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我到我的菜园子转转去。【求月票,求打赏】 (第2/2页)
,请大王审阅修订,颁旨刻印。” 说完,便将皇历缓缓送到了马秀英的面前。 马秀英瞧着面前的皇历,不由的说道:“这么厚啊。” 见此,马秀英不由的为朱元璋开脱道:“大王忙啊,再说,这事不急吧,没有皇历也不至于过错了日子。” 可吕昶立马说道:“禀夫人,皇历不光是过日子用的,更是朝廷展示皇天之道,昭告全国子民的日月时辰之律令,这部皇历,详尽表明了新朝元年的四季始末,日月循环。” “及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刻,还表明,全年中所有重要的农时、潮信、吉凶。” 听着吕昶的话,马秀英道:“吕先生,大王说过,内廷不得干政,所以这事,我怕是管不了啊。” 不过,就在吕昶为难之时,马秀英道:“皇历我且留下,你先回去吧。” 见此,吕昶也就明白了,缓缓起身退了下去。 马秀英此举既避免了自己内廷干政之嫌疑,又将这事儿给妥善的处理了。 王府,朱元璋的书房门口。 在吕昶离开后,马秀英知道这皇历的重要性,第一时间便命玉儿端着那本皇历朝着朱元璋书房这里走来。 在来到书房门口时,二虎见到马秀英,立马上前一步,拱手道:“夫人。” 马秀英笑着点点头,问道:“在里边吧?” 二虎道:“在。” “容属下禀报一声。” 可马秀英却面色如常的说道:“不用了。” 见此,二虎也不敢阻拦,退到了一边。 不过在玉儿经过他身边时,二虎还是小声的问道:“不会吵起来吧?” 可玉儿却只是乖巧的说道:“不知道。” 书房内。 朱元璋在知道了马秀英的来意后,便坐在椅子上翻看起了这本皇历。 而一旁的马秀英则责怪道:“自个儿交代的事,怎么自个儿倒忘了。” 可朱元璋却说道:“谁忘了,咱记着呢,你没看到咱这儿日理万机的,哪儿有闲工夫的,再说这事儿也不急嘛。” 但马秀英却直接说道:“这事儿万急!” “重八,这皇历可不光是过日子用的,它更是朝廷展示皇天之道,昭告全国子民的日月时辰之律令,你仔细看看,这里头有新朝建元以后的四季始末,日月循环。” “以及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刻,还有全年中所有重要的农时、潮信、吉凶和忌讳。” 听着马秀英的话,朱元璋渐渐明白了,不过还是疑惑的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呀?” 马秀英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你放牛那会儿,我读诗书。你当和尚那会儿,我读史书。我积攒的知识,多了。” 听着马秀英的话,站在马秀英身后的玉儿不由的憋着笑。 而朱元璋听马秀英挖苦自己,顿时将手中的皇历往桌面上一拍,身为男人的好胜心又开始作祟。 但明白自己说不过马秀英,便将怨气埋怨到了吕昶的身上,说道:“吕昶这个老夫子,他干嘛把皇历送到你那儿去啊?” “应该,应该直接给他递来呀。” 听到这话后,马秀英立马说道:“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二件事,这么重要的事情,人家干嘛要送到我这儿来呀?” “这不是明摆着嘛,害怕你,信任我呗。” “你日理万机,忙不过来,我嘛,事虽然多,可一眼就能断出轻重缓急来。”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又开始想多了,故作随意的试探问道:“那妹子,你是跟他怎么说的呀?” 马秀英道:“我告诉他,第一,内廷不得干政,这么大的事,非大王亲断不可。第二,大王虽然日理万机,但绝不会误事,有时他是故意将事情搁一搁,心里可是时时刻刻惦记着,为何啊?时候不到啊。” 听着马秀英的话,朱元璋顿时笑的跟个孩子似的,说道:“妹子,这话妥!” 而马秀英也见着朱元璋高兴,说道:“重八,我有个念头,王府拨笔银子,立刻印行皇历,颁发各省州府县。一直发到各乡里百姓手里,你猜,老百姓看了皇历会怎么说?” 朱元璋顿时好奇的问道:“会咋想?” 马秀英笑着道:“我猜,乡里的百姓在看到这皇历后,肯定会说:哎哟,这朱元璋可了不得了。还没开国呢,皇历先下来了,这天下肯定是他朱元璋的。” “他虽然还没当皇帝,可他先惦着农时呢。” 听到马秀英的话,朱元璋立马开始琢磨。 这越琢磨,就越是觉得有理。 这人心是什么? 人心不是几句话,几句登基诏书能笼络的。 这人心,可就在这些小事,这些关系百姓利益的事情上。 曾经自己就是农民的朱元璋,对于这些是更加清楚。 意识到其中重要的朱元璋,立马对着马秀英身后的玉儿说道:“玉儿,马上把吕昶给我请过来。” “二虎!” “在。” “把李善长、刘伯温立刻请到这儿来,快!” “是!” 马秀英见事情办妥,知道是该自己离开的时候了,起身对着朱元璋说道:“得。你们君臣议事,我就不干政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还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妹子,妹子,你这是去哪儿啊?” 马秀英对朱元璋心思了如指掌,满含深意的说道:“我到我的菜园子转转去。” 说完便离开了。 只留下一脸尴尬,又心里十分痛快的朱元璋,乐呵的站在屋里。 瞧着自家妹子如此得体,心里高兴的同时,却想到了帮助自己打下天下的小舅子齐衡。 虽然这姐弟俩都十分的懂事。 万事都为他这个皇帝考虑,可马秀英是自己的老婆,枕边人,是妇道人家。 而齐衡,却是男人,大将军,自己之下的第一人。 对待他,就绝不可能像马秀英一样。 而且齐衡的功勋是摆在明面上的,不像马秀英。 想想唐时的李世民。 再想想如今的齐衡。 虽然齐衡的声势还无法跟李世民那会儿相比。 但齐衡所掌控的权力,可一点不比李世民小。 只不过是明面上看起来不如罢了。 安丰路一地之产粮,便可抵得过其余诸省。 况且,安丰路一共多少人,而其它省的产粮又要养活多少人。 安丰路每年每月所盈余的粮食,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这年头,有粮就有兵。 况且,安丰路缺兵器嘛? 他朱元璋麾下整个百万大军有一多半都是安丰路供应的。 可以说,只要齐衡愿意,他一句话,整个安丰路就能增兵百万! 还都是装备精良,后勤保障充足。 再加上那些钢铁巨舰,弩炮、火炮等等先进的武器装备。 就算他朱元璋如今统领百万大军,也不敢放言能抵得过齐衡安丰路一地。 因为他对安丰路的了解太少了。 当初在犄角岭的热气球,空中飞行的神兵营。 这些无不在时时刻刻的惊醒着他朱元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