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110章 约定 (第2/2页)
刻,又温而一笑。 “若酂侯与吾同为此事······” “将死之人,莫非还需吾同酂侯二人,再商其亡于何途?” 听闻吕雉此问,萧何只默然低下头,陷入了漫长的思虑当中。 “如此说来······” “皇后心意已决?” 就见吕雉毫不犹豫的点下头,旋即又是意有所指的一笑。 “自先兄周吕令武侯亡代北,吾吕氏,便苦军中无人日久。” “又陛下意欲易储、废后,更使吾吕氏之子弟,及先亡兄往昔之部旧,皆为陛下所疏离。” “便是舞阳侯,亦因娶妻于吾吕氏,而为陛下所冷遇······” 说着,吕雉不由摇头一笑,满是笃定的望向萧何。 “曲周侯郦商、世子郦寄,今皆手握重兵,于军中威望颇甚。” “若欲使吾之后位、太子之储位固若金汤,曲周侯一脉,便当为吾吕氏之助力。” 似是自语般道出这番话语,吕雉望向萧何的目光中,终于涌上一抹郑重。 “淮阴侯为何当死,陛下明白,吾明白,功侯百官明白,酂侯,当也明白。” “尽除关东异姓诸侯,究竟乃家事,亦或国事,酂侯亦当了然于胸。” “吾,言尽于此。” “究竟作何筹谋,酂侯可自斟酌。” 言罢,吕雉稍欲言又止片刻,终还是自顾自摇了摇头,从上首的软榻上起身。 正当吕雉要离开正殿时,萧何那姗姗来迟的苍老嗓音,才终于在宣誓殿内响起。 “臣!” 满是庄重吐出这一个‘臣’字,萧何面容之上,再度涌上先前那抹纠结、为难、迟疑所组成的复杂面容。 如此足足二十息,萧何才摇头叹息着,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淮阴侯啊淮阴侯······” “可万莫怪老夫······” “要怪,便怪君侯当年拥兵自重,自请以为齐王吧······” 暗自心语着,萧何终是面带决然的抬起头,望向屹立于软榻之侧,侧身对着自己的吕雉。 “此事,臣,当同皇后同为!” “然!” “此事,臣有请于皇后。” 说着,萧何温润平和的气质,也在那片刻瞬间,被一阵不容置疑的强势所取代! “若皇后允,那事,臣便从助于侧;若皇后不允,则恕臣,不敢从!” 听闻萧何此言,吕雉只若有所思的回过身,正对向萧何,面带严肃的一点头。 就见萧何稍直起身,只面容之上,那抹强势却愈发凌厉。 “其一:明夏之前,但淮阴侯未作乱于长安,皇后便不可动手!” “其二:待明夏,纵时机成熟,皇后亦当先同臣共商,以细谋!” 言罢,萧何便决然一躬身,对吕雉沉沉一拜,摆出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起身的架势来。 见此,吕雉稍一思虑,便若有所思的问道:“酂侯之意······” “可是待明岁夏,太子整修郑国渠事毕,关中民心大定,储位尽固之时,再谋淮阴侯事?” 听闻吕雉此问,萧何却并没有直起身,也没有开口答复,只将深深弯下的腰,又向下沉了一些。 见萧何这般反应,吕雉也终是暗自点了点头。 “是了······” “若修渠不成,待陛下班师,必当复起易储一事······” 如是想着,吕雉便也微点了点头,面色郑重的望向萧何。 “酂侯之请,吾,允之!” “太子修渠事毕之前,淮阴侯但不行谋逆事,此事,便暂不复言!” “然若明夏,酂侯另起他念,以毁今日之约······” 话说一半,吕雉便悄然止住话头,意味深长的看了萧何一眼,便向着后殿的方向走去。 而在吕雉身后,望着吕雉那决然离去的背影,萧何的面容之上,不由再度涌上些许苦涩。 缓缓回过身,自殿门望向北方,望向郑国渠所在的方向,萧何不由哀叹着摇了摇头。 ——有那么一瞬间,萧何都有些分不清:自己到底应该希望郑国渠被刘盈修好,还是被修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