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我是关兴_第三十五章韬略(求追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韬略(求追读) (第2/2页)

吴,南屯夜郎以备蛮,北屯汉中以备魏。”

    “法正当年所云永安为“益州福祸之门”,可谓一语成谶。我意欲请陈到陈叔至为永安都督,节制益州水军,巡视临江、秭归各处震慑江东。”

    古代蜀地与中原的交通往来,有两条主要通道。

    一是川陕之间的金牛道,自关中翻山越岭,从剑阁、绵竹、葭萌等地入蜀。

    崎岖难行,耗时日久。

    二是由成都沿蜀江南下至江州,再沿长江水陆并行,从临江、羊渠、鱼复(永安)而出,进入三峡地段顺流而下,行至荆楚大地。

    但是三峡险峻,水流湍急,也非寻常。

    关兴如此积极出谋献策,当着费诗的面抛出自己的想法。

    也是想关羽能及时更正,费诗能向刘备及时转达。

    因为荆州益州两地只见往返,殊为不易。

    如果战争一旦开启,往来传讯更不方便。

    据实分析,江陵-襄阳-成都这条线,距离何止千里之遥。

    无论是陆陆还是水陆,双方交流信息一个来回就要两个多月。

    虽然军情传递快速,但是军情到了刘备手上,仍然有严重的滞后性。

    就好比历史上,刘备得到关羽在前线的军事情报,已经是一个半月之后的事了。

    关羽在八月威震华夏,生擒于禁及七军三万余人,斩杀庞德,这一重大胜利等刘备收到时已经是十月初了。

    想要有所变动,军令下达到关羽军中,已经十二月了。

    而原本的十二月,江东偷袭,关羽败走麦城。

    这也是此次费诗封赏荆州,给与关羽假节钺的重要原因。

    军情紧急,关羽根本来不及向刘备请示。

    到了江陵此处,关羽沉吟少许。

    “江陵守军原本六千人,再有武陵蛮两千人。分由潘浚、马良统领,新旧二城坚固,足以守城。”

    江陵原有旧城,起于春秋时期,年久失修。赤壁之战后,周瑜与曹仁鏖战江陵,城墙多有毁坏。建安二十年,关羽主持修建江陵新城,历时五年方成。

    江陵新城城垣北长三千六百步,东长三千八百步,南长四千五百步,西长三千八百步,周长一万两千步。

    城墙高俩丈三尺,宽度五丈有余。城门七座,陆门五座,各有瓮城,水门两座。城外有护城河,宽十二丈,城内还有河道四条,堪称雄城。

    听到这里,关兴终于发现关羽还是有所改变,至少马良留下守城了。

    说到这里,关羽想起糜芳、傅士仁之事。

    “糜芳、傅士仁与江东往来密切,加之倒卖粮草。傅士仁还未捉拿归来,糜芳如今在家闭门谢客。”

    “傅士仁我会军前正法,糜子方烦请费大夫押会蜀中,听兄长发落。”

    费诗没见到糜芳,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点头同意。

    揭发糜芳、傅士仁,这是关兴二世以来最大的影响了,相比公安和江陵不会那般容易陷落。

    接着关羽想到关兴的提醒,目视着费诗言道:“荆州兵力不足,我还想调用上庸兵马。烦请大夫告知兄长,手书一封予以侄儿刘封。”

    将关羽请求布置一一记下,费诗想到方才关羽所言,又提到一点。

    “军师尤为关切公安所在,前益州牧刘季玉如何?”

    刘备夺了益州之后,对刘璋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将他和儿子刘阐迁移到公安。

    诸葛亮堪称智者,政治敏感。

    得了这个提醒,关兴又出言道:“父亲!公安毕竟紧邻江东,不如将刘季玉迁来江陵。”

    刘璋为人虽然庸弱,却也有几分仁厚,其在益州时,仍有不少坚实簇拥,故而刘备攻成都时,城内“吏民咸欲死战”。

    江东偷袭荆州后,孙权曾加封刘璋为“益州牧”,奉命居于秭归。

    想要利用刘璋在益州的影响力,策动地方土著谋反。

    大约在夷陵之战后,刘璋去世;孙权又任刘阐为益州刺史,继续对蜀地“和平演变”。

    由此可见,江东对荆益二州念念不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