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狼山爱情 第一卷 (第8/8页)
总是扶弱抑强,维持他们的均势。 他坚定不移的反对统一,如果某国要统一天下,那他就属于被打倒的对象。所以,他不愿意宇文泰(西魏)消灭南梁,这是显而易见的唇亡齿寒道理啊。 显然,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智谋,不是汉人的专利,游牧民也同样玩得得心应手。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任何人任何帝国都是如此。如今,阿那瓌也老了,他曾经的雄心壮志变成了与绝大多数糟老头子一样,只是吃吃饱喝足散步,陪伴撒娇的孙女,哄哄幼稚的一群小孙子。家人的幸福,成为他人生的最大安慰。 他本想着嫁出家族中最后一个小孙女,就可以消停下来,享受普通人那样的天伦之乐。 可一段时间来,信使每一天带来的消息,都糟透了:随着他们的丢城失地,突厥人一天天更近了。 凭感觉,他知道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就要开始了。他发出决战令:迅速集结起30万军队。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怀荒城外大军云集。 两军对垒,话不投机半句多。那就少废话,决战吧。 公元552年最后一个月里,怀荒,号角呜呜。 土门挥动令旗,突厥军持续发动一轮轮进攻,冲击柔然战阵。首先是高车人部队,接着是汉人部队、栗特人部队、契丹人部队、吐谷浑人部队、室韦人部队、柔然人部队…… 其战术是,如果一支部队占上风,就让其他部队迅速跟进,扩大战果并打败敌人。如果不能占上风就撤退,让第二队继续冲击…… 在每次征战中,突厥往往以附属部落做前锋,“我令十箭军队进发,我们也随其后作战。”因为其附庸地位,这些非突厥人部落在战斗中往往承担着更危险性的任务。 突厥数次猛攻,损兵折将,仍未突破。 柔然开始反攻。数万骑兵呈雁形阵展开,铁骑撞击大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响。 其后,又有数万步兵如墙般步步推进。 柔然骑兵很快锲入突厥军。 柔然军人,同样是悍不畏死。 土门一声虎啸,双手持马槊,率领突厥军最精锐的“附离”部队,扑向敌人的“雁头”。土门马槊所及处,柔然军纷纷落马。 但好汉不敌四拳,猛虎架不住狼群。柔然人越来越多。 拼杀中,一名敌人击中土门头盔。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他的头盔滚落雪地上,土门也跌落马下。 就在众人以为他一命呜呼时,他已双手拔刀,于闪电间刺杀一名敌骑。 原来,突厥军的头盔上都有只“狼”,正是它救了土门一命。 这只“狼”,其实是仿照汉人头盔上的尖顶,即一般所说的“避雷针”。作用是防止兵器直击头部,使兵器产生侧滑作用,减轻击打力度;也有装饰或者显身份的作用;在行军中,还能用来烧水做饭。 在上午的战斗里,土门四度落马,四度换马再战,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终于打退柔然军的冲锋。 午后,阿那瓌派出他的杀手锏~2万名人马披甲的重骑兵~刀砍不透,箭射不穿,即使是马槊也不能轻易刺破。 面对这些“坦克”,突厥军一触即溃,拨转马头,绕过步兵方阵,逃至步兵方阵后。 距离突厥步兵方阵约100米,柔然重骑兵开始慢跑、加速、冲锋,准备撞击步兵。 突厥步兵方阵由2万汉人组成。 在突厥,有数百万汉人,或耕种或作战。史载,李靖大破突厥时,仅一次战斗中就解救汉人120万。 汉人步兵忙碌起来,按照预定计划,利用辎重车和战车,快速组建起一道“城墙”。墙后,排列着一具具床弩。 呼啸的弩箭如放倒的森林,刺穿迎面冲来的柔然重骑兵的披甲、身体或战马,如烤rou串一样把他们钉在箭杆上。 柔然军死战不退,一些战死了,还有一些冲锋到车阵前,跳下马,拖着笨重的盔甲爬过车阵,继续冲杀着。 突厥军伸出挠钩,拽住柔然军的腿,将他们一个个钩倒在地,这些人被扒掉头盔,脖子上接着就挨了一刀。 “突厥所长,惟恃骑射“。但,他们并非“只识弯弓射大雕”。土门懂得因时制宜。面对柔然重骑兵,他想到了自己在绥德城下的失败~利用车辆组建一道移动城墙。 土门成功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柔然仍有20多万步骑兵。阿那環挥动令旗,柔然军全部出动,将突厥军层层包围。 突厥军的5000名重骑兵出动了,枪山如林!如林推进,当者披靡!突厥军“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 残阳如血,羌笛呜呜,荒漠野外,厮杀声渐落…… 殷红的战场上,雪白血红,死尸堆积!引来无数的狼群、野狗、鹰、乌鸦……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土门刚回汗帐,就如山塌一般,轰然倒地。平日里狗熊一样壮实的人,如今呼吸仅余一丝。 随军医生当即牵来一头健壮公牛,用刀剖开其腹,把晕厥中的土门脱光,赤裸裸塞进四腿一直在乱蹬的活牛腹中。 在萨满师的祈祷声里,半个时辰后,人们再次拽出土门,他起死回生,再次活了过来。 当夜,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吹过,风声如魔鬼的哭嚎,昼夜无休。似乎一瞬间,气温骤降,把空气冻结成一团,连火焰也被冻住,燃烧不起来。 平日里的满天炊烟也不见了~冷风把炊烟也冻结了。 这样的天气,不要说打仗,即使不被冻死就是万幸了。 持续三天里,两军不约而同的都龟缩在军营,躲进穹庐以待气温回升。 第四天,太阳照常升起,天气稍暖,吹角连营。 当土门和突厥人吃早饭、列阵、冲锋,却吃惊的发现:柔然军竟然毫无动静! 原来:天寒地冻下,对于身着皮衣皮裤皮帽皮靴的突厥人来说,只是毛毛雪而已。再说,他们经年累月生活的狼山,一年中有六个月皆是雪季。对于极端低温早已习以为常,该干啥干啥。 柔然军却一下被冻倒了,或冻死、或冻伤冻残。所剩不多的柔然军人,连武器都拿不起,更不能组建战阵。 面对突厥军的纵横冲杀,似乎劈头一刀或当胸一槊,更能如他们所愿:早死早超生,晚死多遭罪。 突厥军毫不迟疑,抓住战机“纵骑冲之”,柔然军全军覆没。 一位参战的拜占庭人在日记里记载:“广阔的战场上布满30万具尸体。平原被满地的死者覆盖,遍地都是已阵亡的战士……堆成的山丘”。 这些战死者,是谁家的孩子?谁家的丈夫?又是谁家的父亲? 柔然汗帐里,阿那瓌白发苍苍,仰天长叹:天灭我也! 而后,挥刀自杀!如风中落叶,一代英雄,就此谢幕。 身死国灭,和他一起消逝的,还有曾经辉煌的柔然帝国。 阿那瓌,生的伟大,死的高贵! 土门来了,他抱住阿那瓌失声痛哭:老岳父啊,你怎么就死了啊?我还要和你谈谈我们两家人的婚事呢? 他转头对部下说:除了小郡主。其他的女人和财产,都归你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