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一回 三国分晋战国始 安邑乐羊志学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 三国分晋战国始 安邑乐羊志学儒 (第2/6页)

为神作,谁人能写?”我说既然未曾写出过,古人未曾透露信息,前人未能窥透,你又如何能解呢?以此玄论教导后人,岂不是骗人的伪科学吗?如何能使人信服?其竟无言对答。

    本人曾言道:“读书者多如牛毛,懂书者凤毛麟角!”其实懂得著述途径,悟其所走之路者,天下竟有几人?指为经典之作。这就如同人们,品尝某种珍果,知其味道鲜美,品质俱佳,却不知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只能是品评内容如何。如今多此现象,其实并未涉及实质,只做表皮文章,对读者学习许有助益,若写作者无启迪作用,甚或钻入书本中,去讨论内情细节,实属欠妥之举。若要真读懂书的内涵,当要了解其作者经历,或写作时代背景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因为任何文学书,都是在写作者自己,均无例外。从所著述中,尽可看到作者本人的影子,其喜好观念,见识水平,认知高低,文化底蕴,均会透露出来,这是会读书者,应持的探索方法,否则皆为观赏愉悦而已。

    在苦练底功数十年后,感觉有了一定基础,既然不欲与现代作品相比,索性就以古代经典作品,定为追赶目标,便试写了一百多万字作品,却不大满意。只好继续苦学两年,自认修改前稿无益,便即抛弃重写,竟然写出了一部三百万字的巨著,书名叫:“锋陲铭”,网上书名为:“天狼啸中山”。内中自创作诗词九百余首,却为宋代内容作品,超越了古人之书。屈指算来,应为诸书之最,因对古今书籍篇幅字数,早已了如指掌,恐不牢靠,便到国家省级图书馆证实,果然不虚,竟被多个图书馆收藏,称誉为天下第一书。

    后来又即兴写了一部,五十万字的历史演义小说,书名:“秦汉智雄传”,两书全部发到了网上,供喜爱读者阅览。虽未得任何报酬,却受到讽刺挖苦及蔑语白眼无数,认为不能出版,必定是低劣作品,没赚到钱即失败,奋斗十年无成果,属于白费力气的愚蠢之举。每当遇此情时,苦辣羞愧之感,不禁由心而生,但却不觉沮丧,因出版社认为此书甚好,只是不符大众口味,怕出版赔钱,但却远景看好,鼓励继写,自是心中甚慰。便决心再写一部,难度更大之书,与古代名著一较高下,以显示自己的才学水平,看能否与古人相比,或可寻找出版之机,不然就还发表网上。于是又继续了创作之路,以坚韧不拔之意志,秉灯达旦,奋笔疾书,历时近一年半苦熬,终于完成了此书。

    《东周列国志》一书,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学的经典之作,数十年前偶然得到一部,属于繁体字的原著,使我如获至宝,经常阅读欣赏,以致将书翻损过重,心中珍惜怀愧。因是周朝后五百年历史故事,书中根据史书记载,摘出精彩内容简述写成,欠缺系统连贯性,且多以人物事迹单独描写,使人读后难于连接贯通,多有迷茫之感。尤其对战国二百年的历史,写的较为笼统简略,实想看到一部系统之书,以解心中疑惑,却难能如愿,也知此为极难之事,非大手笔才可为之。遗憾的是,数百年来并无人著成,终究是个缺憾,就想试写一部此项作品,也算是对自身的考验,却实心怀忐忑,始终踌躇难定,深知其难度非同寻常。

    正好因特情,便先写了“秦汉智雄传”一书,内中已有说明,也是为此书先做了试笔,在写到“乐毅”时,对其祖辈后人贯穿战国,有了深刻认识了解。随之闪念,这不就是绝好的纲线吗?所以在心中不断酝酿,终于有了一个总体架构,待完成前书后,又经过近一年的思考,数万里路的探察考证。于2020年6月初开始写作,于2021年7月12日完成初稿,经三个月修改三遍,才终于完成定稿,总字数若印纸质书,当有八十五至九十万字,较水浒传等多出十万字。此书写作难度,是诸书难于相比的,首先是时间跨度过长,竟有二百年之久,其它书不过三四十年,其难可知。其次是国别众多,乱战纷繁,除七雄之外,还有鲁宋卫周中山,等小国参与搅扰,难于摆布排列清晰。再有人物众多,且在各国穿流不定,实难透彻叙明,当须分轻重主次,还防平淡无奇,的确难于把控掌握。

