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奉旨填诗成文岳 (第2/2页)
跟现在网络上的口嗨差不多了,谁谁谁要怎么样了我直播吃翔,这种口嗨基本上是要被打脸的。 也不知道庆月公主能不能找到成文岳,成文岳能不能写出忠君报国的诗来。 李文渠陷入苦恼之中。忽然房门响了,外头传来一个声音:“大人。” 李文渠喝一声:“什么事?” 外头人回道:“长公主府上来人了,求见大人。” 长公主府上的?李文渠从凳子上弹起来,然后跑去开门,急促道:“快去请进堂来。” 李文渠拿着折好的诗稿,欣喜若狂,急忙打开来看,脸上的笑容越加灿烂,喃喃道:“这就好办了。” 紧接着,上谕传出:《塞下曲》传阅百官,成文岳萍踪不定,不必再找,且填诗去。 什么?皇上怎么会给出这样的旨意?不必再找是什么意思?且填诗去?皇上金口玉言让成文岳去写诗,那成文岳岂不是奉旨填诗?朝堂上,诗坛上一片懵逼,去看看他又写了什么诗。 再接着,朝野再次被成文岳的诗所震动,尤其是最后两句“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胡虏报国恩”一下子将所有人的报国热情给激发了出来。 那些在京城还未取得功名的学子将这两句认真抄录下来,当成座右铭,甚至还有一些青年学子准备弃文从武,报效疆场。 长安城的纸彻底脱销,纸铺的掌柜开始安排人到其他城市紧急采购宣纸。 这首诗出来后,诗坛那一帮人终于一反常态,选择了集体沉默。尤其是曹不直,他是引领者之一。 此刻他在家中,闭门不出。因为当时太激动,说了如果成文岳要能写出一首忠君报国的诗来自己就给成文岳提靴。 没想到一天时间还未过去,打脸就来了。这脸疼的,曹不直恨得牙痒痒。 提靴,老夫给成文岳提靴?他也配?提靴是不可能的,在家里闭几天风头,然后事情过了再从长计议。 没过多久,家丁前来禀报,说评诗署传来书信。曹不直打开一看,是李文渠的亲笔手书,信上端正地抄录着成文岳的《塞下曲》。 信的最后李文渠善意地提醒曹不直做人要讲信用,躲在家里是没有用的,什么时候履行约定给成文岳提靴? 曹不直看得脸皮都在抖动,咬牙切齿地大怒道:“李文渠,你欺人太甚!成文岳你这个狗贼,老夫与你不死不休。” 说罢,他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整个人扑倒在地。(成文岳忽然打了个喷嚏:到底哪个王八蛋在骂我?) 同样收到评诗署传信的还有曹不直这一帮诗坛娘炮派的其他人,他们没有像曹不直一样插旗,所以李文渠给的结束语和给曹不直的略有不同:成诗果反诗耶?上谕不必再找成文岳,且填诗去。奉旨填诗,成文岳果反贼耶?附其新作《塞下曲》,请诸君拜读! 翻译一下就是你们这些不开眼的,说成文岳的诗是反诗,真的是反诗吗?睁开眼瞧瞧,陛下都说不用找他了,让他去填诗,你们还要找他吗? 还有,现在长安城买不到纸了,怕你们看不到成文岳的这首新作,特地抄录了一份给你们,睁开狗眼好好读。 接下来,诗坛这帮人陷入沉寂,本来还有几个想再跳一下,然而祸不单行,听说首领曹不直都被气得重病卧床,这一下群龙无首,还是先忍一忍吧。 李文渠却像年轻了十岁,这个改变诗坛靡靡之风的梦想他已经做了几十年了。 天可怜见,成文岳的几首诗为他打开了一道梦想成真的大门,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岂能错过。 经过认真思索谋划,然后逐步开始推动诗文改良的浪潮。 吾道不孤啊,对于成文岳,他虽未与之谋面,也不知他的身份行踪,但他心里却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终究会见到成文岳。 他也想了见到成文岳之后他该做什么?嗯~他应该会端端正正地朝成文岳鞠上一躬,然后对成文岳说:“李文渠代天下的孩子谢过成先生,天下桃李,悉在成门矣!” 长公主府,庆月公主倚栏而坐,手中拿着一团鱼饼,不时捏下一小块抛出去,下面湖中锦鲤万尾,竞逐鱼食,色彩斑斓,一片生机勃勃。 她虽深居公主府,但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却了如指掌。 这一场热闹的诗文之争总算暂告一段落,可偏偏那个搅出京城万丈惊涛的主角竟然全程没有现身,只凭着四首诗就将那一群地位煊赫的人打翻在地,的确有趣。 接下来李文渠会借势有一番动作了,她也期待着诗坛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 嗯~想想看有什么有趣的题材,再让他作几首诗,看看他能不能写得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