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 一切都得三思 (第1/1页)
后来慢慢发展,野味就成了饭桌上的佳肴。 产业的兴起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既定轨迹。 后世国内最大的蛇市场当推广州。 来自这座野味中转站的货物散落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其中闽广两大区域最热。 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涌向这一产业? 暴利。 这个行业暴利系数并不比卖粉低。 特别是九六年至十年。 野味市场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如此透明。 进货价1斤6、70元眼镜蛇1斤可售价2、300元。 加处理后向蛇的腹部注水。 每条蛇的净利润不少于500元人民币。 它也不过是蛇而已,和穿山甲,娃娃鱼差不多……这种保护动物利润高得很。 记忆中的那些资料,陈汉的眼底睿光在流转。 “思想有些钻牛角!” “县皮革厂吃不了饭,怎么就找不到别的地方皮革厂来配合呢?” “又是药材厂……”陈汉眯了眯眼睛,脑海里泛起一阵思绪。 他决定要给这一行添砖加瓦。 使野味行业早几年火了一把,再借着这股风疯狂捞一把。 一个新的方案逐渐在他心中形成。 既然确定了成为这一产业的推动者,就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才行。 熬药后等待刘瑾言的饮下。 陈汉在院门外叫了几个忙得不可开交的妹夫。 “九哥哥,什么事呀?还有一堆活计在里面!” “不急不躁,抽根烟歇会……”陈汉掏出口袋里的那包烟,一个挨一个地替几个妹夫散圈儿。 然后望着几个妹夫吞云吐雾的样子,陈汉又开口说话了。 “四姐夫、五姐夫啊!你们两个明天就跟着我去市场上卖蛇rou丸子吧!” 这门生意是陈汉先前策划的。 只是碍於产量不够,量仅够以物换物而已,因此才被暂时束之高阁。 如今林擒虎那边采取现金交易的模式。 以致多了大量的蛇rou无法加工。 解决这类蛇rou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采用零售模式。 “我就带你一天吧,过了一天蛇rou丸子这个摊子的买卖,就给你们两个管着吧!” “卖了就卖了,你7个人就拿走了80%,我跟8个哥哥就拿走了20%。” 无论是爱人还是朋友,利益一旦夹杂其中,一定要分得清。 利益分明不仅能够化解隐患甚至给人们动力。 果然有几位妹夫听到这句话都笑了。 “这还行,听凭九弟的话吧!” “无愧于干大事业之人。九兄弟真是深明大义!” “回头是岸,辞掉工厂工作,将来向九弟要生活。” 今天她们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向厂里请假或者是为了特意把田里的活儿放下来。 只是为了亲眼所见,陈汉答应了她们,月薪100元的任务,之后就正在决定中。 见多识广的几个人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迟疑的。 深为此项工作的不稳定性所困扰。 如今陈汉一语道破天机,使她们摇摆的内心完全安定下来。 无论这买卖能持续多长时间,陈汉自是分给了他们利益。 相当于她们这几个,还算头家。(上司的话) 因为是自家买卖所以得上心。 而且正是陈汉所希望出现的情况。 只有利益一致才会共同努力。 不然即使是亲人们,见到自己挣到钱,而自己又领着微薄薪水,也一样羡慕不已。 陈汉不愿因为点小钱而影响和几个家姐交往。 “除蛇rou丸子外,还有蛇皮,蛇胆和蛇鞭……”迎着她们火辣辣的眼神,陈汉唇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这些材料未来的收益也都是属于你家里的。” “这事儿,三姐夫管着记帐,一个月一分钱。” “你认为如何?” 陈汉志得意满,自定深入野味这一行当推手。 以此为跳板积累资金去染指其他产业。 人才,缺一不可。 几个小舅子秉性陈汉都知道。 也许他们的能力很有限,但是他们是自己最信任的对象。 把大家庭作为基本点,通过对大家庭的驾驭能力来控制自己家族中的亲戚。 凝聚更大的合力才能成就陈汉内心的野望。 而那也是他迈出的一步。 “大家听从九弟的话吧!你们说什么呢?大家就照做吧!” 陈汉点了点头:“几个妹夫回到家,就能和家里兄弟姐妹们谈谈这个话题了。” “如果有意参加,月薪50元/人。 “找到三姐夫报到,二姐夫、三姐夫就领着人从广东下来了。” “你要做的是在潮汕地区设立收购点。煽动当地群众进山捉蛇……”。 由陈汉包办,各有使命。 一项行业大计逐渐呈现轮廓。 几个小舅子各抒己见,记着各自的责任,就回院里接着忙。 唯独三妹夫林彦还靠在墙边吸烟。 “皮革厂原料运送准备给谁?”这是最近发生在浙江绍兴地区一家制革企业中的一个真实故事。陈汉到这家制革企业打工已经有三年了。从入行那天起,他就被老板指定负责原料运输。本来这活儿,就是今天早上陈汉分交给自己的。 现在陈汉又把任务交给了他,林彦当然顾不得了。 “三哥要向谁推荐呢?” “我的亲弟弟林重九!”这是在我们家的客厅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林彦是个极普通的人,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脸上有一双黑亮的眼睛。我是他的弟弟。林彦捻着烟头轻吁了口气托住镜框。 “重九练了几个手把式。碰到像现在这样的事,一定能很容易地化解。 ““此外,他还识字、能算数呢。 武金刚? 要说自己家这三妹夫,前世道姓叫‘文菩萨‘,那是由于其文质彬彬。 然后林重九这一个‘武金刚’就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暴戾。 多了个比陈汉更凶的莽夫。 “可以的。”陈汉说着,把一张名片递给了秘书:“这是我的身份证号码。”秘书接过来一看,里面有一个人,是他的老同学。“你怎么知道他是陈汉?陈汉颔首一笑:“这事儿三哥包办了就可以了,下面我有别的什么事要办呢!” “在家这个摊子上的事儿,三弟多费点心思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