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弹指一挥十五年 (第2/2页)
大院,叫做“天山居”。 内设好几个房间。 专门预备了一个练武场。 并建有一个后花园。 因为没钱修缮,风雨侵袭,墙皮有所脱落,墙根长满了青苔,窗户上的漆皲裂了,像手心的花纹。 黄青浦也不再是以前那个英俊潇洒的“隐居道人”。 他成了一个唯有眼睛有神的糟糕的老头儿。 十五年岁月流霜,染白了他的鬓角,沙哑了他的嗓子,磨厚了他的手脚。 如今的他正在为下个月的粮食所发愁。 卧龙岗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危机。 整个汉州都在经历一场磨难。 在上一年,上上一年,雨水很少,连年大旱,致使汉州各地,不同程度的受灾,土地减产,粮食供给不足,引起的一连串反应,让汉州百姓,亟盼一场大雨。 哪怕是山洪暴发。 他们也乐得。 旱灾要属南泽城最为严重。 今年情况更糟糕。 雨季已过。 只打了一天的闷雷,下了一场不及牛毛的小雨。 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 南泽山水再不如画。 洪泽湖的面积锐减了一半。 田里的农作物无法育苗。 “天山居”菜园里的蔬菜,因为干旱近乎死亡的状态。 山林中的野菜停止了生长。 树叶变成了黄色。 动物们向水草丰美的迁徙。 “天山居”的米缸里还剩下一小层混合着老鼠屎的米。 黄芹沟一个月前,才拿着最后一笔钱托朋友买了雪莲花,正在运来的路上。 南泽城的每一个人都在接受着天灾带来的考验。 在姜大官人死后的十五年后。 人们终于肯想起这个人了。 甚至开始怀念他布施的米汤。 而现在的赵家人。 未免太悭吝了。 赵家人接管了姜家的产业。 虽然没有姜家那么坏。 但也没有姜家那么慈善。 是当地出了名的一毛不拔铁公鸡。 这一日傍晚。 太阳还不等落下西山。 东方就出现了一轮苍白的月亮。 天气凉爽且干燥。 黄青浦躺在后院早已干枯的葡萄架下,穿着一身灰色的衣服,拿着一把扇子,晃动着摇椅,惬意的闭着眼睛,吹着山风。 空气里看不见的尘埃,落在他眼角的褶皱里,他似乎什么都没有想。 但他手里的扇子,扇着扇子,忽然止住了。 又不像是没想什么。 “师傅,原来您老在这呢!可把我好找。找了您老半天。”这时一个娉娉婷婷的少女立在黄青浦的身前。 她弯着身子,垂着头,小心翼翼地张望。 风把她鬓角的长发吹起。 一身淡黄色的裙子与她灵动的气质十分相配。 黄青浦“嗯”了一声,睁开了眼睛,轻声道:“媛媛,你找我何事?” 郭媛媛努努嘴道:“师傅,你老人家还空闲呐?长歌和大师兄又惹祸啦!” 长明道点了一下头,表情很平淡,见怪不怪的问道:“又跟谁打起来了?”然后缓缓地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郭媛媛焦急道:“师傅,你怎不紧不慢地呢?这次他们给山下放牛的王二给打了,人家拉帮结派的找上门来了,二十几号人呢。大师兄和长歌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啦!你快点去看看吧。不然人家要拆咱们‘天山居’的大门哩。” 长明道微微一愣,嗔怒道:“岂有此理。” “您是说谁岂有此理啊?是大师兄和长歌,还是那个鹰钩鼻子一脸猥琐样的王二?”郭媛媛诧异地问。 “真是岂有此理!”长明道说着,快步向小门走去。 郭媛媛忙道:“您老消消气呀!估计错不在大师兄和长歌!那王二原本就不是个东西,仗着表哥是吃官饭的,家里又殷丰,经常欺负乡里,目中无人,耀武扬威,有时候还言语调戏我呢!要不是师傅你老人家不准我们随便用武功,我早就把他两个门牙打下来了,哼···。”郭媛媛气嘟嘟的,小脸涂上一层红晕,真比天外的火烧云还好看。 长明道已经出了小门,说道:“我不让你们动武,自然是为了你们好。到了你们动武的时候,为师绝不拦着,就怕你们不敢动了。你不要再说了,去找石帆和长歌过来。” “可我不知道他们在哪呀!”郭媛媛急得跺脚。 长明道渐渐远离,说道:“去后山的山洞里找找,让他们快来见我,真是无法无天了。” 郭媛媛心头一凛,暗中揣度:“听师傅的口气,好像是真生气了,我若真把长歌师弟找来,定要受到责罚不可!该死的王二,我准跟你没完,欺负我小师弟,你给我等着吧,看郭奶奶不给你好看的。” 师命不可违。 郭媛媛走出后门。 穿过走了无数遍的竹林。 向卧龙岗后身的万丈悬崖走去。 那里有个山洞,十分隐蔽,是儿时几个是兄弟玩耍的时候发现的,后来成为了秘密基地。 几个人经常躲在哪里吃野味、玩游戏、练武功、师兄弟六个人,谁也不肯走漏风声。 但不知道怎么的就让黄青浦知道了。 后来大家渐渐都长大了,不常去了,只是偶尔去几次,吃吃野味,偷了师傅的酒,到那去喝。 现在山洞只是柳长歌暗中练武的地方,而教他的人就是石帆。 郭媛媛迈着小碎步,边走边想:“我不能就这么叫大师兄和长歌师弟回去,尤其师弟的身体还不好,师傅若是责怪下来,那可怎么办才好?对了!我故意慢慢地走,拖延时间。太阳都要下山了,那王二总不能在‘天山居’过夜吧?”想到这里,郭媛媛喜笑颜开,步子缓缓地放慢。 脚踩在枯萎的树叶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沿着一条萧条的小路向山崖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