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外一篇 《融州往事 下》 (第6/6页)
众人都说他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巧今天沈渊约齐太行到阵前和谈,自己又是随行官。因此正在准备甲胄的小伙子,脸上的笑容便更深了。 毕竟这是两方主将的第一次见面,因此双发都做足了准备,生怕对方发动突然斩首袭击,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沈侯爷和齐将军都是被数名铁甲骑士给裹挟着,隔了百步的距离站在阵前。 两人对着喊了不少客套话,但对于对方那毫无诚意的要求几乎都是立刻拒绝了。毕竟这是第一次接触,他们两个都知道今天只是试探,不可能聊出什么真东西的,因此只是一刻钟不到,就都各自调转马头,准备回营了。 连沈渊都不知道,受了重伤的二儿子就在他们互道告辞的一瞬间,狠狠地对着身边十几名护卫点了点头,接着就是一阵弓弦爆鸣,两轮冷箭擦过了前排江离士兵的盔甲,猛冲着恰好露出后心的齐太行爆射而去。 五箭射中了齐太行,三箭扎在了飞身去挡的曹征身上,其余的那些箭就没人顾得上是命中何处了。毕竟江离人马占多数,沈老侯爷倒是没受什么伤,只是又惊又怒地被人一路护送回了大营。就在他发着雷霆之火安排人去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三儿子跛着脚亲自来报告,下令的人是老二沈熙延,他因为前几日在齐太行营中所受的无尽凌辱,加上大哥为了换自己生路而身陷囹圄,两件事叠加在了一起,使得他往日温润如玉的品性已然尽失,成为了一个只想杀了齐太行而不顾一切的疯子。那十几个弓手每人都受了他大笔金银,此时做完了大事,方才已经全部自尽在营中了。 沈渊听了小儿子的汇报,双眼从惊愕渐渐变成了茫然,他叫人把那连父亲死活都不顾的老二给带来,可进帐的却是一个满身屎尿,又笑又跳的疯子,这个疯子长着和沈渊年轻时七分相像的面孔,但无论是父亲还是弟弟,他已经全都认不出了,好像全部灵魂只记得一件事,那就是他撕心裂肺地重复的那句:“齐太行死啦!报仇啦!” 双方整整沉寂了三日,信鸽传来消息,说薛信忠平了北境之乱,大军已经在前往融州的路上了。沈渊刚读完了信头就开始疼了,刚在小儿子的伺候下喝了一杯热茶,结果外面就来了传令兵的通报,说齐太行有礼物送来,请侯爷亲自收下。 打开了包裹,里面是个一尺见方的大木盒子,而当沈老三替父亲打开那盒子的插销后,这爷俩几乎是齐齐感到天旋地转,腿一软就都摔在了大案两旁。 盒子当然也摔翻了,里面滚落出来的三件东西就在地当中血淋淋地搁着,帐中大小几十个全都认得出,但竟没一人敢去收拢。 那是少侯爷那双疤痕和刺青遍布的双手,和半条失了血色的舌头。 薛信忠的大军终于到了,没有什么阻碍,一路横冲直撞地就来到了双溪坝。齐太行因为箭伤的缘故,已经卧床多日了,当见到义父亲至之后,撑了许久的意志力也几乎耗尽了,等他听说曹征已经死在天玄城后,竟是连句悲鸣都没发出来,就双眼一翻昏死过去了。 近二十万人在融州城外对峙着,薛信忠亲自给沈渊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来城外会面。江离的全部官员都以死相劝,认为在沈熙延放了冷箭之后,薛信忠这次邀约定然是不怀好意,恐怕一去再难复返。可此时的沈渊已经没了起兵之时的老当益壮之色,而是在短短数日之间白了大半头发,脸上也显出了颓败之色。 “吾大唐平南侯沈渊,即日起立三子熙昭为世子。吾离城后,即摄融州军政及侯府诸事,众卿务必从之。” 听出了沈渊言语中的决意,一时间堂上全都沉默了,直到老侯爷点着八百亲兵出城去了,大殿中才传出了一些低低的哀叹。 