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的渔乐世界_第一百七十八章 村里渔民们的炙热眼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村里渔民们的炙热眼神 (第2/2页)

这次作钓就用了十好几斤,又被劫了几斤……

    余乐还要留一些做实验,看套餐具体怎么个配比呢。

    就一条准则,既要效果好,又要效果不能太好……

    ……

    余乐心情很美丽,哼着小调,铁船儿劈波斩浪,行驶在宁江之上。

    拐了个湾,进入通江湖,没过多久,自家浮屋在望。

    远远看过去,余乐吓了一大跳。

    只见浮屋走廊,屋旁两岸上,站了足有几十口子的人。

    都是些什么人?

    怎么都在咱家?

    咱家出什么事了吗?

    余乐眼皮子不由得跳了几下,一脚地板油,加大马力,铁皮船速度瞬间飙到一百八。

    越来越近了,余乐看到这些人都是村里的村民们,大伙儿清一色地面朝自己这边,似乎在翘首企盼着什么。

    愣了愣,旋即余乐明白了什么。

    如果所料不错,村民们是在等自己回来。

    而他们之所以会齐聚这里等自己,十之八九是有人看了自己的直播。

    然后一阵风从村头刮到村尾,于是全村人都知道自己今天的作钓情况了。

    咱村是个渔村啊,自己一个上午就钓了两百斤鱼,村民们不来凑个热闹才怪呢。

    ……

    “小乐……”

    “小乐你总算是回来了!”

    船靠岸停下,村民们纷纷围了过来,热情地打招呼。

    没等船停稳,有几个青壮村民迫不急待地跳上船来,掀开了鱼舱的盖板。

    当满舱的鱼儿呈现在几人眼中,几人倒没有多震惊,因为确实他们是看了直播,知道余乐已经收竿,才过来余乐家的。

    纵使早就知道余乐的渔菜,这几人依然忍不住嘀嘀,“啧啧啧,这里确实有两百斤鱼,一个上午的工夫啊,还是用钓的……想想都感觉像是天方夜谭啊!”

    “运气好,运气好而已。”

    余乐就谦虚地笑,顺手把船绳拴在柳树上。

    “运气再好你一个上午能钓两百斤?”有年纪比较大的村民也上船来瞄了瞄,就赏了余乐一枚大白眼,“小乐你这就过份的谦虚,过份的谦虚那是骄傲了啊!”

    “嘿嘿……”余乐咧着嘴笑。

    几十名村民都上船瞅了一阵,随即大伙儿就把余乐给围在了中间。

    “小乐啊,你这次钓鱼用的玉米,是自己制作的吧,你看是不是……”

    所有人目光炽热地望着余乐。

    都是以渔为生的渔民,都知道打窝诱鱼聚鱼……不过余乐的酒米他们并不是很稀罕,毕竟鲫鱼个体终归有限。

    可号称素饵之王的玉米就完全不一样啊,针对的是大鱼……没看到余乐半天就钓了200斤!

    半天200斤啊,这是什么个概念?

    现在渔民们在湖里江中折腾一天,能有个四五十斤的渔获,都算是运气相当地不错了!

    傍晚下网早上起的收获,就更甭提了!

    “这玉米是我自己调配的,要不了多久,它就会成为我公司的拳头产品……”

    余乐知道村民们的心思,也完全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怎么说余乐自己也是个渔民。

    而且余乐发自内心地想帮助大伙儿,由衷地希望大家每次出湖都能有一个好的渔获。

    可问题是,首先产能无力:

    话说渔民们要是打窝诱鱼,那就不是打个把两个窝了,消耗的窝料不是斤把两斤……

    一村的渔民,一天下来,一个月下来……

    其次就是性价比:

    几十几百几千斤的初级大物苞谷,本钱可能花不了多少,关键你成品拿去卖,就值钱了啊!

    把大物苞谷用在打渔上,余乐觉得产生的价值,还不一定有直接卖钱多。

    “各位叔伯……”

    简单地衡量了下,余乐顿时面露难色。

    如果产量起来了,他不介意分出一部份、并以低价给村民们去用,但是现在……余乐确实为难啊。

    “呵呵。”

    村民们瞅着他这模样,就都笑了笑,并没有谁说余乐小气、没义气什么的。

    帮余乐建成浮屋的李广卫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乐啊,你的酒米卖的价格很高,而且很抢手,我们都知道……光子那小子的渔具店,不正是靠你的酒米,生意好得都飞到天上去了……你的这个玉米,是钓大鱼的,到时候肯定只会卖得更贵,肯定也会非常抢手……”

    “小乐你的这些情况,大家都知道,也知道你弄这些,原材料难搞,导致了产能上不来……”村里年纪最大的渔民开口了。

    老头叫孙长根,年近古稀的他打了一辈子的鱼,身子干瘦背佝偻,晒成古铜色的脸上满是褶子,显得很沧桑,他是村里话事人孙大山的堂哥。

    老头精神矍铄,一双浑浊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余乐,“小乐啊,你的公司要发展,酒米和现在这个玉米,对你很重要……大家不会让你为难的,你放心。”

    老头接着说道,“是这样的小乐,大家在这里等你的时候,就已经讨论好了……你的玉米该卖多少钱,一分不少地照样算给你……我们去塅塘湾啊,车塘湾啊,毛塘湾啊,田坪湾啊,去那些大湾子里,做大窝子……”

    听孙长根这么一说,余乐哪还能不懂。

    每年在鱼儿最肥、觅食欲望最强的金秋时节,不少的渔民会联合起来,在老孙头刚刚说的那些大湾子里,干好多票大的……

    打最多的窝子,用最长的网,弄最多的鱼!

    那时候,那场面,那鱼儿……

    余乐就没少参与。

    顿时余乐眼睛不由得亮了,对众人说道,“都是乡里乡亲,钱不钱的,先撇一边……这事,先交给我试试看……到时我们所有人再一起上,看看效果到底会怎么样,划算不划算……而搞到的货,卖到的钱,大家一起分……”

    在余乐的脑海中,已经想到届时将会出现的场面,应该会相当的壮观!

    “小乐你是这样的!”孙老头对他竖了下大拇指,“不管效果怎么样,搞一次还是长期搞,该给你算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你的。要不然大家挣这个钱,心里也别扭。”

    “是的小乐,该怎么算,就怎么算。”老头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附合。

    “好,等我的第一批玉米出来,我就去找个大湾子布置。”渔民们淳朴,不喜欢占人便宜,当下余乐也不矫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