    其初写此书之意,本想重点为乐毅,可展开之后,即放手而作,其结构也难细致把控,只管根据内容纵情书写,大致根据构思,捋出纷繁头绪,略显驰骋不羁。总之是尽了最大努力,才完成了这部作品,自认为下了难于想象的功夫,耗尽了毕生精力,应该不为劣品,质量水准高低,还须读者品评为准。值得惊奇的是,在写到后半部时,却突然解悟了古代前人,写出经典之作的路径,恍然知晓了,此类作品的创作目的,似解开了先贤的智慧密码。为今后创作此类作品,或能指明捷径方法,以致促进此类作品快速诞生,具有颠覆性的理论依据,皆因经过了五百多万字的实践过程,才会获得详实证明,属实践出真知。曾仗胆作诗曰:“欲识庐山真面目,须登极顶耸云空。遍览诸峰高低竞,不甘俯首拜下风!”此为真实心境。正因如此,才敢大胆说与古人较比,看孰为高超?可拭目以待。

    此为作者亲笔。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写的是,从我国两千四百年,至两千二百年间,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故事,具有深远的文脉基础,也是史册的延伸之作,应属文学著作。书中以战国初期兵家乐羊为始,系统贯穿了其家族后代,如乐羊、乐舒、乐池、乐举,乐毅、乐乘、乐间等六七代战将,在历史舞台上,展演的精彩绝伦故事为总纲线。穿联插叙了兵家孙武、吴起、庞涓、孙膑等兵道名人事迹,还有神秘莫测的鬼谷先生,从生到死的非凡经历过程,及其四个出道弟子,纵横捭阖,搅乱战国风云的故事。皆因其二百年的长河历程,由于燕赵韩魏秦齐楚七雄混战,外加鲁宋卫周及中山等小国加入,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曾出了许多有名的国王君主,如魏文侯、赵武灵王、齐湣王、燕昭王、楚怀王、秦惠文王、直至秦始皇,登上战国历史舞台,演绎了无数精彩篇章。涌现出了众多名臣良将,如孟尝、平原、信陵、春申四君子,商鞅、苏秦、张仪、范睢、蔺相如、屈原等名臣。还有兵雄孙膑、庞涓、吴起、乐羊、乐池、乐毅、白起,蒙骜、王翦、廉颇、庞煖,赵奢、李牧等无数名将。真是众星闪耀,展演精湛,创造了历史辉煌,成就了很多成语,其纷繁复杂之情,使人眼花缭乱,应顾不暇,难于捋清脉络承序。因其延续了春秋时的兼并风潮,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中,一段极为特殊时期。前人记述此段历史过程,难成系统,只好摘其人物事迹,分别独立成篇,这在《东周列国志》一书中体现明显,再历后数百年中,却无系统连贯之书出现,使人读之多有困惑。本书试图解开这一难题,便以乐家世族臣将接续为纲,紧密连贯穿插,糅合联捏,串成一部前所未有的创著,或会给喜阅历史者,带来通览便利实效。

    由于战国时间跨度过长,内容纷繁复杂,人物众多难记,几乎超越了各文学著作,其创作难度之大,当不言而喻,也或算是个创举,能否达到读者满意,尚心怀忐忑。深知当代之人,虽学历见高,却历史知识欠丰,能读懂此书者或许并不多,但我国的文学科学事业,不应只为普及大众,还须有高端作品涌现,代表超古越今的高度水平,方可显示辉煌璀璨。今值文化繁盛时代,只有超越了古人,才可理直气壮展示进步,能在此基础上发展,超前继进才有希望。否则,只能提出学习继承,不敢说发展超越,若连古人都超越不了,岂不自卑?就永远抬不起头来,只能是崇拜敬仰,望高兴叹,有失当代水准,谨表衷意。望读者阅此书后,多提看法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