薛信忠并没有像众人想的那样对沈渊不利,在天擦黑时,就遣人将老侯爷给送了回来,并且在第二天一早就拔营起寨,宣布班师还朝。 世人后来都知道了沈家付出的代价,一是交出东山矿脉的开采和铸冶权,由工部派驻大员常驻江离城监管,同时海运所得收益也不再定额进贡,而必须尽数清点造册,上交户、工两部结算。 除了这掐断沈家经济命脉的两招,薛信忠还狮子大开口地要了沈渊那把赖以成名的云铁长槊,作为给自己干儿子身遭冷箭的赔偿。已经把财政大权都交出去的沈老侯爷除了惨笑着答应,也不可能还有其他的选择。 比起坐着软车大轿回天玄城的齐太行,那位昔日的少侯爷可算是惨到了极点。薛信忠本来在与沈渊会面时,就已经答应把他给放回江离了。可没想到沈熙达却托信使带话给自己老爹,说自己已经是个残废了,又是败军之将,丢尽了沈家的脸,再也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但说到底还有个沈家长子的身份,不如就跟着薛信忠去天玄城做个质子,想必也不会受到什么恶待,反而还能减轻朝廷对沈家的忌惮,不会轻易再对南境用兵。 南境安定下来了,朝廷也再没了其他声音,整个大唐的天空中只剩下了薛信忠这片云彩,将赵家天子的日头想遮便遮,想露便露。 齐太行的伤足足养了一年,待他能再次上马巡营的时候,薛信忠遣人送来了沈渊的那把云铁长槊,当做他痊愈的贺礼。哪有名将不爱神兵的,对于这把打造在百年前,而又随着平南侯沈渊成名于世的绝世兵刃,齐太行当然是爱不释手。他在校场上纵马飞驰,恰巧天上暗雷滚滚,与长槊舞动之声暗暗相和,于是他将其命名为百震,以迎上下合一,震惊百里之意。 成者王侯,败者贼寇。沈家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写照,二公子熙延自从暗算了齐太行之后,就害了失心疯,一直被关在江离城中一处极为僻静的别院里居住,沈渊只求这个二儿子别再惹出大事,能悄悄地在这儿安度余生就是了。但这个疯人真的就是疯了个彻底,在一个夜晚趁照看的人在打瞌睡,悄悄锁了下人的屋子,并举着油灯四处放起了火。等到沈渊派人来救时,整个院子已经是一片火海,里面只隐隐传出那些可怜人的惨叫,好像还杂着几声狂笑。 整座侯府还沉在二公子自焚而亡的悲痛中时,天玄城也传来了噩耗。沈熙达到了天玄城后,大王和薛信忠不仅没有难为他,反而还赏了个从三品的闲差,给了一所宅子还带了不少的下人和金银赏赐。沈熙达虽然心里清楚自己在这里必须做出乐不思蜀的样子,才能叫朝廷对他爹多放一份儿心。可他经成了残废,吃饭穿衣都要人伺候,往日的骄傲与自尊总是在一个个深夜里向自己的的内心发出挑战。结果还没到这年的八月十五,就郁郁而终了,因为没了舌头又没了手,到头来却连句话都没给家里留下。 一年之中,沈渊的权柄与家业丢了大半,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只剩一个虽然聪慧却天生残疾的小儿子。这样的打击终于将已入暮年的老侯爷给彻底击垮了。他在病榻上日夜赶着教老儿子如何在平南侯的位置上坐得又稳又好,如何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地为沈家积存力量。就在这疲病交加中,沈渊强撑过了年关,最终死在一个春夜里。 融州还是姓沈的,只是沈家这棵挺立了几百年的巨树如今被砍去了树冠和枝丫,只在桩子上剩了一点儿残败的生机。但这一点儿生机的背后,毕竟还有着深深的根扎在南境的土地里,虽然缓慢却坚定地支持着这岭南第一家族在苟延残喘,没有立刻成为岁月的尘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