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九章:善与不善,劳军受否 (第2/2页)
了中军大帐。 待传令兵身影彻底消失于中军大帐外。 数名由问心百卫、赤血卫组成的亲卫军提着食盒行至中军大帐内。 ...... ...... 就在许奕、辛思玄等人于中军大帐内用饭之际。 数不清的广宁城百姓携米面粮油、家禽家畜等物抵至燕军临时营寨前。 因辛思玄事先有令。 故而当广宁城百姓抵达燕军临时营寨时。 各部将领早早地便率部分士卒于营寨外相迎。 无论广宁县令程仕平等一众官吏、衙役也好、寻常广宁城百姓也罢。 自始至终皆未能踏入燕军临时营寨半步。 甚至于就连燕军临时营寨两百步都未能靠近。 不多时。 许奕、辛思玄、问心首领等人用过饭菜。 自中军大帐而出。 随后登上中军大帐旁的高台至上。 此地营寨虽为临时营寨,仅住一晚次日便需拔营启程。 但其规格形制却皆是按照战时标准搭建。 了望塔、箭楼、指挥高台,前后壕沟等物一应俱全。 此举于他人眼中固然有着兴师动众之举。 但于燕军士卒而言,却是再正常不过之举。 士卒自进入燕王大营后无论军法军规皆是如此规定。 日常行军cao练更是以此为准执行。 也正因长此以往的执行。 若是有朝一日临时安营扎寨无须挖壕沟、布陷马、拒马。 无须搭建了望塔、箭楼、指挥高台等物。 燕军士卒反而会大感不适应。 百余息后。 许奕、辛思玄、问心首领等人登上指挥高台。 随后不约而同地自腰间束钩中取出一根约一尺长的木竹。 随即将约一尺长的木竹举至眼前。 一眼紧闭,另一眼则紧贴着木竹。 居高临下地望向远处临时营寨外的士卒与百姓。 至于许奕、辛思玄、问心首领等人手中那长约一尺的木竹。 其赫然正是出自于下洛城药玉工坊的千里镜。 因工匠技艺以及时间等因素影响。 截止至五月十日大军出征之日。 下洛城药玉工坊也仅仅产出五十余支。 且皆存在于燕军各部将领手中。 寻常士卒自是无缘此物。 且此物虽名为千里镜。 但事实上其真正可望距离尚不足五里。 燕军临时营寨指挥高台之上。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借助手中千里镜望向远处士卒与百姓。 目之所及。 清晰可见燕军士卒以及广阳城百姓脸上的种种神态。 有人面带至诚祝福。 有人满脸悲切地喃喃诉说。 有人满脸的义愤填膺。 有人不知不觉间便红了眼眶。 更有人偷偷侧首,默默拭去眼角泪痕。 人间酸甜苦辣、欢悲百态一时间于燕军临时营寨前上演的淋漓尽致。 ‘大势已定。’ 半刻多钟后。 许奕放下手中千里镜,轻眨数下酸涩眼睛,心中暗暗喃喃道。 借广宁百姓之伤。 以催燕军士卒同仇敌忾之心。 进而极大地提升燕军士卒士气。 此举看似极其无情。 有向他人伤口撒盐之嫌。 但殊不知。 此举方才是真正的大爱之举。 ‘食我粮之卒。’ ‘杀掳我之敌。’ ‘报我被掳之仇。’ 当今世上。 又有何事能比此事更能令人心中大畅之事? 当今世上。 又有何事能比此事更能抚人心之伤? 许奕之所以令麾下士卒受百姓劳军半数米粮、家禽。 其此举核心目的便是令广宁城百姓真正‘参与’到此番讨伐匈奴之战中。 如此一举两得之举。 许奕何乐而不为之? ...... ...... ‘冬。’ ‘冬冬。’ ‘冬冬冬!’ 己时至,暖阳渐升。 广宁城五里外的燕军临时营寨内准时响起拔营战鼓声。 早已提前一两刻钟回归各部营帐收拾行囊的燕军士卒。 在战鼓声响起的一瞬间。 无不翻身上马,聚拢于各自将旗前。 静待着行军战鼓声的响起。 相较于其他军伍总是在拔营战鼓声响起后再收拾行囊。 燕军士卒们早已习惯了置事于前。 拔营两通鼓罢。 行军战鼓声再起! 五千燕军将士在各自将旗前列成整齐划一的军阵。 以中军号令旌旗为准。 有序走出临时营寨。 径直地朝着更北之地行去。 燕军临时营寨外。 数不清的广宁城百姓见大军行来。 默默退至道路两侧。 一时间道路两侧的广宁城百姓竟绵延数里之长。 更有甚者则直接站在了道路外的田埂上。 许奕身骑战马位于辛思玄左侧,紧随中军大纛而行。 待中军将士走出临时营寨后。 许奕微微自战马起身,望向道路两侧田地。 目之所及。 道路两侧虽有百姓立身于田埂之上。 但却无一人践踏田地里的庄稼。 哪怕那庄稼早已因正月暴雨而死去大半。 亦无一人将脚伸进田地之中。 见此。 许奕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自离了沮阳城后。 许奕时不时便会有此举动。 归根结底。 其最不愿看到的便是因粮贱而贱粮。 但好在这一路行来,极少有如此情形发生。 就在中军大纛行出临时营寨两百步时。 道路左侧忽有一满脸悲郁之气的中年男子面朝中军大纛重重下跪。 “将军啊!” “小老儿家原本足足有着八口人啊!” “可现如今却只剩下小老儿一人!” “他们!他们都死在了匈奴人手里啊!” “我那......我那尚在襁褓中的孙儿,也......也。” 中年男子满脸泪痕,言之最后却无声可传。 唯有额头触地声不断传来。 “将军!将军!” “我家姑娘方及笄啊!” “她......她死的.....死的......” “天杀的匈奴人!他们该死!他们不是东西啊!” 中年男子一跪,其身旁数人瞬间如狂风吹麦浪般跪倒一片。 那中年妇人虽如中年男子般未曾言完。 但任谁都知一方及笄的花季少女落入匈奴人手中。 等待其的会是何等惨绝人寰的境遇。 一时间。 中军大纛两侧满是百姓悲痛欲绝之声。 而中军将士们。 则无一不死死握着手中冰刃。 更无一不胸膛剧烈起伏。 若是有匈奴人于此时出没于燕军士卒面前。 燕军士卒顷刻间便可将其大卸八块。 生食其rou,痛饮其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