崔,把这段掐了,别播’。” 众人大笑。 徐生洲擦擦额头并不存在的冷汗:看来这小妮儿挺记仇! 陈康彦今天特别高兴,也特别有倾诉欲:“还有一个学科特别有希望,那就是中国史。虽然咱们学校今年才筹建历史系,但有3位长江学者,还有《永乐大典》正本、慕高山石窟,就这软硬件,放在整个文史学界都是很有竞争力的。” 黄柯点点头:“没错!咱们学校中国史学科确实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一个是缺乏丰厚的学术积累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另一个是缺少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国史从来不止是一部二十四史,而是包括世界史、史学史、民族史、经济史、政治史、战争史、国际关系史等等方方面面,现在更是还有女性史、微观史、口述史、阅读史、视觉史、身体史、环境史等新学科大行其道。咱们现在筹建历史系,算是搭建学科体系的第一步。” 陈康彦听明白了黄柯的意思:“黄校长所言,就像我们生物学里所说的生态系统,咱们学校现在算是有了宽广肥沃的土地、高耸入云的树木、百兽之王的老虎,但并没有形成可循环、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距离形成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更是有段距离。” 徐生洲道:“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时代脉搏,择机成立本科专业。不仅在各个学科内,更要在整个学校内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 说着,他看向罪魁祸首苏山月:“之前‘专升本’成功,撤销了专升本工作办公室,本来我想整合一下资源,成立一个政策研究室或者高等教育学研究所,专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既然未来几年学校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学科建设、争取早日申硕,那就在学科建设办公室下面挂个‘高等教育学研究所’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进而达到充实学科建设办公室的目的。” 苏山月连忙问道:“那人员安排是?” 陶文霞马上表态:“校长,我以前是学古典文献学的,当年能当图书馆馆长,纯属‘蜀中无良将,廖化作先锋’。后来兼任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更是赶骡子上架。我没有一点教育学基础,当这个副主任真的是左支右绌,筋疲力尽。现在学校已经步入正轨,校内也有好几位研究高等教育学的博士,我想辞去这个副主任的职务!” 苏山月没想到自己这么随口一问,竟让一位校长心腹、建校元老主动请辞,当即吓得花容失色:“陶馆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