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_第五百三十四章:恐怖至斯,荣誉与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恐怖至斯,荣誉与共 (第1/2页)

    申时过半。

    烈日半西行,炙热渐消退。

    上谷郡潘县刘家镇集市外。

    随着千余名刘家镇百姓近乎于异口同声般的大喝声彻底爆发开来。

    脚踏马镫立身于马背之上举目前望的陈子元身躯不由得微微一震。

    其面色虽一如往常般并无丝毫异色。

    但其举目前望的目光却已然于不知不觉间带上了nongnong的惊诧之色。

    ‘逐出刘家镇,消除族谱名......’

    陈子元满眼皆是惊诧之色地默默环顾前方百姓一周。

    目之所及。

    赫然可见前方百姓中凡能看清神色者。

    无论老幼妇孺无不满脸皆是严肃之色。

    且严肃之色中隐隐又掺杂着无尽的狂热之色。

    俨然一副谁若是不好好待这群耕牛辜负了燕王殿下的一番好意。

    便不仅仅只是将其逐出刘家镇以及消除族谱名这般简单的架势。

    见此情形。

    陈子元身躯不由得再度微微一震,内心深处更是不由得浮现nongnong骇然之色。

    早在颍川陈氏一族尚未举族迁徙至京师长安城之前。

    陈子元便已然屡屡自家中长者口中闻及许奕种种事迹。

    以及种种事迹背后为许奕所带来的何等巨大的声望等。

    后来随着颍川陈氏一族举族迁徙至京师长安城。

    有关于许奕的种种事迹更是源源不断地传入陈子元耳中。

    这无疑令陈子元对许奕有了一更为全面且更为清晰的认知。

    其原以为自身对许奕的认知已然足够全面且清晰。

    然而。

    直至行至燕地后。

    陈子元方才猛然察觉自身以往对许奕的认知究竟是何等之浅薄。

    自其行至燕地后。

    沿途所遇燕地百姓但凡提及燕王殿下四个大字。

    脸上总会不自觉地浮现一抹崇敬且骄傲自豪之色。

    目光深处有时更是不自觉地浮现一抹发自内心深处的狂热之色。

    先前自刘家湾码头遇到的潘县壮班班头公孙贺及其手下十余名衙役如此。

    现如今其身前围聚于刘家镇集市内的千余名刘家镇百姓亦如此。

    ‘燕王殿下于燕地两郡十七城百姓心目中的威望竟恐怖至斯!’

    陈子元满眼皆是骇然之色地望着前方那近乎无不眼含狂热之色的燕地百姓。

    心中宛如掀起滔天骇浪般地暗暗思付道。

    思及至此。

    陈子元脑海中更是不由得浮现那夜陈老太爷为其解惑时的一幕幕。

    ‘燕王殿下现如今虽仅仅坐拥燕地两郡十七城之地。’

    ‘且燕地两郡十七城内的百姓亦不过区区百万之数。’

    ‘但正是这仅仅只有百万之数百姓的燕地两郡十七城。’

    ‘却足足为燕王殿下带来了整整两万一千名精锐将士。’

    ‘且以燕王殿下于燕地两郡十七城百姓心中威望而言。’

    ‘若是有朝一日天下彻底大乱。’

    ‘燕王殿下只需轻轻振臂一呼。’

    ‘燕地两郡十七城顷刻间便会多出数万兵马。’

    ‘且多出的这数万兵马必然对燕王殿下唯命是从。’

    ‘试问我朝六大戍边藩王以及我朝各州各郡郡王。’

    ‘除燕王殿下外还有何人能于封地内坐拥如此声望?’

    ‘除燕王殿下外还有何人能令封地内的百姓做到如此程度?’

    ‘而这。’

    ‘便是咱们颍川陈氏一族面北而行的根本原由。’

    ‘亦是颍川荀氏一族选择面北而行的根本原由。’

    ‘更是姚延津、姜志宏、温复等人哪怕明知今日朝堂之争极难撼动太子根基。’

    ‘亦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为燕王殿下力争朝廷破格赐珠三颗的最核心原由之一。’

    陈老太爷那夜解惑之言不断地回荡于陈子元脑海之中。

    不知不觉间陈子元身躯竟已微微颤栗不止,浑身上下更是密布数之不尽的鸡皮疙瘩。

    ‘燕地兴!则颍川陈氏一族兴!’

    ‘燕地亡!则颍川陈氏一族亡!’

    ‘还请爷爷宽心!还请父亲宽心!’

    ‘元定誓死辅佐燕王殿下!绝不令我颍川陈氏一族百年大计毁于一旦!’

    陈子元猛咬一口舌尖借剧痛强行稳住不断翻起滔天骇浪的心神。

    随即紧握双拳微微侧首满眼皆是坚定之色地望向京师长安城所在方位。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陈子元内心深处百转千回之际。

    刘家镇集市内的道道直震云霄般的大呼声已然于不知不觉间渐渐消散殆尽。

    三尺木台之上。

    被一众衙役唤作胡班头的中年男子面朝木台四周千余名百姓缓缓压了压手。

    十余息后。

    三尺木台四周彻底安静如初。

    千余名刘家镇百姓更是无不满脸正色地望向三尺木台。

    见此情形。

    胡班头不由得面带满意之色地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再度举起手中铜皮大喇叭。

    “废话不多言!”

    “此番分至刘家镇的耕牛共有五头!”

    “现如今刘家镇除刘家湾村、谢家湖村、瓦窑沟村、牛角庄村、沙岭村外。”

    “其余各村庄先前皆已分得耕牛一头!”

    “刘家湾村!谢家湖村!瓦窑沟村!牛角庄村!沙岭村!”

    “五村里正!此时不登台!何时登台!”

    胡班头高举手中铜皮大喇叭中气十足地朗声道。

    话音落罢。

    五道身着粗布衣衫的苍老身影手脚极其麻利地爬上三尺高台。

    随即无不满脸涨红之色地望着胡班头身后的五头耕牛,一会儿东瞅瞅、一会儿西瞅瞅。

    饱经风霜的脸上此时更是已然笑出了褶子。

    “刘老二、谢老五。”

    “你们几个都收敛收敛。”

    “哈喇子都掉了一地了。”

    胡班头见状嘴角亦是不由得快速上扬,随即更是不由得开口打趣道。

    “掉一地就掉一地呗。”

    “前些日子李狗子、孙大娃子他们不也哈喇子掉了一地。”

    “这又有啥好丢人的。”

    “哎呀呀,滋滋滋。”

    “不愧是咱们燕王殿下自匈奴人手里抢来的牛!”

    “这牛可真肥!咋地也得有上千斤了,真好真好真好啊。”

    刘家湾里正刘老儿双眼直勾勾地望着胡班头身后的五头耕牛。

    闻言后随手擦了擦嘴角的哈喇子随即乐呵呵地开口说道。

    “行了行了。”

    “废话不多说了。”

    “这五头耕牛肥瘦都差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